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論語》
學而第一
二
有子(1)曰:“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鮮矣(4);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5),未之有也(6)。君子務本(7),本立而道生(8)。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9)。【注釋】
(1)有子:孔子的學生,姓有,名若,字子有,魯國人.一說有子生于公元前518年,比孔子小33歲,卒年不詳;另一說有子比孔子小13歲.第一種說法較為可信,因為有子是孔子晚年的得意門生之一.
(2)其為人也孝弟:孝弟(tì),“弟”古同“悌”.善事父母叫做“孝”,善事兄長叫做“弟”.“孝弟”是中國文化的精神,其中包含著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家庭成員之間相處的基本倫理規(guī)則.古代中國聚族而居,父子、兄弟是整個家族成員的稱呼,并不是現(xiàn)如今小家庭的概念,因此,具有很強的社會性.所以,古代中國常由治家推及治天下.
(3)而好犯上者:好(hào),喜愛,喜歡.犯,冒犯,干犯,抵觸.上,古時候指位尊者或位高者.
(4)鮮矣:鮮(xiǎn),少.
(5)而好作亂者:好(hào),喜愛,喜歡.作亂,做出違反常理的事情.
(6)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裝句,意思是從來沒有.古代語法中,賓語為代詞時,一般前置,放在動詞前面.
(7)君子務本:務,從事,致力于.務本,致力于根本、基礎(chǔ).
(8)本立而道生:道,為人之道,古人認為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內(nèi)心修養(yǎng)為德,與他人打交道,運用德為道,“道”包含著一個人在社會上與人相處的方方面面.一個人懂得如何與家族人和睦相處,也就知道如何對待他人了.
(9)其為仁之本與:其,大概,想必,表示揣測、推測.仁,孔子思想的主體和核心,是孔子的基本觀念之一和最高道德標準之一.其核心內(nèi)容是仁愛、愛人、人與人相親.朱熹《論語集注》:“仁者,愛之理,心之德也.”與,同“歟(yú )”,表示疑問或反問的語氣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吧”、“嗎”、“呢”.
【譯文】
有子說:“為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卻喜歡冒犯長輩和尊者,這種人很少有啊;不喜歡冒犯長輩和尊者,卻喜歡胡作非為的,這種人是從來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于根本之事,根本確立了,道就由此產(chǎn)生和形成了。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就是'仁’的根本吧!”【感悟】
近段時間,在醫(yī)院里面看到了一些生離死別的事情,在殯儀館也曾目睹了火化無人送別的情形,所以想,連家庭和家族成員之間都不能和睦相處,又怎能談得上孝悌和仁愛呢?無獨有偶,前些天一個朋友聊天時說起,在他們的家族微信群里面,有一次為了小小的事情上演了各種爭論,甚至是謾罵。建議這些沒有孝悌仁愛之心的人,好好讀一讀《論語》。血緣宗法關(guān)系是一切社會關(guān)系的基石,以家庭家族倫理為本位推演出社會倫理是儒家倫理精神的重大特點。中國傳統(tǒng)政治制度、經(jīng)濟活動、名分禮別、價值觀念、道德準則、人際關(guān)系等等都是以血緣關(guān)系和家庭家族人倫為本位向外推演的。對“孝悌”等家庭倫理的強調(diào),使得我們中華民族具有尊老愛幼,家庭責任感強,提倡人倫義務的傳統(tǒng)美德。2020年的一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正是因為有黨中央的英明領(lǐng)導,從上至下,從中央到地方,到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社區(qū)、家庭,中國人民一切行動聽指揮,打贏了這場艱難的抗疫戰(zhàn)。西方國家從最開始的甩鍋、嘲笑,到后來佩服我們中國人。這里面,除了各級政府和各路抗疫英雄艱苦卓絕的努力外,最重要的,就是中華民族的這種由下至上的服從觀念和由上至下的執(zhí)行力。這些都得益于儒家的孝悌精神的教化。親愛的讀者,2021嶄新的一年已經(jīng)來臨,抗疫不能松懈。更祝愿讀者朋友在新的一年里闔家安康、學業(yè)有成、事業(yè)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