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拍出來的照片是二維的,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平面;這樣的照片很普通,那么我們要如何做才能將照片拍出三維的感覺呢?這個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問題:如何讓照片營造出立體感。
在拍照時我們可以利用線條來營造出縱深感,從而營造出一個立體的空間;這樣能將觀眾帶進照片中,讓觀眾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有種把人拉進去的魔力
有時畫面中的一些元素能起到對比和說明的作用,比如:人在建筑前拍照形成了大小對比、鏡頭前的景物顯得很大而鏡頭遠處的景物則顯得很小,這就形成了“近大遠小”的透視關系。這些關系都能為照片營造出立體感,大家在拍照時要多利用。
比如下面這張照片,前面的花朵很大,遠處的花朵很小,一大一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為照片營造出了距離感。
近大遠小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內(nèi)容之后已經(jīng)明白了什么樣的照片立體感好,下面就具體給大家講講怎么做才能增強照片的立體感。
一、鏡頭焦段選擇
鏡頭焦段的長短對照片的縱深感是有一定的影響的,雖然畫面中各個元素的位置并不會產(chǎn)生變化,但是會讓觀眾的視線產(chǎn)生變動。比如:廣角鏡頭可以讓畫面中的元素產(chǎn)生畸變,擴張畫面邊緣的元素。
比如下面這張照片,橋本來是一樣寬的。因為使用廣角鏡頭拍攝產(chǎn)生了畸變,所以看起來近處的橋更寬,遠處的則要窄一些。廣角鏡頭增強了“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強化了前景和后景之間的距離。
給人一種“橋好長/寬”的感覺(其實沒多長/寬)
長焦鏡頭和廣角鏡頭則是相反的,長焦鏡頭會壓縮空間,將遠處的景物和近處的景物拉到一個平面上來。所以長焦鏡頭很適合拍攝群山、花海等等場景大、強調(diào)數(shù)量的題材。
長焦下的群山,感覺規(guī)模很大
鏡頭的的每個焦段都有自己的特點,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來。如果你非常追求照片的立體感和縱深感,那么我建議你使用焦段短點的鏡頭來拍攝。
二、引導線
利用線條引導觀者的目光,使之匯聚到畫面的焦點;當觀眾的視線被畫面中的引導線所引導時,就能感受到畫面的縱深感。
望向低處的群眾
另外,匯聚線是引導視線比較強的線條,生活中有很多匯聚線。比如:公路邊的兩條平行線,因為透視的關系它們看起來在不斷靠近,然后在遠處匯聚成一個點。
如果你打算利用引導線來引導觀眾的視線,那么你的引導線最好是開始于畫面的邊緣,讓引導線引導觀眾的視線看完這個畫面,這樣照片的縱深感也更強。
三、善用“近大遠小”
看到“近大遠小”可能很多人會說:哪里找那么多近大遠小的景物來拍。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題材,只要你懂運用“近大遠小”的透視原理,就能很好的創(chuàng)造出縱深感。
比如:在大街上每天都能看到的共享單車,它就是很好的拍攝題材。如果你只是正面拍,肯定拍不出縱深感來,而且拍出來的照片也很普通。
正面拍出來很普通
如果你側(cè)著拍效果馬上就出來了,側(cè)著拍這些大小一樣的單車就會產(chǎn)生線性變化;此時你再使用對焦線構圖,讓單車形成的線條貫穿整個畫面,照片的縱深感也就出來了。除了側(cè)著拍之外,你還可以利用單車有序排列來形成線條。
再舉個例子:拍攝船只,如果正面拍,那么所有船都在同一條線上,畫面就會顯得很“平”,缺乏立體感。
如果畫面中的船在遠近不同的位置、錯落有致,那么遠處的船和近處的船就會產(chǎn)生呼應。由近到遠既有了縱深感,又展示了湖面的寬闊。
四、突出前景
以前在講構圖時給大家說過前景能起到突出主體、增加照片空間感和深度的作用。今天在這里給大家如何營造出照片的立體感也同樣適用,前景和主體一前一后既展現(xiàn)了距離也增強了畫面的深度。
比如下面這張照片,前面被虛化的花朵、中間清晰的人和后面模糊的花朵形成了前景、中景、后景,有效的增加了照片的縱深感和層次感。
另外,前景也可以引導觀眾的視線,比如下面這張照片,佛像作為照片的前景引導著觀眾的視線看望遠方,使得照片有了很強的縱深感。
特別是在拍攝風光題材時,大家可以多利用前景,它能讓你的風光照變得層次感豐富、畫面生動有趣。
花朵作為前景
臺階作為前景
總結(jié):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講的內(nèi)容,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補充或者好的建議,歡迎在文末留言,大家相互交流溝通。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