尜,讀ga(嘎二聲),一般帶兒話音,尜兒是一種玩具。
首先說尜這個字,造得簡直出神入化!漢字共有6種常用造字法,曰:象形、會意、形聲、轉(zhuǎn)注、指示、假借,尜這個字一下子就用了兩種,以會意表象形——兩頭小,中間大,尜就是這么個東西。
從研究造字法入手,說明“尜”隱約代表著中國民間的文化自信——嗯嗯先把逼格提到一個高度,然后再講俺們這代人小時候玩過,是不是就挺拉風(fēng)的?
打尜兒,是一種民間擊木游戲,其歷史可追溯到古代。明代劉侗《帝京景物略》記載:“二月二日龍招頭……小兒以木二寸,制如棗核,置地而棒之,一擊令起,隨一擊令遠,曰打梭兒。”也有的地方叫“打爾”,后來在山東一帶產(chǎn)生了“打尜兒”的說法,在北方流傳至今。
尜兒是用一節(jié)較為結(jié)實的10厘米左右短木棒,削成兩頭尖、中間粗的梭狀,打尜時輔以一根粗可掌握的四五十厘米長的木棍。如圖:
*** *** ***
接下來講游戲玩法。我個人認為,從游戲規(guī)則來看,打尜兒堪稱是高爾夫球的祖宗,同時兼收并蓄了棒球的一部分規(guī)則……
不吹了,逼格忒高了也不好控制哈?但說實話,打尜兒確實和打高爾夫非常近似。
打尜兒是一種集體游戲,場地要求平坦寬闊——這對農(nóng)村來說不算什么,一般是冬天玩這個,大野地就行。
打尜兒要先在地上畫個直徑約1米的圓圈,叫做“城”?!俺恰鼻胺?/span>10米左右劃一條橫線,為擲尜線。游戲雙方先以剪子包袱錘的形式?jīng)Q定攻守方,然后攻方將尜兒平放在“城”中,擊尜前先向守方隊員大喊“接不接?”(準備好了沒有?),守方隊員回唱“接”(準備好了?。?,先聲奪人,則游戲開始。
攻方擊尜手一手握棍,擊打尜兒的尖端。由于“小-大-小”的梭形設(shè)計,尜兒受力后會從地上跳起,旋轉(zhuǎn)上躍,并朝前飛出。此時對于雙方隊員來說非常關(guān)鍵,守方要盡力接住尜兒,而攻方擊尜手則要完全運用技術(shù)和飛行軌道判斷能力,努力實現(xiàn)二次擊尜兒,如果成功,木棍橫擊空中旋轉(zhuǎn)的尜兒,會將尜兒打出老遠,大大增加守方擲尜回城的難度。這是攻擊階段。
尜兒擊出后如沒能越過10米擲尜線,則攻方直接為敗,改變攻守雙方重新開始。如果越過了擲尜線,尜兒一落地,則由守方拾起尜兒,原地擲尜兒回城。如能準確投到“城”內(nèi),則守方為勝。如果碰巧投到城圈線上,允許攻手兩腿前后分開下蹲在胯下繼續(xù)打尜一次(呼為騎驢),“騎驢”姿勢極為狼狽,守方會借此機會大聲哂笑,減弱攻方成功率,如果這次失敗,攻手也被淘汰。
如果守方投城不中,攻方得以繼續(xù)擊尜兒,循環(huán)往復(fù),直到對方投尜兒回城成功為止。關(guān)鍵技術(shù)在于那一手橫揮擊尜兒,否則打不遠,必然會有一次對方“投城”成功。碰上好手(比如我以前講過的二姨家富有哥)能多次橫擊成功,一直把尜兒打出一里多地,守方干脆無法“投城”,只能哭了。
這個游戲,需要攻方的擊打準確有力,守方接尜兒眼明手快,投尜回城力度適中,很鍛煉孩子的臂力及靈敏性,因而深受男孩子喜歡。
分析擊尜技術(shù)和投城技術(shù),基本就是高爾夫球的變種了。我查了一下,高爾夫球起源于15世紀的蘇格蘭,牧羊人以棍擊卵石打進兔子洞,后來發(fā)展成高爾夫。而15世紀的中國是明朝,《帝京景物略》記載的“打梭兒”已經(jīng)規(guī)則完備。所以極可能是各自發(fā)明和發(fā)揚,互無借鑒,只不過高爾夫后來發(fā)展成為紳士貴族運動,打尜兒發(fā)展成農(nóng)村熊孩子的樂事,一土一洋,一樸一奢,你陽春白雪一套球桿動輒花幾萬,建個球場幾千萬,俺下里巴人削根棍子就能干!——這么想一想,俺們恐怕是以最低消費玩高爾夫類運動的最后一代人了!
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出的游戲,往往器具簡單,就地取材,預(yù)教于樂,使孩子們在活動中鍛煉體魄,在結(jié)伴游戲中受到友愛、合群等教育。但說實話,今天想起來,打尜兒在安全方面的考慮確實是非常欠缺的,可能也是這游戲漸漸消亡的一個主因吧。
不過,真的懷念童年打尜兒的日子喲!時冬臘月,一群野孩子小手小臉兒凍通紅,跑得熱氣騰騰。此時莊稼早已收完,大野地里暴土揚長。天地在醞釀,等待來春再一次耕種。孩子們在醞釀,四六不懂中悄悄健壯著自己的體格。什么叫安全不安全的?那時候沒有“媽寶男”,一群狗剩子誰在乎?摔摔打打中,孩子們就長大了。
原來,小時候我們玩過這世界上最昂貴的運動!打尜兒,隨著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大,成為了內(nèi)心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以后的孩子不會玩到,你們也玩不起。
好了,小時候玩過的請舉手!然后點個“在看”
延伸鏈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