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就和兒子乘公交再一次去了基督教泉南堂。在很多地方都去過教堂,但從未遇上過做禮拜,這天恰逢禮拜日,特意趕去教堂體驗一番。
走進教堂已是座無虛席,看了一圈總算找了個空位,坐下聆聽。在泉州聽牧師布道很特別,會有兩個牧師分別用閩南話和普通話講解,這樣無論是誰都能聽懂,考慮還是蠻周到的。
我雖然沒有宗教信仰,但在聆聽中感覺有些東西也是相通的。比如講解到“警戒貪心”時,不管是在宗教還是在世俗中,都是要加以警醒的。
曾在影視劇中看過無數(shù)次教堂里唱詩班的獻唱,每每被那神圣、和諧的氣氛所感動。此刻,在泉南堂里,音樂響起,眾信徒和唱詩班一起唱起阿門頌,獨特的閩南語給人一種別樣的感受,像是有一只無形的手撥動了我心中的那根弦,我的心也跟著唱起來。
我總喜歡去體驗?zāi)切┎辉?jīng)歷過的事情,這次到教堂體驗了一場主日崇拜,在我的人生經(jīng)歷中又添上了新的一筆。
從教堂出來,到鐘樓乘公交去蟳埔。蟳埔,是離泉州最近的一個漁村,原名叫前埔村。后因有一次媽祖娘娘做生日時,晉江洋埭村村民聯(lián)合敬奉一幅緞面彩帳,無意中把“前埔”寫成“蟳埔”,村民也認為此地盛產(chǎn)紅鱘、蚵蝦,用蟳埔命名更為妥切,因此,“蟳埔”村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去蟳埔一是為了看蟳埔女,蟳埔女與惠安女、湄洲女并稱為福建三大漁女。很多人知道惠安女,蟳埔女卻鮮為人知。
蟳埔女習(xí)俗奇特,構(gòu)成閩南沿海的一大民俗奇觀。蟳埔女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被俗稱為“簪花圍”的頭飾,“花扮人生自芬芳”,蟳埔女愛戴花,從孩提起,蟳埔女就把頭發(fā)留長,十五及笄,頭發(fā)盤到腦后,綰成一個圓髻,佩戴金銀首飾,然后再穿上一支“骨笄”,圓髻四周戴上幾串四時鮮花綴成的花環(huán),平時一兩串,節(jié)日四五串,宛若流動著的一個個花團錦簇、春意盎然的“頭頂花園”。
下了公交,跟著導(dǎo)航走進蟳埔村,不時就能看到頭戴花環(huán)的蟳埔女,她們有的在路邊剝蚵,左手一個蚵,右手一把鉗,熟練地撬開蚵殼,然后將蚵仔夾到旁邊的小碗里,一個接一個,手法嫻熟,看得我是眼花繚亂。
有的蟳埔女三五成群湊在一起不知在說著什么閨房私語,有的在菜市場買菜閑話家常,有的晃悠在路上,有的安靜在家門。無一例外都是滿頭鮮花,姹紫嫣紅。蟳埔女的簪花頭飾除了美觀,還有避邪的象征意義:據(jù)說戴上茉莉花能驅(qū)鬼,戴上菊花能長壽。
蟳埔女的頭飾很有特點,耳飾也別具特色:未婚女孩所戴的是圓形丁勾耳環(huán),不加耳墜;結(jié)了婚的戴加耳墜的丁勾耳環(huán);做祖母的則戴“老媽丁香墜”耳環(huán)。這是區(qū)分蟳埔女輩分的重要標(biāo)志。
蟳埔女的服飾簡潔寬松,上著“大裾衫”,下穿寬腳褲,有利于海上操作,兼具實用與美觀,可以說是來源于生活服務(wù)于生活。蟳埔女的后腰上都別著一個十分醒目的紅色塑料小包,彰顯著她們對紅色一如既往的偏愛。蟳埔女的服飾體現(xiàn)了一種樸素美與對生活的熱愛。
蟳埔女的頭飾十分繁復(fù),腳下卻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不是踩著一雙拖鞋,就是打著赤腳。她們頭頂花園,腳下天足,即使在封建社會,也是從來不纏足的。她們傍海而生,靠海謀生,浪里踏歌,漁舟唱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代相襲。
蟳埔女的婚俗也非常奇特,出嫁在半夜,生兒育女后,不是教兒女叫自己“阿母”、“媽媽”,而是要兒女稱自己為“阿姨”。
看著眼前那一個個蟳埔女,我大感新奇。旅行總是讓自己長見識,見到不一樣的世界,了解到不曾知道的事物,事實上,蟳埔女生活習(xí)俗已經(jīng)于2007年列入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去蟳埔,一為看蟳浦女,二為看蚵殼厝。蚵殼厝,即用海蠣殼建造的房屋(閩南話中,厝乃房屋之意,蚵就是海蠣)。是我國東南沿海具有特色的貝飾古民居,其建筑的巧妙與精湛,是東南沿海甚至在內(nèi)陸都是絕無僅有的一種建筑形式,構(gòu)成了閩南沿海古民居的一道獨特的自然景觀。
蚵殼厝說起來歷史悠久,在宋元時期,泉州是一個異常繁榮的國際性大港口,也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蟳埔在當(dāng)時便是其中通向外洋的重要港口之一,從這里出發(fā)的商船滿載絲綢、陶瓷、茶葉等各色貨物駛往世界諸多國家和地區(qū)。出口的都是重貨,而返航的商船運載的基本上是玳瑁、瑪瑙、香料等較為輕便貨物,重心不穩(wěn)顯然是不利于航行,出于航海安全的考慮,船員們在返航前將當(dāng)?shù)厣⒙湓诤_叺尿職ぱb在船上壓艙,歸航后就丟棄在蟳埔的海邊。
日積月累,海邊的蚵殼越來越多,堆積如山。聰明的蟳埔人就地取材,收舊利廢,收集蚵殼拌海泥壘砌墻體,建起一座座蚵殼厝,無意間成就了一個建筑奇觀。沿海海風(fēng)咸濕,紅磚古厝易受腐蝕,海蠣殼不怕滲水,冬暖夏涼,非常適合用來做建筑材料,當(dāng)?shù)鼐土鱾髦痪洹扒甏u,萬年蚵”的俗語來形容蚵殼的耐用。
可我走在村里,滿眼都是新建的房屋,那古老的蚵殼厝呢?好在手機里有張照片,拿著手機逢人就問照片上的房子在哪里。按照村民的指點,走到了菜市場,入口處的一塊大石上刻著鮮紅的“蟳埔”二字,路兩旁的蟳埔女熱情地和人打著招呼,出售著新鮮的漁獲。
穿過菜市場,走過長長的街,一直走到了海邊,也沒見到我想見的蚵殼厝,先不管它,看看海再說。如今的蟳埔海邊已沒有了商船,停泊的都是漁船。時光荏苒,滄海桑田,這里已不復(fù)當(dāng)年的繁榮,只有這海水還像千百年前一樣不知疲倦的拍打著海岸。
在海邊吹了陣海風(fēng),回頭繼續(xù)找蚵殼厝。問了好幾個蟳埔女,又把我指向了菜市場那頭。我一邊走著,一邊睜大眼睛左看右看,生怕錯過。走著走著回到了菜市場的入口處,還是沒找到。蚵殼厝,你在和我捉迷藏嗎?
來回兩趟沒找到,已走得我額頭冒汗了,歇了會,不甘心,繼續(xù)找人問。這回一個大哥和我說得夠明白了,他告訴我,從菜市場這里往里走,看到左邊的第一個巷口拐進去,就能找到我想看的房子了。
他接著說真是很奇怪,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的蚵殼厝你們外地人倒是都知道,大老遠也要跑來看。也許,陌生我們的熟悉,熟悉別人的陌生,這就是本地人和外來人的生活常態(tài)吧。
聽了大哥的指引,拐進小巷,眼前一亮,一座紅磚框,整堵墻均嵌以白色蚵殼的富有閩南特色又有蟳埔遺風(fēng)的蚵殼厝出現(xiàn)在面前。那一個個蚵殼像魚的鱗片,一片疊一片,錯落有致,長年累月的風(fēng)雨將它們洗刷得格外明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頃刻間我又嗅到了海的氣息。
走在小巷中,發(fā)現(xiàn)這里的民居建筑風(fēng)格有著因地理氣候及當(dāng)時的社會形態(tài)影響,小巷非常狹窄,門窗小得現(xiàn)代人很難接受,這些在當(dāng)時防范海盜和臺風(fēng)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穿行于彎彎曲曲的古老巷道,就像進入迷宮,眼前的蚵殼厝散發(fā)著濃濃的古韻,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那段塵封往事。幾株綠植從屋檐垂下,在微風(fēng)中搖曳,給滄桑的老房子增添了幾分生機和靈動。
那些年久失修的蚵殼厝,雖然破落不堪,有的已經(jīng)坍塌,但它獨具的特色,相信永遠不會讓人遺忘。
蚵殼厝,承載著一段記憶。撫摸著那堅硬、粗糙的蚵殼鑲嵌的墻壁,我仿佛是在觸摸一段淡去的歷史,在找尋一種悵然若失的回憶,在聆聽童話里的故事。當(dāng)我抬起頭的時候,眼前的一切依然還是那么真真切切。
如今村里都建起了新房,蚵殼厝是越來越少了,只有那么寥寥幾座還在現(xiàn)代建筑群中的夾縫中生存著,這是一種慶幸還在的“存在”,誰也不知道它還會存在多久。真希望這些傳統(tǒng)的、民俗的東西能保留傳承下去。
我看到一些新建的房屋也在外墻上嵌著一些蚵殼,當(dāng)然那只是起裝飾作用,或許,那也是一種對傳統(tǒng)的致敬吧。
古村里很清靜,小巷中除了我和兒子,別無他人。我們慢慢地走,靜靜地看,偶遇幾位蟳埔女,微笑、點頭、致意。蟳埔村里的蟳埔女和蚵殼厝是“海上絲綢之路”古航路上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
離開蟳埔村,坐公交返回到鐘樓,去那家中華老字號“藍氏鐘樓肉粽”店吃午餐,頭天晚上沒吃到的海蠣煎中午補上。
海蠣煎是閩南地區(qū)特有的小吃,是將海蠣、番薯粉和雞蛋調(diào)合煎成餅,再配上甜辣醬,香鮮細膩、美味可口。我在廈門和臺灣吃過多次,兒子是第一次到閩南,特意陪他來吃。
吃過午餐,準備去閩臺緣博物館。跟著導(dǎo)航來到公交車站,在站牌上卻怎么也找不到我們要坐的那趟車,等了半天也不見車來。我去問旁邊商店的小妹,她說這里沒有我們要坐的那趟車,建議我們坐社區(qū)巴士去。
說話間,社區(qū)巴士就來了,原來就是前一天我在街頭看到的那種電瓶小公交,連忙上了車。感覺坐這種電瓶車比公交更敞亮、涼爽。
途經(jīng)朝天門,那是泉州古代七城門之一,歷史悠久,氣勢宏偉,灰墻青瓦,質(zhì)感厚重,如今處于路口的環(huán)島中央,只是等我拿出手機要拍照時,車子已經(jīng)一晃而過了。
十分鐘左右,車子就到了終點站閩臺緣博物館,車上也只剩下我和兒子兩人了。司機師傅看天熱太陽曬,就沒讓我們在車站下車,而是多開了一段,把我們直接送到了博物館門口。旅途中,總會有素不相識的人帶給我溫暖和感動。
閩臺緣博物館建立于2006年5月,是反映祖國大陸(福建)與寶島臺灣歷史關(guān)系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博物館主體建筑采用“天圓地方”的設(shè)計理念 ,整座建筑渾然天成,較好地體現(xiàn)人文精神和閩臺特色,成為泉州最具特色的標(biāo)志性建筑。
主體建筑前的景觀廣場以極富閩南建筑特色的紅色為基本色調(diào),充分利用天然石板材的顏色,分隔出醒目的圖案,遠觀如一張巨大的地毯,與主體建筑融為一體。
廣場的入口處有一對高19米、寬2米,重達135噸的九龍柱,是祖國大陸最高的一對“九龍柱”。前面的臥碑寬12米,高2.5米,厚1米,重達70噸,由一塊完整的石塊構(gòu)成。以“九龍吐珠”象征海峽兩岸都是龍的傳人,以整塊臥碑象征海峽兩岸關(guān)系堅如磐石。
倒影池在景觀廣場中間,長74米,寬18米,池深0.2米,通過水泵的抽取,整個倒影池的水源源不斷向外流動,象征海峽兩岸關(guān)系源遠流長。
步入博物館大門,迎面是一幅題為《同文、同種、同根生》的火藥爆繪壁畫,高18米,寬9米,是泉州籍旅美現(xiàn)代藝術(shù)家蔡國強先生為閩臺緣博物館開館的獻禮之作。
這幅畫是用火藥在特制的大麻紙上爆破,炙繪而成,制作方法堪稱一絕。作者以掃把為筆,以火藥為墨,形象地勾勒出了一顆參天古榕。在閩南語中“榕”和“情”的發(fā)音十分接近,而閩南語又是閩臺兩地的通用方言,暗喻閩臺兩地情緣相連。此外,榕樹具有根深蒂固、枝繁葉茂的特點,符合海峽兩岸同胞同文同種同根同源的主題。
參觀博物館的人們紛紛在畫前拍照留影,我也是專程為此畫而來的,仰望這幅世界上最大的火藥爆繪壁畫,心中除了驚嘆、贊美,就是自豪。
博物館二樓“閩臺緣”主題館按照閩臺關(guān)系的“五緣”(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法緣相循、商緣相連、文緣相承),分遠古家園、血脈相親、隸屬與共、開發(fā)同功、文脈相承、諸神同祀、風(fēng)俗相通七個部分展出了1500多件文物文獻,這些珍貴的文物文獻見證了閩臺兩地深厚的歷史淵源,再現(xiàn)了閩臺骨肉親的種種歷史場景,科學(xué)、真實、直觀、生動的闡述了臺灣自古是中國的領(lǐng)土,祖國大陸人民與臺灣同胞一脈相承、手足情深的歷史事實。
三樓的《鄉(xiāng)土閩臺》專題館,按照“春、夏、秋、冬”四個時節(jié),通過全場景式的陳列手法,展現(xiàn)閩臺兩地共同的民俗風(fēng)貌。集中地體現(xiàn)了閩臺兩地的歷史人文景觀,具有濃烈的閩臺鄉(xiāng)土氣息和傳統(tǒng)底蘊。
閩臺同根同宗,血脈相連,骨肉相親。在臺灣漢族同胞中,有將近一半的人祖籍泉州,我曾三次到臺灣自由行,接觸了一些臺胞,對此深有感受。
站在博物館內(nèi),看陽光灑滿極具閩南特色的大廳,內(nèi)心有一種柔情,有一種感動。“香火長傳媽祖廟,風(fēng)波不阻閩臺緣”。相信未來在這里,會有無盡的故事,“兩岸一家親”永遠是故事的主題。
從閩臺緣博物館出來,去了比鄰而居的泉州博物館。這是一座具有閩南建筑風(fēng)格的綜合性博物館,真實再現(xiàn)了泉州古港文明及“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此設(shè)立了“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
參觀完博物館內(nèi)“泉州歷史文化”、“世界閩南文化展示中心”、“泉州南音·戲曲藝術(shù)”等主題館,系統(tǒng)地了解了泉州的發(fā)展歷史,深切感受到泉州豐厚的歷史積淀,收益良多。
泉州博物館的對面就是泉州西湖公園,為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走進公園北門,一片令人賞心悅目的翡翠般的湖水呈現(xiàn)在眼前,遠處,亭臺樓閣,拱橋臥波;湖上,波光瀲滟,游船慢搖;岸上,繁花錦簇,綠意盎然。
喜歡坐在湖邊,任輕風(fēng)吹散我長發(fā),感受那份清爽;喜歡躺在地上,讓小草輕撫我臉龐,感受那片生機;喜歡走在小路,看綠蔭掩映我身影,感受那方幽深;喜歡站在樹旁,憑古藤環(huán)繞我思緒,感受那種滄桑。我就流連在西湖的湖光山色里,忘了歸途。
這一天,行走在泉州,感受她那獨特的民俗風(fēng)情,了解她那厚重的發(fā)展歷史,欣賞她那美麗的自然風(fēng)光。邂逅泉州,愛不釋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