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在江南的諸多名盛景點中,杭州以湖山勝,蘇州以市肆和園林著名,歷史上的揚州則是以園亭勝。
雖說揚州的園林沒有皇家園林大氣恢宏,也沒有蘇州官宦府邸園林那般驚艷大雅,但卻吸收了儒商宅院的奇巧,有種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味道,而何園和個園則是揚州宅園代表性園林,是到揚州旅游必須去打卡的地方。
揚州個園是清嘉、道光年間兩淮鹽總黃至筠在明代壽芝園舊址上興建起來的,占地34畝多。園內(nèi)借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之意境遍植翠竹,且又因竹葉形狀很像一個“個”字,故名“個園”。但個園則是因園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的堆疊精巧而著名,被園林泰斗陳從周先生譽為“國內(nèi)孤例”。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個園是2015年重新修整后的個園,它較好地再現(xiàn)了個園五路住宅及四季假山,呈現(xiàn)了貫穿五路住宅和四季假山的復(fù)道回廊,恢復(fù)了不少個園已經(jīng)荒廢的元素。
穿過宅院就是中路園林,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個月洞形園門。門上石額書寫“個園”二字。園門兩側(cè)各種竹子枝葉扶疏,“月映竹成千個字”,與門額相輝映;白果峰穿插其間,如一根根茁壯的春筍。主人以春景作為游園的開篇,想是有“一年之計在于春”的含意吧!進入園門就是四季假山景區(qū)了。
春景由筍石(白果峰石、烏峰石)、太湖石和修竹、桂花共同組成,布局處理精巧獨特。
十二生肖鬧春圖是造園者為了進一步渲染春的氣息,用太湖石形態(tài)別致,酷似各種姿態(tài)的動物,以貼山,圍山,點石等手法堆疊構(gòu)成了一幅“百獸鬧春圖”,亦稱為“十二生肖鬧春圖”。
“春”去“夏”來,繞過“宜雨軒” ,人們會看到,在濃蔭環(huán)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現(xiàn)在面前,這就是“夏山” 。
夏景疊石以青灰色太湖石為主,疊石似云翻霧卷之態(tài),用太湖石象征盛夏的江南景色。
疊石多而不亂,遠觀舒卷流暢,巧如云、如奇峰;近視則玲瓏剔透,似峰巒、似洞穴。洞室可以穿行,拾級登山,數(shù)轉(zhuǎn)而達山頂。山頂建一鶴亭,傍依老松。
轉(zhuǎn)過“鶴亭” ,是座“一”字形長樓,這是一座七楹長樓,艮跨一夏秋兩山之間,樓前長廊環(huán)繞兩山于胸前,故稱抱山樓。在抱山樓長廊上可共賞夏秋兩景,因此被今人戲稱為“時空隧道”。循樓而去長廊盡頭便是“秋山” 。
秋山全用黃山石堆疊而成,在這里,主人用黃石烘托秋天群山的挺拔,構(gòu)思大膽,用石潑辣,相傳為大畫家石濤杰作。
整個秋山山勢巍峨,峰巒起伏,古柏斜伸,紅楓遍植,鐘乳石掛,石橋儼然,氣象果然不同一般。
可以想象,若秋日晴天薄暮時分,秋山面迎夕陽,巍峨起伏的山勢,片片楓葉層林盡染,“秋高氣爽”的詩情畫意頓時溢出。
步下秋山,過“透風(fēng)漏月廳” ,迎面是一組由白色石英石堆疊而成的“冬景” 。
冬季假山在東南小庭院中,倚墻疊置色潔白、體圓渾的宣石(雪石),顏色潔白的雪石突出冬日里積雪未化的寒冷感覺,又在南墻上開四行圓孔,利用狹巷高墻的氣流變化所產(chǎn)生的北風(fēng)呼嘯的效果,成為冬天大風(fēng)雪的氣氛。
四季假山出來就是花園。
竹園是在宅院的北面,原來這里是沒有門的,但為方便游客游覽專門在此開了北門,一般旅游團隊和自駕游都是北進南出。
竹西佳處(竹徑)曲徑通幽,是江南園林的審美要素之一。而悠長纖瘦的竹林小徑,在體現(xiàn)園林意境美方面更勝一籌。
1997年,個園在四季假山北建“品種竹觀賞區(qū)”,逐漸恢復(fù)當(dāng)初有竹“百種萬竿”的歷史原貌。目前是揚州城內(nèi)最佳賞竹處。
何園始建于清光緒九年(1883年),園主何芷舠由湖北漢黃德道兼江漢關(guān)監(jiān)督的官任上卸任歸隱揚州,購得吳氏片石山房舊址,后擴建為園林。取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倚南窗以寄傲”“登東皋以舒嘯”之意,題名為寄嘯山莊,又因為園主人姓何,故俗稱何家花園,簡稱“何園”,是清代后期揚州園林的代表作。
說起何芷舠了解的人不多,可說到何氏家族就不得了了。何氏家族和中國晚清時期幾個赫赫有名的大家族關(guān)系十分密切,其中和北洋大臣李鴻章、光緒皇帝老師孫家鼐是同鄉(xiāng)加兒女親家,進退與共;與光緒皇帝另一位更有名氣的老師翁同龢以及清廷重臣、洋務(wù)派代表人物張之洞也有姻親關(guān)系。
片石山房是1989年復(fù)修的,門楣上的“片石山房”系移用石濤墨跡。
廊是中國園林中最富有可塑性與靈活性的建筑,在園林中不僅有交通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有觀賞的作用。何園的主要特色就是充分發(fā)揮了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形成全方位立體景觀和全天候游覽空間,發(fā)揮了中國園林藝術(shù)的回環(huán)變化之美和四通八達之妙。
復(fù)道,就是在雙面回廊的中間夾一道墻而形成,起到分流作用。走入西園首先看到的就是貫穿全園的復(fù)道回廊,全長1500多米,被譽為中國立交橋的雛形,也是何園四絕之一,有著“天下第一廓”之稱。
水心亭,顧名思義,是在“水中央”休息的地方。此亭是巧妙地利用了水面和環(huán)園走廊的回聲,以增強其音響的共鳴效果而建,是供園主人觀賞戲曲、歌舞和“夏日招涼”之用,先后有100多部影視劇在此取景,因而被人稱為“天下第一亭”。
何園雖然是中國古代園林建筑,但是因為是在晚清,這里也時不時會看見一些西方的元素,壁爐上的瓷磚、墻上的玻璃窗、書房里的鋼琴等等,都可以看出當(dāng)時園主人的超前思想和包容性,因此也造就了何園這種獨一無二的中西合璧風(fēng)格。
片石山房,原名“雙愧園”,是清朝初期畫壇巨匠石濤疊石造園的惟一遺跡。后因年久荒廢,僅有假山主峰殘石倚墻而立。1989年底進行了修復(fù),使勝景得以再現(xiàn)。這里何園四絕之一,也是人們說的“天下第一山”。
貼壁假山在船廳后側(cè)風(fēng)火墻上緊貼墻壁堆疊著一組長達六十余米的假山,上有盤山蹬道,下有空谷相遇,水繞山谷,山上有月亭,過月亭可登上復(fù)道回廊,形成全園上下立體交通
水中月是片石山房中假山丘壑處的一道奇觀。白天池水映中有一輪明月,且隨著觀者視角變化有陰晴圓缺之異。
壁上嵌置的一塊碩大鏡面,可通過不同角度將整個園景映照其中。
廊的東南兩面都開有漏窗,兩排平行12個什錦花盆,有折扇形、花瓶形、梅朵形、海棠形。人們在廊上走,就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加深了園林的層次,使花園與住宅相互關(guān)照,增加了園林內(nèi)部環(huán)境氣氛的曲折變化,各景之間相互呼應(yīng),因而有著“天下第一窗”的說法。
清楠木廳,是目前揚州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楠木廳,此處為主人會客的地方。
揚州的雕刻藝術(shù)全國聞名,這是在何園看到的黃楊木雕,栩栩如生。
揚州無山,因而揚州的園林中常采用平地疊石之法造假山,不論是瘦西湖,還是個園、何園,其疊石假山都是園中最為亮麗的景點,難怪古人云:揚州以名園勝,名園以疊石勝。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