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刻在血脈里的家風:讓每個
人走的更遠
騰訊儒學謝應敏2017-11-13 12:05
本文轉自:騰訊網(wǎng)
[摘要]培養(yǎng)好的家風,就是播下一顆好的種子,必定會長出美好的果實。有了好的家風,一個家族才能積極向上,興旺發(fā)達。而每個小家的美滿又將構成社會的和諧和國家的穩(wěn)定,有利于時代的蓬勃發(fā)展。
文/謝應敏
古語有“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一句,說的就是家庭教育和家風的重要性。所謂家風,指的是某一個家族所信守并延續(xù)下來的“三觀”,它包括了整個家族對這個世界的基本看法以及在為人處世中所奉行的基本守則。可以說,它代表了一個家族最鮮明的“性格特征”,也是家族中人必須恪守的“底線”。
忠厚傳家久(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
家風的形成和傳承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往往是需要一代代前輩,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將它傳給下一代人的思想中。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中,也出現(xiàn)了很多珍貴的優(yōu)良家風,它們不斷的積淀和發(fā)展,甚至影響到當今民族性格的形成。
好的家風,往往福澤后代,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護著家,也護著國。從過往的歲月里看,一些成功的家族往往有著良好的家風傳承,而這些優(yōu)良的家風通過家訓的形式集中表現(xiàn)出來。至圣先師孔子就曾為孔氏一族制定了“崇儒重道,好禮尚德,務要讀書明理”的家訓。
這些箴言至今為孔氏后人所遵守,也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向導,可見其影響之大;南宋詩人陸游也曾為子孫寫下二十則家訓,并且直到八十歲還在不斷增補,并以自己最擅長的詩歌形式對后輩進行勸誡;清代名臣曾國藩也曾留下了“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的十六字箴言教導后人。這些家訓的內容往往涵蓋修身養(yǎng)性、為人處世、交友識人、持家教子、治軍從政等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輩,中對兄弟,下及兒輩,其中一些先進的理念直到今日都影響世人。
中華民族的精神向導(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
此外,不同的人所做的家訓的風格也有所不同。例如,我們耳熟能詳?shù)摹吨熳蛹矣枴芬粫鴮崉t有二,一為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所做,一為朱柏廬所作。朱熹所作《朱子家訓》原題為《紫陽朱子家訓》,其中所言多為大道,言說了接人待物的大的方針,更多的秉持了理學“格物致知”,提高個人修養(yǎng)方面。
現(xiàn)在流傳甚廣的“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钡日Z均出自朱柏廬的《朱子家訓》,其思想實則延續(xù)朱熹之說。其書通篇意在勸人要勤儉持家安分守己,是一本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僅僅百字,便精辟地概括了為人處世的修身治家之道,在今天仍然有現(xiàn)實意義。此二者的宗旨實則一也,均是勸人向善,重視修身,持儒家之道。二書雖流傳不同,卻均有很強的教化意義,可為一代家訓之代表。
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傳遞(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
不同的社會階層,家風內容所關注的重點也不一樣,所謂“耕讀傳家,忠孝傳家,詩書傳家”,例如詩書傳家者謹遵圣人之訓,篤立君子人格;有為商傳家者謹守行業(yè)精神,誠信為本;有為工為農(nóng)者特別重視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等等。這些“原則”和“精神”有的來源于生活實踐,有的來源于古人之言,但都被刻上了某一家族特別而鮮明的家族印記。
但無論是怎樣的傳承方式,都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傳遞,傳承的都是美好,延續(xù)的都是希望!一個家族的家風也會隨著時代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和增減,因此,縱觀一個家族的家風演變,往往也能看到時代變遷的軌跡,以及其打在人民身上的烙印。
詩書濟世長(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
家風對每個人的影響,既是主動的,也是被動的。它是一種思想和行為準則,需要被堅持和恪守,無論個人是否察覺,家風的影響總是深刻的烙印在每個人的生命里。家風的影響不僅僅是對內的,也有其對外的一面。它既表現(xiàn)為對內部家族人員的教導,也是整個家族對外的形象展示,影響著整個家族的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口碑。因此它對于家族中的每個人都是至關重要的,它由家族中每個人的表現(xiàn)決定,也影響著家族中每個人的生存狀態(tài)。一個好的家風、好的家庭,可以讓人走得更遠。
《周易》言“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薄E囵B(yǎng)好的家風,就是播下一顆好的種子,必定會長出美好的果實。有了好的家風,一個家族才能積極向上,興旺發(fā)達。而每個小家的美滿又將構成社會的和諧和國家的穩(wěn)定,有利于時代的蓬勃發(fā)展??梢?,家風仍是當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血脈,弘揚我國千百年來的優(yōu)秀家風,是每個人都應該踐行和努力的事業(yè)。
歡迎光臨木柳書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