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過李仁港導演拍的《見龍卸甲》,覺得那是三國影視中最好的一部。唯一不滿意的,是劇中人穿著有點另類(應該是元朝時才會出現(xiàn)的穿著吧,很像日本戰(zhàn)國時代的衣物),不像平時電視劇中的趙云那白袍銀鎧的標準形象。
后來,又看李仁港拍的《錦衣衛(wèi)》,也覺得精彩,不過比不上看《見龍卸甲》時那么震撼。在這部劇中,演員們還是穿著前一部劇中的衣物,不過此時演的是明朝,應該問題不大。
最近,又買了李仁港新拍的《鴻門宴》,開始是丟在哪里沒有看。因為劉邦項羽的故事知道得太多了,以前也有看過呂良偉演的《西楚霸王》,加上其他的影視、文學作品所閱不計其數(shù),我基本上不相信李仁港能拍出什么新意來。
后來,我決定還是試試看,結果看完后再次把我震撼了。拍得太好了!
這部新拍的鴻門宴,劇情同樣是改變了許多史實,就像見龍卸甲的劇情也改變了許多史實一樣,但是他絕對拍出了歷史的真實內涵。
要知道,我們所看到的歷史,未必就是真實的歷史。成王敗寇,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所寫,而沒有一個勝利者不會抹黑對手、粉飾自己的。
論語中,孔子的高徒子貢就曾經強調,商紂王并不是所傳說的那么荒淫、殘暴,只是他的敵人在成功后,把所有的罪過加在他頭上而已。(紂之不善者,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人生就是一場鴻門宴。電影中充分展示了儒家、道家兩部最經典的著作,一是儒家的《易經》,范增掐指一算,算得坤卦之上六“龍戰(zhàn)于野,其血玄黃”,知道當晚有刺客沖自己而來;二是范增與張良下棋的提到《黃帝陰符經》,如“觀天之道,執(zhí)天之行”“恩生于害,害生于恩”“天發(fā)殺機,移星易宿”“地發(fā)殺機,龍蛇起陸”等。
儒釋道三家的最高深莫測的經典,分別是《易經》《心經》《陰符經》。很可惜,佛教自東漢明帝時才由白馬馱經,正式傳入中國,否則李仁港導演肯定會把心經也用到鴻門宴的電影中。那樣,將會是真正的儒釋道三家合一。
鴻門宴的結局,是每個人都沒有得到自己滿意的結局,博弈的結果是雙輸。
按照博弈論的說法,結局不外乎雙贏、雙輸、一贏一輸、不贏不輸四種,其中最差的就是雙輸,最好的當然是雙贏。戰(zhàn)爭中,往往是殺人一萬,自損八千。歷史上,很多人慘敗,也有很多人慘勝,勝與敗,都以慘劇收場。
劉邦似乎是鴻門宴的最后贏家,但是他自己知道并非如此,每日提心吊膽地過日子,往往是生不如死。
項羽是一個失敗的英雄。他死后,劉邦曾下令封殺他所有的功績,只準給他抹黑,不能給他歌頌。所以,項羽就像商紂王一樣,應該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么殘暴。
司馬遷能夠冒著觸犯漢武帝龍顏的危險,將項羽的英雄事跡列入只有帝王才專享的《本紀》中,而且居然被漢武帝所默認,說明項羽絕對是一個真正的英雄,雖然他是失敗的。
在歷史上,文與武的關系就像易經中的陰與陽一樣,互相對立和影響。武即是陽,文即是陰。項羽一方,武力是絕對的超一流,應該可以達到95分以上;而范增的文才,亦可以達到90分以上(綜合值185分)。當項、范合一時,天下無人能敵。
而劉邦一方,張良的文才與范增不相上下,也在90分以上;而武力,在韓信加入后,劉邦與項羽比也只能到60分而已(綜合值160分)。
但是,當項羽不再信任范增時,他就只有95分的武力,而劉邦的綜合值高達150分,相比之下,項羽失敗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然而,戰(zhàn)爭的勝負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戰(zhàn)棋推演,戰(zhàn)爭的結局是最難以預料的事情。
項羽的最后失敗,應該是由于劉邦的背信棄義。在楚漢雙方簽訂鴻溝停戰(zhàn)條約后,劉邦對項羽發(fā)動突然襲擊,最后使毫無防備的項羽慘敗自殺。但是,項羽畢竟曾同時擁有美人和江山,比起劉邦來,他又是幸福的。
其實,最關鍵的,不論歷史上多么殘酷的戰(zhàn)爭,在如莊子一樣的超脫者眼里看來,都不過是蝸牛角上的爭斗而已。人在地球上如同微塵,地球在銀河系中亦如同微塵,銀河系在宇宙中同樣是一片微塵。
張良最后想找人下一盤雙贏的棋,不過是人們一種良好而無法實現(xiàn)的愿望而已。
所以,看開后的人才會如此感慨: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