作者 | 清源
走過了夏季的炎熱酷暑,告別了八月的無常風雨,終于與一抹淺淺的秋意相遇在字里行間。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文字里的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往往比現(xiàn)實的景色更加的令人神往,尤其是在四季的南方秋意變化不大的時候,但你若細心回首,它卻早倚窗前笑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這是遷客騷人都會有的一種普遍的情懷。
忙里偷閑之時,翻開與這一個季節(jié)有關(guān)的詩篇,你會看到徘徊于沅湘之地的屈原面對秋日里的洞庭湖最早發(fā)出的“裊裊秋風兮,洞庭波兮木葉下”的那一聲感喟。
你會看到翩翩君子的宋玉于《九辯》寫道:“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從而讓秋的悲涼蕭瑟的色彩影響了五千年的文學。
你還會看到曹丕的“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是對它的延續(xù)......
正因為有前人對秋的悲涼進行了渲染,后世的詩人似乎皆以此為基調(diào),在秋日里縱情長嘯。
經(jīng)歷了漂泊戰(zhàn)亂的詩圣杜甫,面對夔州的秋意也不由的寫下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千古名篇。在一個意境空闊的時空里寄托了“萬里悲秋”的復雜情感。
馬致遠的一首《秋思》:“小橋、流水、人家”溫暖的色調(diào),不僅沒有消除他心中的那種“枯藤、老樹、昏鴉”的凄涼感,反而加重了自身對“斷腸人在天涯”的無奈,或許這不僅是他一個人的無奈,也是那一個時代與之相似的文人的無奈.....
面對同樣的季節(jié),有人悲秋,也有人頌秋,在看似悲涼的季節(jié)里尋求這一季的無限勝事。
心隨物移,境動而意動,心境與外在的景是彼此影響的。
所以,面對秋天魏武帝的“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一改前人的蕭瑟悲秋之風,反而寄寓了一種豪邁慷慨之氣。
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遠赴交趾逢滕王閣之盛宴,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空間之感,意境又是如何的空闊,亦無悲秋之感。
劉禹錫“我言秋日勝春朝”,更是直抒胸臆表達對秋的贊美。
王維寄情山水“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使得秋色有了一種空靈之感......
由此可見,世事洞明,非正即負之理,看來并不是絕對的。
面對生活,縱然無法處處如意,但也沒必要時時“悲秋”,保持一份好的心情,學會調(diào)適,其實也很重要。
文學里的秋,也正因為有了不一樣的色彩,才給讀者不一樣的審美,其實生活也亦如此,懂得如何克服一些必須遇到的挫折,才能體會什么是“人間有味是清歡”。
縱然無法真正的看到文字里描繪的一些秋天的景色,但是身邊的秋意其實也并不是很淡。有時淡有淡的好處,濃有濃的味道,就如郁達夫筆下《故都的秋》淡與濃調(diào)和適度就是一幅水墨的圖畫。
早晨起來,書館的鐘聲成了我準時的鬧鐘,雖然也有沒響的時候,但每天固定的時刻醒來如常,只是在隔著不遠不近的距離里,那鐘聲穿過秋日的天空總是有一種無形的“及時當勉勵”的味道,這也是身邊的一種秋意之距離美。
若是恰逢休息的時刻,恰好窗外開始下了一場秋雨,在早上或晚上,我就不會出門,于一個人的書房(其實也就一張書桌)里,靜靜地于燈下重溫那些似曾相識的文字,聽著雨聲,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至于其他的煩心事想太多也沒什么用,倒不如裝一下清高也好。
那些細細的秋雨,不太濃烈,但恰到好處飄動你的思念,而夜里窗外的落葉,卻像宋詞里跳出來的婉約音符,若能將所有情感裝訂成一幀唯美的畫卷,鋪開,墨香翩翩,將屬于自己的風彩一一卷起,寫滿眷戀,每一滴記憶,都是溫暖的回憶。
秋雨淅瀝柔和成了一種秋天最美的詩意,而蟬聲卻成了秋日的頌歌,相得益彰。
淺淺的秋意,即使沒有“昨夜一葉驚塵夢,今早卻見遠山黃”的壯美景象,但秋的金色總是可以說得的。不僅收獲的瓜果大多為秋的顏色,就連秋天窗外不絕于耳的秋蟬之聲也似乎是金色的。
“西陸蟬聲晝不絕”,而秋雨恰好潤澤了蟬聲中的那一縷縷干枯之感。所以秋風邀約起微雨,蟬聲,總在在尚未泛黃的葉間來回的穿梭,這樣的時刻若能靜下來體會,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其實無論是鐘聲、秋風、秋雨、還是秋蟬,在我看來皆“最是人間丹青手,亦難敵過造化工”,用言語難以道盡,唯有的是自己生活中的感受罷了。
而秋天像一首詩歌那樣纏綿,讓人向往,令人陶醉,有時可意會難以言傳。
所以當漫天落葉的浪漫,碩果累累的喜悅,秋雨的婉約,給這個季節(jié)增添了幾分細膩,幾分成熟,幾分嫻靜。
情不自禁地悄悄細語的時候,用一顆自己才懂得的“詩心”慢慢訴說秋的故事,如品一杯茶,浮與沉總是不一樣的味道,濃到淡是最初的味道,若能從淡品到濃這才是真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