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受《史記》影響,“趙高、李斯篡改秦始皇遺詔”,“胡亥篡位”的觀念根深蒂固,為何如今卻有人提出質疑?
這并非是空穴來風。2009年,北京大學購得了一批流失海外的西漢竹書,即《趙正書》?!囤w正書》的篇幅并不長,但內容恰好記錄的是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到秦滅亡的這一段歷史。就秦始皇死后這段歷史,《趙正書》中的描述與《史記》中有幾處出入。比如,秦始皇臨死前本意傾向把皇位傳給誰?
《趙正書》中寫丞相李斯、御史馮去疾在秦始皇病重之時,冒死進言:“請立子胡亥為代后。”秦始皇曰:可!
無獨有偶,2013年,在湖南益陽兔子山遺址發(fā)掘出來了胡亥“即位文告”木牘。秦二世對外宣稱: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遺詔。
這兩處竹簡都肯定了胡亥即位的合法性。于是,我們不得不回過頭來重新審視司馬遷在《史記》中的描述。
按照《史記·李斯列傳》中的描述,秦始皇死后,趙高、李斯秘不發(fā)喪,逼死扶蘇,篡改詔書,扶持胡亥登上了皇位。進而一般理解為秦始皇本意是把皇位傳給扶蘇。
其實,這么理解是稍微有點想當然了,《史記》中并沒有直接說秦始皇傳位于扶蘇,只是說“乃為璽書賜公子扶蘇曰:'與喪,會咸陽而葬’”。秦始皇有沒有要傳位于扶蘇,本意如何其實并不明確。
顯然不是。
如果是,為何遲遲不立長子扶蘇為太子。非要在臨終前才傳位于扶蘇?
秦始皇時有讖語“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而扶蘇的母親很可能來自楚系。秦始皇是否因此而對扶蘇繼位有所顧慮?
秦始皇不喜歡扶蘇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子不類父”。秦始皇秉持的是法家的思想,過于嚴苛了,而扶蘇好儒術,為人仁厚。始皇三十五年,秦始皇焚書坑儒,扶蘇諫言:“天下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恐天下不安?!鼻厥蓟室虼舜笈慌掳逊鎏K派到了上郡。呂思勉先生道出了其中真諦:古太子皆不將兵,使將兵,即為有意廢立。
緊接著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天下時身邊所帶的公子就只有胡亥一人。秦始皇帶胡亥巡游其中是否有深意呢?這一點也值得深思。
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秦始皇出游前都沒有傳位于扶蘇的意思。
至于秦始皇臨終前是否想傳位給扶蘇呢?召扶蘇回咸陽并不意味著秦始皇就要傳位給扶蘇。結合《史記》、胡亥“即位文告”木牘以及《趙正書》來看,也很難斷定當時的情況。
一方面《史記》作為正統(tǒng)的史料,其地位不言而喻,司馬遷的主張應該是比較能代表當時通行的觀點的,但是里面并未明確秦始皇要傳位給誰。另一方面,《趙正書》是小說?還是可以當成史料來看?這一點也是不能肯定的。而胡亥“即位文告”木牘中的“朕奉遺詔”或許只是胡亥的政治語言。
再有,陳勝吳廣起義時:“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在反叛時陳勝只是以長幼來論斷扶蘇才應該繼承皇位。試想,如果秦始皇真得傳位給扶蘇,為何陳勝吳廣在反叛時沒有直擊這個要害,以二世篡位為理由反叛秦王朝不是更加的名正言順嗎?
秦始皇沒來得及任命繼承人就一命嗚呼了。至于其臨終時所想,沒人知道!其本意也不見得就是要傳位于扶蘇。
我們有群啦!
大家好,我是阿斗,
很高興能通過文物考古認識大家,
也感謝大家一直以來
在公眾號、知乎、頭條上對我的
支持、鼓勵與鞭策。
我建了一個小群,
純文物考古群,
群里只聊文物考古相關內容。
廣告、微商勿擾!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