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竺冰落
“吃苦教育”,不是刻意給孩子制造挫折,制造麻煩,或者讓自己成為孩子的“麻煩”。
而是在孩子“吃苦”的時候,和孩子站在一起,跟他們一起攻堅克難,找到出口。
——虎媽(來自網(wǎng)絡(luò))
我們應該都見過這樣的新聞:一些孩子的父母,為了讓孩子體驗所謂的“吃苦”,不顧孩子的實際情況,一味讓孩子承受自己年紀不該承受的痛苦。這樣的“虎媽”、“鷹爸”等折磨孩子的行為,真的并不值得提倡。可是,有些人為的痛苦,除了讓孩子有皮肉之苦外,很少有其他的收獲。
可是,有的家長卻樂此不疲。
是的,孩子需要吃苦,但是有些低級的苦,沒有必要去吃。因為,那些低級的苦,就是為了吃苦而吃苦。我們要的是高級的苦,即真正能夠鍛煉孩子的苦。
孩子需要學會堅持、需要不怕困難??墒?,讓孩子冬天穿著單薄跑幾公里,就能學會嗎?當然不是,我們需要讓孩子自我成長,需要學會根據(jù)孩子的興趣來因材施教。
比如:我們可以讓孩子培養(yǎng)一種興趣,進而發(fā)展成為一種才能。這才是堅持的意義。那么,我們需要的就是鼓勵孩子,找對方法來讓孩子堅持下去。當有一天孩子真正學有所成時,父母會驕傲,孩子也開心。
所以,教育從來都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一味要求孩子做不想,或者不愿意干的事情,可能會適得其反。
01
當老師這些年,我深深明白:那些成績好的孩子,沒有一個是被家長、老師逼著學習的。因為有的孩子,即使被逼學習、取得一時的成績,可終究不能長久,一旦缺少了父母和老師的監(jiān)督,就很容易放縱自己。而父母和老師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孩子也不可能愿意一輩子受人管制。
就像之前出名的案例:被中科院錄取的魏永康,僅僅十三歲就上大學,可是結(jié)果呢?被退學,因為他會的只是學習。忽略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只會讓孩子無法適應社會。
新聞中,不少孩子因為害怕父母責怪成績差,而離家出走、自殺的案例不在少數(shù)。我們想一想: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父母本應該是孩子避風的港灣,結(jié)果卻成了孩子揮之不去的陰影。
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吃高級的苦,培養(yǎng)孩子成長型思維。一個孩子真正重要的,應該是心靈。只要我們能夠培養(yǎng)孩子強大的內(nèi)驅(qū)力,自然能夠激發(fā)學生克服困難、走向成功。
02
當孩子被培養(yǎng)著勇敢面對困難時,他才不會在未來因為隨隨便便的困難而放棄自我。孩子沒有自主能力,我們身為父母,需要幫助其成就人生,但不要過分參與。
只有孩子無法成就自己時,父母的逼迫才是最好的成全。在《刻意訓練》一書中,孩子學習的正確順序應該是:有興趣—沒興趣—刻意練習—成為習慣—有興趣—培養(yǎng)一種特長。
當下社會,面面俱到不是適合孩子的教育,抓住孩子的一個特長,才是最好的教育。因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們不可能完美無缺,一個人只要能抓住自己最擅長的,就能成就非凡的人生。
很多父母,在孩子第二步時,就開始放棄了,還冠冕堂皇說:孩子不感興趣??墒?,成就一個特長,本就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若父母不能及時督促孩子繼續(xù)發(fā)展,孩子可能在很多事情上稍遇困難就放棄。
03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應該如何做呢?我認為:父母至少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我們要鼓勵孩子,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和支持。
其次,我們要允許孩子與一個中斷和休息,方便孩子調(diào)整自我。
第三,父母需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自己的能力,有發(fā)展的空間,我們就繼續(xù)堅持;若實在不行,我們也可以及時調(diào)整自己努力的方向。
畢竟,人的一輩子很長,很多困難都不過是暫時的,繼續(xù)努力才能做得更好。
第四,我們身為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合理的建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畢竟,孩子很需要我們的支持和呵護。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肯定孩子的進步和優(yōu)點,提供一些好的建議,讓孩子及時改進。
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孩子相信:他們擁有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力量。因為只有相信,才有可能真正成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