苳冬
陜西優(yōu)質情感領域創(chuàng)作者,活力創(chuàng)作者
所屬專欄:
兩性課堂:解密男女交往的真實“規(guī)則”
文/花舍
-
年紀越大越覺得,成年人的世界,充滿矛盾。
那是“現(xiàn)實”和“理想”碰撞出的矛盾。
因為大把人想什么都有,但我們都清楚人不可能什么都有,于是一邊在舍棄,一邊在用另一種方式“留戀”。
就像面對喜歡的人。
如果問你兩個人互相喜歡但不能在一起,還應不應該相處?
大部分人會給出否定答案。
我們都知道沒有結果的感情,不值得自己浪費時間,哪怕是一丁點的幻想,都會把之后的痛苦延長。
可是這件事真的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時,知道該如何做決定的人多,能夠做出正確決定的人少。
究其根本,我們都在幻想。
幻想堅持下去會有不同的風景,幻想自己想要的美好會以另一種方式出現(xiàn),幻想萬一出現(xiàn)的意外會成就我們的未來。
但很多事,我們都該決絕一點,正如《蓮花》中有段話寫道:
如果一切最終帶來的只是離棄和傷害,就該拒絕開始。人的欲望和缺陷,該有自控。不是餓了就吃,累了就躺,這一切需要意志來克服。
互相喜歡的兩個人,也許心甘情愿和對方當朋友,但從男女交往的真實“規(guī)則”來說,這樣的兩個人,是做不了朋友的。
有這樣的結果,與其背后的心理機制有關。
01
“貪戀”會形成傷害
前段時間,正在減肥的朋友干了一件很有趣的事。
她一直在有規(guī)律地節(jié)食,減肥一個月后嘴饞,購買了十包辣條,買的時候就信誓旦旦地告訴我:“我一周就吃一包,作為減肥的獎勵?!?/p>
她的計劃是這樣的,但很顯然,這也僅僅只能是計劃,因為人面對喜歡的東西,不可能真的總能有效控制。
果然,第一周她吃了一包,剩下的九包第二周全部被消滅。
這就是“貪戀”的結果。
仔細想想,面對喜歡的人其實也是一樣的結果,自己以為能夠有效控制愛意,但這份愛意只要存在,對彼此而言就是傷害,這種傷害分為三種。
其一:愛而不得的糾結。
曾經(jīng)看過一句話:“每個人和喜歡的人相處,即便什么都沒有說,腦海中也已經(jīng)告白了無數(shù)次?!?/p>
事實真的是這樣。
人都是很貪心的生物,哪怕知道不能接近,也會幻想如果擁有。
于是和喜歡的人做朋友會導致的結果就是——我們一邊清楚不該靠近,一邊又在幻想是否可以嘗試一次。
那些藏在相處間的試探,那些彼此心知肚明的關心,以及想要靠近卻不敢靠近的糾結,都是對兩個人的持續(xù)消耗,并且這份消耗,只會隨著執(zhí)念的加深越來越重。
其二:分開后的悵然若失。
這種愛而不得時的消耗,會在什么時候結束呢?
在一段感情終結的時候。
可能是因為對方有了新的戀人,可能是彼此不得不開始保持距離,可能是兩個人已經(jīng)有了新的生活。
但也正是因為被動分開,傷害指數(shù)會成倍增長。
因為我們在面對喜歡的人時,哪怕沒有得到,也會幻想如果擁有,這份幻想,會讓分開后的時光變得格外煎熬。
更關鍵的是,這種煎熬,很多時候大于真正失戀時的煎熬,因為你會覺得自己失去了所有可能。
其三:隱秘感情下對雙方生活的影響。
也許有人覺得,只要自己能隱藏好自己的感情,不讓這份愛意打擾彼此生活就夠了。
但事實是:凡是愛意,皆隱藏不住。
可能連你都不知道,自己的眼神里藏著關懷;可能連你都沒發(fā)現(xiàn),自己對對方的伴侶充滿敵意;可能連你都難以知曉,你的存在是對另一個人生活的打擾。
尤其是當對方已經(jīng)開始了新的生活時,以“朋友之名”留在喜歡的人身邊,本身就是對另一個人感情的不負責。
喜歡沒有錯,錯的只是自己無謂的堅持。
而且,就算你們都不怕這種傷害,只是希望兩個人能以友情的方式陪伴,這也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02
“在意”令友情變質
為什么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呢?
這要從“友情”和“愛情”之間的區(qū)別說起。
《友誼進程》一書中,作者提到:
“友誼是一種自發(fā)性的人際關系,通常表現(xiàn)出親密和扶助,雙方彼此欣賞,并企求對方的陪伴。”
“愛情三角論”中,斯滕伯格認為,好的愛情應當具備“激情”、“承諾”、“親密”三個屬性。
友情和愛情看起來屬性互通,可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度。
舉個簡單的例子。
大多數(shù)人都能接受自己最好的朋友還有其他的朋友,可幾乎沒有人能夠接受自己的伴侶與其他人一樣親密。
這會導致什么樣的結果?
簡單來說就是存在占有欲,這是過于在意后自然而然的反應。
當這種占有欲融入兩個人的生活時,即便自己極力克制,自己所表現(xiàn)出來的“親密”也已經(jīng)變了質。
也就是說,互相喜歡的兩個人,在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無法成為最親密和真實的朋友。
想起曾經(jīng)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
最好的年紀,喜歡上一個明知道不可能的人,于是以朋友的身份陪伴在對方身邊,卻發(fā)現(xiàn)根本不能有效溝通。
對方問:“你周末有事嗎?要不要一起吃個飯?!?/p>
這對于普通朋友而言,是一個極其簡單的問題,回答思路也很簡單,可這個問題在我耳中,卻和高考一樣難。
我一邊想:“去的話,是不是顯得我太在意,去了我穿什么,我要不要現(xiàn)在回消息,我是不是應該當沒看見晚點處理”,一邊又在想:“我是不是不該去,但是普通朋友也可以吃飯啊,而且他沒有別的意思。”
發(fā)現(xiàn)沒有,在糾結中,所有的溝通都已經(jīng)成了無效溝通。
這段不會開始的感情,也終止于我們都有了新的生活,回想曾經(jīng)的一切才恍然明白,那份友情,只是自己自以為的友情。
陷入愛情里的人,時常喜歡自欺欺人,但從你有“二心”開始,一切都難以簡單。
03
03
我曾見過許多以“朋友”身份陪伴喜歡之人的人。
我也不止一次地想過,為什么我們總是要做這樣的事,為什么我們不能在知曉是錯的選擇時就瀟灑放手。
后來覺得也許答案很簡單,因為貪心,因為不舍得失去。
我們都會下意識地覺得,遇見喜歡的人時,哪怕只能遠遠看一眼,也能享受擁有對方的美好,即便自己從未真正擁有。
于是,當不得不成為陌生人時,才會覺得惶恐,才會想要抓住一點點聯(lián)系。
但我想告訴你,其實真的沒必要。
村上春樹先生曾說: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錯誤的愛意,是對彼此的消耗,瀟灑放手,才是對兩個人的保全。
這不是說我們不該去留住愛的人,只是在說,如果明知道對方是錯的人,就不要讓傷害不斷加深。
理智地放棄,永遠優(yōu)于盲目地執(zhí)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