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模型”一詞,越來越熱門。
但“什么是思維模式”?為什么說人與人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在于“思維模型”的差距?
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直到讀到《好好思考》一書,算是有了比較清晰的理解。
01
能夠持續(xù)有效解決問題的策略,就是思維模型
“思維模型”是查理·芒格經(jīng)常提到的,他最著名的關于思維模型的話是:
“你必須知道重要學科的重要原理,并經(jīng)常使用它們——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幾種。大多數(shù)人只使用學過的一門學科的思維模型,比如經(jīng)濟學,試圖用一種方法來解決所有問題”。
這句話告訴我們思維模型很重要,并且說明了重要學科的重要原理是思維模型的重要來源。可是對于我們來說,還是不太明確。
于是,《好好思考》的作者成甲又當面請教了芒格,得到的回答是“你在解決問題時,要關注哪些做法有效、哪些無效”,而芒格的合伙人更補充道“芒格先生把那些持續(xù)有效的方法總結起來,這就是思考這類問題的思維模型。”
由此,就很明確了,對不對?所謂的思維模型,其實可以理解為解決問題的策略、套路。
從這個意義上講,你自己的一些成功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技巧等等,其實就是思維模型。當遇到這樣的問題的時候,你第一時間在腦中調取的就是這個模型。
但如果“思維模型”就是這么簡單的話,也就沒有必要單獨造出這個專門的詞來說明了。
其實,經(jīng)驗只是一種思維模型,但是卻為我們提供了思路,即能夠批量解決問題的、可復制的策略,就是思維模型,而這個也是思維模型的意義所在,即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02
思維模型的四個層次
前面說到,思維模型的意義是批量解決問題,是可復制的策略,那么需要做的就是從解決具體的問題,提煉出普遍的方法,找出背后的規(guī)律和原理。這給我們一個思路,即思維模型可以分層。
按照成甲的分法,即經(jīng)驗技巧、方法流程、學科原理和哲學視角。
經(jīng)驗技巧自不必說,需要強調的是要善于觀察、記錄、執(zhí)行,我們常見的一些諺語也是經(jīng)驗技巧類的思維模型,如“擒賊先擒王”等等。
方法流程,往往是大樣本下的產(chǎn)物,一般呈現(xiàn)出來是把解決方案標準化、流程化、制度化。比如《掌控習慣》中提出的習慣四階段“提示——渴求——反應——獎賞”可以看做一些流程化的思維模型。
學科原理,這其實就是芒格所說的“重要學科的重要原理”,芒格認為應該至少應該掌握一百種思維模型,樊登在《讀懂一本書》里面也談到要擴大自己的“理解力池子”,掌握一些管理學、經(jīng)濟學、心理學、國學等等知識。
哲學視角,是各個學科思考問題最基本的思維方式和思想,給了我們看待世界的不同視角。比如熵增思維、機械論思維等。
這四類思維模型,不存在誰高誰低,只是適用的場景不同。對于執(zhí)行層面來說,經(jīng)驗技巧就能很好的解決問題了,而對于更為復雜的系統(tǒng)而言,則需要方法流程、學科原理、以及哲學視角了。
03
有的思維模型適合回答,有的適合提問
其實可以看到,這四種思維模型中,前3種是在答案的層面幫我們找到解決方案,而第4種,是從提問和思考的層面幫助我們思考。
像前面的經(jīng)驗技巧、方法流程、學科原理其實給出的是陳述性的結論和知識,我們再結合具體的問題,制定具體措施就可以,這樣就是回答了問題。
而哲學視角提供給我們“如何思考”的問題。在書中,成甲舉了個自己的案例,即和同事出差,同事和人交流時,引出對方感興趣的話題而加強了交流。由此,深入到“以他人為中心”的哲學視角,而這種視角是能夠應用到更多的領域的,而一旦應用了這樣的視角,也就成為了自己的優(yōu)勢,比如“用戶生產(chǎn)內容”的微博,“讓用戶送快遞”的京東眾包、“閃送”等。
可以說,不管是問題的解答,還是深度的提問,一旦掌握了足夠的各類思維模型,于我們而言,都將成為一把參透事物的利器。
所以,當我們談論思維模型時,我們在談的其實是解決問題之道,談的是思考方式之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