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201910:為什么幼升小會成為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郝景芳與王立銘都是我佩服的作家與學者。他們的教育背景讓人羨慕,前者是清華物理系畢業(yè),小說《北京折疊》獲得了雨果獎;后者是北大生命科學系畢業(yè),現在是國際知名的生命科學科學家。

每年從清華北大畢業(yè)的學生都不少,之所以對這兩位年輕人有好感,是因為我看了他們的書或者聽了他們對自己專業(yè)的介紹,發(fā)現他們不但學問做得好,而且能把外人看起來高深的知識用生動的例子表達出來。若不是他們對自己領域有深入的研究,且文字上有極強的造詣,這是無法做到的。

我其實很好奇,他們是怎么做到的,有哪些東西是值得我們大人學習與借鑒,從而更好的引導自己的小朋友走上科學之路。

給小朋友與大朋友的科學課–《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帶著我的疑問,我讀完了這本育兒書。這雖然是一本育兒書,但是作為一個工科生,看完這本書,也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成長歷程,以及對科學的認識。因此,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如何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的書,而且可以作為成年人的鏡子,看看自己是否有科學精神。

我想,并不會有人主動說,自己的工作和思維不科學。這里的指的科學在一定的語境下是正確的意思,在另一種語境下是按照科學論證,尊重客觀事實的意思。然而,大家本能的都會認為自己的是對的,自己說話做事是尊重客觀事實的。

然而,在我看來,事實遠非如此。只要看那些在朋友圈了瘋傳的各種“養(yǎng)生之道”與各種“不能吃的食物與有害的生活用品”,你就知道當下大家的科學認識到了什么程度。更不要說什么“邏輯自洽”,“批判性思維”,因為一句“我都是為你好”或“寧愿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把討論推上了道德領域的高地,而不再是一個普通的科學問題了。

科學,從來就沒有給道德留下一丁點的空間。道德,只是一定程度上,讓我們免于遭受被科學反噬的防火墻,僅此而已。

如果我們一邊呼喚要培養(yǎng)小孩的科學精神,一邊自己又踐踏著科學精神,這無疑會讓小孩迷惑,認為科學精神只是課堂上說說而已的東西,生活中不是這樣的?;蛟S,束縛孩子成長的最大阻力,其實是來源于焦慮卻不自知與不自省的家長。

思辨是一種習慣

書中談到一位以色列的創(chuàng)業(yè)家說猶太民族重視閱讀經典和提問、辯論,孩子很小就開始練習相互辯論。師長提出一個觀點,同意的孩子要列出理由一二三,反對的孩子也要列出理由一二三,然后同意一方再對反駁一方的理由一一給出回復。這樣的辯論是對分析問題和邏輯思維的很好訓練。在他看來,中國教育的集體性應該和以色列教育的個體性互補。

中國公立教育系統(tǒng)并不鼓勵特立獨行,如果你資質過人,要么跳級、升班搶跑,要么照顧大家的步調,跟大家做一樣的事,不會因為你有自己想探索的領域,就可以自己去探索。學會了就想去玩?不聽課?門兒都沒有。

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是:教育眼界太窄。多數老師到家長都相信,教育就是學好課內知識,考試考好,上一所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學有余力,想要擴大學習范圍,唯一能想到的方向就是提前學高年級的課本。也就是說,在缺少廣度的情況下,唯一的選擇就是在單線上趕進度。父母和老師并不相信,學有余力的學生完全可以玩出自己的世界,在學校課本之外,去探索廣闊的天地。

中國教育過于注重紙面上的標準化題目,缺乏對現實社會的了解。我們特別重視知識的記憶和考試的技巧,但周圍的世界什么樣,孩子不知道,父母和老師也不重視。不少人都曾有一種“高考之前,活在真空里”的感覺,對廣大的世界沒感覺,不知道時代面臨哪些問題,需要我們做什么。這讓我們在各種競賽中領先,卻在做職業(yè)選擇時茫然無措。

不知道為什么而學

那我們的教育弱的是什么呢?是理想境界。一個人接受教育,最終的目標是什么?學習想要達到的境界是什么?為什么不辭辛苦地爬山?山頂究竟有什么風景?我們接受教育要解決的問題究竟是什么呢?

這些問題都沒有回答。

解決世界的問題,作者認為是教育唯一真正的目標。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不是因為學習能獲得進大公司的能力,而是因為學習能讓我們理解這個世界,解決這個世界的問題,讓人類更美好。

作者認為,當下的教育,所缺的一種“Think Big, Think Deep”(高瞻遠矚,深謀遠慮)的超越思維。技能訓練當然是重要的,若沒有過硬的技能,什么境界也達不到。但是只有技能訓練,沒有思想引導,終究只是盲目奔跑。理想的教育一定兼具思想與行動。思想是為人生尋找方向,行動是讓自己到達目的地的工具。

Think Big(高瞻遠矚)。谷歌內部成立了一個X實驗室,谷歌對其的唯一要求是,至少解決10億人的問題,不管在什么領域,前提條件是必須思考全人類的問題,至少惠及10億人以上。這種思維是偉大成就的前提。你只有具有極強烈的問題思維,才能有極強烈的學習動力;你只有具有極廣闊的世界眼光,才能建立知識圖譜。也許最終,你解決不了人類的大問題,但一定能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

Think Deep(深謀遠慮)。你所設想的世界,是你最終能到達的最遠邊界。雄心壯志最大的問題是眼高手低能力趕不上夢想的大目標,內心失落。然而眼高手低強于眼低手低,若看不到遠方,就不可能走到遠方。思想的廣度和深度是導航儀,為積累能力所做的練習決定著你輪胎的速度,永遠讓思想為速度導航,而不要讓速度茫然亂闖到極限。

有靈魂的教育目標是思考和創(chuàng)造。而思考和創(chuàng)造獲得的收益,只是這個過程的副產品。父母的想象力是孩子的上限。若父母的眼光已然局限于此,又怎能指望孩子飛到高空?

我經常會去看一些幼兒科學教育課程的宣傳材料,然而我看到的大部分的機器人課(或者STEM課),僅僅還只是一種技能培訓為主,或者急功近利想通過獲獎來爭取加分的變種應試教育。我不想把孩子推到一個打著科學教育旗號,卻缺乏科學精神的教育機構。無論那些老師把自己打造得多么的了解幼兒教育,上課如何的吸引小朋友,我都是不認可的。

希望孩子能掌握的4大技能

  1. 宏觀思想
    讓孩子看得再遠一些,想得再大一點,以思想引領行動。希望他們不僅具備優(yōu)秀技能,更能著眼于宏觀或大局去選擇方向,讓優(yōu)秀技能得到智慧的指引。

  2. 國際視野
    讓孩子理解世界、理解古今,具備思考人類問題的意識,做好準備未來走入國際舞臺,讓中國思考照亮整個人類文明。

  3. 問題思維
    讓孩子了解真實世界的圖景,理解當前社會和未來世界的科技、文明與困境,學會思考問題。通過未來反推現在,通過對真實職業(yè)的理解,制訂個人成長計劃。

  4. 跨界聯(lián)系
    讓孩子從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出發(fā),超越學科界限,多角度理解事物,具有多方位聯(lián)結、以小見大的洞察力,能將生活中的具體事物與所學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理論結合實際,活學活用,解決問題。

視野與志愿會增強和提升孩子的責任感和學習興趣,讓他們真正理解學習的意義,理解學校的學習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應對人生;讓他們理解人類的問題和自己的問題,主動承擔解決問題的責任與使命,從而使學習和成長獲得內在激情。

達成目的的3個方法

  1. 從學前教育開始
    2歲是孩子大腦突觸發(fā)展的高峰期,此后幾年大腦經歷快速變化,是學習的黃金時期。2~7歲是皮亞杰區(qū)分的前運算階段,這個階段的認知發(fā)展對孩子形成符號和抽象認知,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在這個階段讓大腦做好準備,進入小學的學習才會從容不迫。

  2. 從通識教育開始
    人類對比人工智能的巨大優(yōu)勢,在于能綜合各學科,建立世界的全景模型,對世界產生綜合的認知。帶孩子站到更高的地方,俯瞰世界,對世界有多角度、跨學科的立體認知,能讓孩子在未來具有遠見卓識和大局觀,更明智地做出人生的決策。

  3. 從家庭教育開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情感陪伴者。孩子在家庭中獲得人生最早的知識。假如父母掌握了一整套幫助孩子獲得融合式通識教育的方法,又能激發(fā)孩子的內在潛能,教育將不再是家庭的痛,而會成為快樂的起點。

應對未來需要的技能

按照目前的技術趨勢看,反而是初級和中級白領的工作最容易被取代。底層勞動力只有工廠工人容易被取代,服務業(yè)的底層勞動力反而很難被取代,因為機器人的靈活性不如人,非標準工作環(huán)境會讓機器人無所適從。相對而言,很多白領工作因為工作環(huán)境簡單、工作內容重復、基本上是與數據和文檔打交道,很適合人工智能去做。

如果不能與智能社會同步發(fā)展,就像今天還不會上網一樣,肯定是落伍的。

我們沒有辦法在專業(yè)學科和技術能力上提早布局——事實上,提早布局有可能適得其反,因為技術的更新?lián)Q代和轉向是非常迅速的。即便是未雨綢繆,讓小孩從小學編程,最后的結果也可能像我們小時候學Basic——程序語言那樣,過時的速度是很快的。

那我們能走向另一極端嗎?走向反智的極端?既然工作都要被人工智能取代了,那我們就回到野外生活,不要再學習了。主張遠離科技社會的人說,科技蒙蔽心靈,需要遠離。這樣的說法其實回避了問題的核心。問題的核心是:新科技向我們的心靈提出了更高層次的挑戰(zhàn)。

人工智能時代,我們能做的,就是站到比人工智能更高的山峰。未來需要的,肯定是三大類能力:

  • 與人工智能相處的能力

  • 與人相處的能力

  • 超越人工智能的能力

人工智能不具備的能力,核心中的核心是:

  • 世界觀。世界觀是常識的升級,是我們對世界的全景認知。常識的升級讓我們具有洞察力和世界觀。各方面的常識越豐富堅實,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越清晰,你越能一眼看到各個部分的問題,找到系統(tǒng)性解決方案,理解全局局勢,從而判斷出趨勢。這種系統(tǒng)性趨勢理解和基于過去趨勢經驗的外推不同,它是對多領域知識相互關系的理解,根據各部分關系的走勢變化,對整體趨勢做出判斷。如果只能學習某一模塊內的專業(yè)知識,就不可能對全局有所把握。

  • 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力是生成有意義的新事物的能力。它是多種能力的綜合,一方面要求理解舊事物,另一方面要能夠想象新事物。對舊有數據的學習和遵循是人工智能可以做的,而對不存在的事物的想象,人工智能遠遠不如人類。真正的創(chuàng)造力或是對問題的深刻洞察,提出與眾不同的全新解決方案;或是對想象的極大拓展,讓奇思妙想轉化為可實現的全新作品;或是對人性的復雜領悟,把人心不可表達的感觸轉化為可表達的感人藝術。

唯一扼殺創(chuàng)造力的,就是扼殺創(chuàng)造力。這并不是無意義的同義反復。好奇心和想象力是人人都有的創(chuàng)造的基礎。很多時候,父母和老師對創(chuàng)造力抱持著壓制的態(tài)度,卻并不知曉。對唯一正確性的過度強調,對循規(guī)蹈矩的過度認可,對錯誤探索的過度批評,才是孩子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的最大障礙。

孩子的常識系統(tǒng),就是他認識和理解世界的全部背景知識。我們可以分兩個階段幫助孩子更好地建立常識系統(tǒng)呢:

  • 首先,1~3歲,可以盡可能多地讓孩子用所有的感官認識世界。

  • 其次,3~7歲,可以盡可能地擴大孩子的認知和聯(lián)想范圍,建立其對世界的綜合認知。因為在兩歲以后,孩子大腦中的突觸數量大量增加,7歲達到頂峰,之后大腦會逐步“剪掉”冗余的神經突觸,最終達到穩(wěn)定數量,直到青春期再次蓬勃發(fā)展。

決定孩子學業(yè)與成就的,恰恰不是智力,而是軟實力

孩子的智力,受基因的影響要遠遠大于后天的養(yǎng)育方式。

基因的影響可能有80%,所以除了在貧困線以下掙扎的嚴重營養(yǎng)不良的孩子,營養(yǎng)對孩子智力的影響并沒有那么大。

這個結論是科學家通過雙生子研究獲得的。他們對比了幾組不同的孩子,包括來自同一家庭的雙胞胎、來自不同家庭的雙胞胎、來自同一家庭的普通兄弟姐妹、來自同一家庭的沒有血緣關系的孩子等,然后比較他們長大以后的智商差異。如果同一家庭養(yǎng)育的沒有血緣的孩子智力相似,那就說明家庭養(yǎng)育方式真的很重要。而如果完全不同的家庭養(yǎng)育的雙胞胎智力更相似,那就說明基因對智力的影響更大。

多組科學家做了大量跟蹤和觀察,包括美國明尼蘇達州的雙生子跟蹤,英國、澳大利亞、荷蘭等地的雙生子調研等,最后得到了大致相似的結論:不管是不是在同一家庭長大,雙胞胎的智力相關性都達到了76%~80%;而在同一家庭長大的兄弟姐妹,智力相關性只有50%,在同一家庭長大的沒有血緣關系的孩子,智力相關性則低至30%以下。

這個結論說明了什么呢?說明一切都是天生的。孩子的智力,將近有80%是基因決定的,只有20%~30%源于養(yǎng)育。

幾個重要的研究發(fā)現,影響孩子學業(yè)與成就的有4個因素:

  1. 左右腦的均衡發(fā)展 。男孩女孩有一些先天差異,但只要加以平衡引導,每個孩子都可以均衡發(fā)展。大腦均衡發(fā)展是文理兼修、智商情商皆高的前提。

  2. 兩種心智加工模式。大腦前額葉負責更高級的認知功能,負責深思熟慮、前瞻、自我控制、意志力、謀劃策略和抽象思維等。前額葉的快速發(fā)展期在六七歲,該階段孩子出現情緒波動時候,父母應先冷靜下來,然后慢慢讓孩子也冷靜下來,再開始理性分析問題。這樣才能讓孩子學會理性。

  3. 自控力、堅持力等非智力因素。如果父母支持孩子的選擇和決定,鼓勵孩子的自主性,孩子后期會展現更強的認知和控制注意力的能力。也就是說,父母越讓孩子自由,孩子反而越能自控。

  4. 學習對大腦產生的影響。前額葉突觸生長高峰期在六歲,大腦正經歷快速的連接建立和定型。六歲以后,沒有被觸發(fā)與連接的腦神經會被剪掉,消失。意味著思維模式的種類會被大致的固化下來。

一個人的職業(yè)成就80%由軟實力決定。我們從小都是按照一套“外部評價系統(tǒng)”培養(yǎng)起來的。什么是外部評價系統(tǒng)呢?它包括父母和家庭的期望、學校的評估和老師的要求,以及有沒有做到這些要求。外界的反饋如何,往往會影響我們對自己的評價和認知。當收到負面反饋和評價時,我們就會懷疑自己。我們就這樣按照外部評價系統(tǒng)要求著自己,以大家期望的方式成長、擇業(yè),壓抑忽略了自己內在的真正需求。

作者分享了這樣的經歷:

突然有一天我開始意識到,為什么即使我滿足了這些外部的評價,自己的內心仍沒有價值感?反而感覺到很多無奈和迫不得已的妥協(xié),看不到真正的意義?這時候,我開始思考: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到底是誰?我生命的價值和使命到底是什么?我之前被壓抑的自我需求開始顯現,我開始想要成為我自己。于是我開始跟從法國的哲學大師奧斯卡·柏尼菲教授學習應用哲學和兒童哲學,開始了尋找自我和意義的旅程。

簡單地說,軟實力就是向內探索自我價值,向外實現人際交流合作,是我們如何同自己、同他人、同世界和諧相處的能力。那么,孩子的軟實力啟蒙,第一步就是幫助孩子構建內部評價系統(tǒng),培養(yǎng)他接納自我、實現自我的能力。

作者借用“天線”來解釋軟實力的內涵:“

  • 第一,代表觀察、感知的能力。指一個人要能夠觀察感知到生活和周圍環(huán)境中的各種信息,包括非語言信息。

  • 第二,同理換位的能力。要能夠從別人的角度思考,能夠根據觀察感知到的信息推理出別人的想法。

  • 第三,好的判斷能力。能夠判斷出在什么情況下應該采取什么行為、怎樣表達更好,能夠判斷出事情未來的走向。面對未知的未來,一個人判斷能力的強弱非常重要。準確的判斷能力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做出選擇和決策。

簡單來說,它是指觀察感知能力、換位思考和同理心,以及好的判斷能力。這些軟實力,在孩子走入社會、同人相處的時候非常重要,也是我們人有別于人工智能的非常重要的能力。

世界教育創(chuàng)新峰會WISE與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院聯(lián)合發(fā)布了《21世紀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全球經驗》,分析了全球各國際組織重視的人才未來核心能力,最受重視的7個能力分別是:

  1. 溝通與合作能力

  2. 創(chuàng)造性與問題解決能力

  3. 信息素養(yǎng)

  4. 自我認識與自我調控能力

  5. 批判性思維能力

  6. 學會學習與終身學習能力

  7. 公民責任與社會參與

教育改革最大的阻力其實不是體制,而是來源于我們自己的認知。所以最最重要的,是要改變我們的認知,學業(yè)成績固然重要,但孩子的軟實力,會關系到他一生的價值和幸福感,是值得從現在開始培養(yǎng)的非常重要的能力。

父母需要選擇和勇氣。選擇在于我們自己如何看待成功,勇氣是指如何頂住壓力而做出改變。

  • 首先,我們需要不斷反省自身,努力從自己原生家庭和時代烙印帶來的影響中解脫出來。

  • 其次,我們要給孩子營造穩(wěn)定、安全、快樂的家庭氛圍,給孩子的成長提供強大的支持。

  • 最后,我們要和孩子建立好的依戀關系。因為原生家庭關系會直接影響孩子尚未成型的性格,對孩子大腦的發(fā)育和心智模式的形成都至關重要,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為什么幼升小會成為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很多父母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于是早早送孩子去上培訓班,但實際上并沒有真正理解困難之所在。其實孩子都很靈慧,對小學階段的學習不適應,并不是智力問題,而是兩個認知方面的原因:對書面符號系統(tǒng)不熟悉、對問答方式不熟悉。

說得通俗一點兒,就是孩子要面對兩個挑戰(zhàn):

  • 不熟悉文字。
    幼年階段的孩子,熟悉的是口語和物理世界,而小學階段的主要要求,是書面符號的操作。從三維立體的真實世界,到二維符號的抽象世界,對所有人都是一個挑戰(zhàn)。
    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曾經提出過一個重要的論斷:人的口語和感覺,都是經過了千百年進化錘煉的生理本能,只要把孩子放在合適的環(huán)境,所有孩子都能獲得正確的視覺、感受力和語言能力。然而習得文字和數學符號不是本能,這些符號系統(tǒng)才出現數千年,人類的大腦生理進化在這樣短的時間來不及做出改變,因此學習這些符號,人就會覺得困難。如果不經過專門的講授,一個人雖然可以學會說話,但是不認識文字,更不懂數字。

  • 不熟悉題目孩子們上學之后,面臨的另一個挑戰(zhàn)是:不熟悉如何應對“思考型”問題?!拔鍌€方塊拿走了三個,還剩幾個?”、“課文里是誰拿走了床上的衣服?”“如果小明沒給小麗面包,小麗有幾個面包?”
    當老師或者試卷上提出一個問題時,孩子需要動腦筋思考來尋找答案。這和很多家庭日常的對話方式不一樣。這些問題首先需要孩子理解,然后在頭腦中構造畫面、思考答案。這個過程未必有多困難,但孩子若不熟悉,就會覺得突兀而感到茫然。

作者不贊成送去培訓班理由有二:

  • 培訓班沒有解決實際問題,而是把困難提前了。上面提到的孩子面對的兩大困難,其本質都在于,從具體的生活到抽象題目之間缺少橋梁過渡,孩子不適應符號與題目。送學齡前的孩子上培訓班,讓更小的孩子面對符號和題目,只會讓他們覺得更困難,而這種把困難提前的做法,對于解決問題沒有實質幫助。

  • 孩子的大腦前額葉控制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成熟。前面我們提到了孩子的大腦發(fā)展,由于大腦前額葉皮質要到孩子六七歲時才初步成熟,學齡前的孩子自控能力弱,注意力不容易長時間集中,思維很發(fā)散。這個時候如果把孩子送到培訓班去強化,不僅效率較低,而且有可能給孩子留下不佳的課堂印象,對以后的學習產生負面影響。

  • 孩子的學習效果受情感的影響極大。兒童有依戀的情感特征,讓兒童依戀的成年人對他們的影響極大。如果能夠得到依戀對象的認可或鼓勵,孩子的學習熱情會受到很大的激勵。這種依戀通常寄托在家里人身上,陌生老師很少能在短期內與孩子建立情感聯(lián)結。孩子四五歲之前所學的東西,并非是在孤立中學習的,而學習環(huán)境的溫暖和安全,是幼兒重要的學習動力。

在家就能做的幼小銜接

作者覺得學齡前兒童最好的學習在生活中,家長應該把握以下原則:

  • 孩子的學習應該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

  • 學齡前的學習應該在大量的游戲中進行

具體來說,家長可以通過與孩子一起閱讀,同孩子進行對話,幫孩子熟悉概念來做好幼小銜接。

用童書打通生活與書本

雖然歐美的幼兒園不怎么講課,但是他們都很重視閱讀。心理學上有一項經典調研,通過對美國家庭的對比研究發(fā)現,家庭的藏書數量與孩子的學業(yè)成績有很高的相關性。

為什么閱讀這么受重視呢?因為它的好處是可見的。

首先,讓孩子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對孩子一生的知識學習都有好處。

其次,讓孩子熟悉多方面的知識,為學校的學習積累背景知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童書閱讀正是從生活到符號的最好過渡。

用有意義的對話打通生活經驗與大腦發(fā)展

美國曾有兩項經典研究,一項研究發(fā)現,在孩子4歲之前,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比貧困家庭的孩子多聽到了3000萬個單詞;另一項研究發(fā)現,最能決定幼兒園效果好不好的只有一個條件:幼兒園老師能否和孩子進行有意義的交流。

這說明了對話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對話涉及大腦快速處理信息、積極創(chuàng)造信息、理解他人信息的功能,也是大腦學習組織思路的重要方式。如果父母能在生活里和孩子大量對話,自然就能促進孩子的智力發(fā)展。

對話需要一來一往,有來有往,單方面命令不是對話,比如,“乖,快把這個吃了?!薄翱吹骄劈c就睡覺!聽見了嗎?”有意義的對話是指,父母和孩子要在對等的位置上,相互表達自己的思想。進行這樣的對話需要大腦處理大量的信息,是鍛煉大腦的好方式。有四個要點需要注意,簡單地說,就是承認、傾聽、提問和回答。

首先是承認。要承認即便是很小的孩子,也有喜歡和不喜歡、憂慮和歡樂的權利。當孩子表達自己的心意時,父母不要急著禁止,而是盡可能允許表達。

其次是學會傾聽。父母要給孩子把話說完的時間,哪怕是磕磕巴巴斷斷續(xù)續(xù)說很久,也要完整聽孩子說完再回答,不要粗暴打斷,這對鼓勵孩子表達十分重要。在表達自己的觀點之前,先把孩子的話復述一遍,以便孩子確認自己的話被聽見了。這一步驟異常重要,因為被聽見是所有小孩子最基本的需求。

再次是學會提問。孩子不習慣學校的提問方式,可能是孩子上學后面對的一個重要阻礙。其實,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去猜想、去提出觀點、去表達意見。這是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學習思考、增強創(chuàng)造力的極好方式。父母問孩子的方式,慢慢會成為孩子的思考方式。

最后,我們來說說回答。孩子到了三四歲都會變成“十萬個為什么”,面對孩子問不完的問題,我們既可以給孩子講,也可以大方承認不知道,和孩子一起查書、上網搜索。最不好的回應是批評提問,把孩子學習的火苗生生撲滅。

幫助孩子熟悉概念,建立從具象到抽象的聯(lián)系

那什么是抽象呢?有了具象認知之后,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認識動物的名字,這是語言;可以引導孩子熟悉動物的數量,這是數學;可以引導孩子將動物圖像和具體的字對應,這是文字;還可以通過動物,引導孩子理解看不見的抽象概念,例如種群、生物習性、食物鏈等,甚至探討一些思辨的問題。

具體我們可以分四步走:
第一步,讓孩子熟悉事物名稱,例如“樹”“花”。
第二步,和孩子討論一些簡單的事物特征,例如“花在春天綻放,樹在冬天落葉”。
第三步,通過圖像和文字、數量的對應,慢慢引導孩子熟悉文字、數量。
第四步,給孩子講一些更深的知識,并和孩子討論有趣的問題。

為什么孩子不愿意上學?

作者借用了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威林厄姆《為什么學生不愿意上學》一書的觀點,總結認為原因有二:

  • 學生的背景知識不足,導致聽課的效果大打折扣。當老師講一段話,或學生閱讀一段材料時,一下子有太多陌生的詞匯或概念涌過來,學生的頭腦一定是茫然的。例如,當老師說“這是唐朝詩人的典型風格”或者“火山熔巖轉化為肥沃的土壤”時,有背景知識的學生就很容易理解,而對“唐朝”沒什么概念,或者不知道“熔巖”是什么東西的學生,就會像聽天書一樣不知道老師在說什么。

  • 學生的知識不能遷移。遷移是學習理論中的一個概念,意思是把學到的一個領域知識,運用到另一個領域去。不能遷移就是學生學會了一個技能之后,只會在一個地方機械地使用,不會舉一反三。為什么會這樣呢?初學者組織知識的方式非常表面,只是一個點一個點地圍繞現象積累知識,而專家則能深入地圍繞概念,系統(tǒng)地組織自己的知識體系。

書讀多會變成呆子嗎?

不會。

知識和創(chuàng)造力并不是對立的,知識是靜態(tài)的事物,創(chuàng)造力是動態(tài)的思維方法,它們可以相輔相成。知識是創(chuàng)造力的素材。這就好比做飯的大廚需要有上好的食材,如果腦中沒有足夠的知識、準確的理解、豐富的經驗,創(chuàng)造力就如無米之炊。

那為什么我們確實會看到學歷挺高、思維死板的人,有時候會感嘆童年的創(chuàng)意全都被磨滅了呢?這不是知識的錯,而是學知識的方法出了問題。

知識本身是客觀存在的,正如金礦的存在,但是學知識的方法,就像開采礦山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果學知識用了刻舟求劍的僵化辦法,就像記住礦山每個坐標的挖掘方式,那肯定沒有什么創(chuàng)造力,換一個坐標,換一座山,就完全不知道該做什么了。

真正的學習方式是:理解金礦是什么,金子是什么,金子和周圍的物質如何混合,用怎樣的物理和化學手段能找到金子、分離金子。這樣深入透徹的學習,不僅允許在學習過程中自由嘗試,更蘊含了無限可能性,挖完一座金山,再去挖銀山、寶石山,都是輕車熟路的。

以原理為核心、問題為導向的知識學習,不僅不會壓制創(chuàng)造力,還會給創(chuàng)造力源源不斷的靈感源泉。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其實,父母與其說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不如說是保護住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很多創(chuàng)造力都是天生的,父母只要保護住它們,不要讓它們磨滅或被扼殺。

創(chuàng)造力的源頭從哪里來?

對成年人而言,讓人感覺自己創(chuàng)造力爆發(fā)的時刻,或許是在準備一場家宴的過程中,想到好幾個創(chuàng)新菜,又突發(fā)奇想,想到一個驚喜環(huán)節(jié);可能是在籌劃一次旅行的過程中,興致勃勃地搜索所有酒店、景區(qū),對規(guī)劃出的一條完美路線特別自豪;也可能是在最近公司征集新的營銷方案時,花了好幾晚寫了新方案,特別希望能被領導賞識通過。

從大人自己的經驗來看。第一,這些肯定是你自己感興趣、能勝任的領域。你一定是從心底喜歡做菜、旅行或者策劃,才會興致勃勃樂此不疲地投入。如果你想到廚房就頭大,看旅行攻略完全看不懂,覺得營銷真是太難了,那么估計你最多就是去想想,不會真的去做。

第二,你心里一定期望著某些人的熱情反饋。你心里期盼著家宴上聽到家人的笑聲,期盼著遇到志趣相投的同行旅伴,或者期待著老板對你的賞識和獎勵??傮w而言,他人的態(tài)度是我們做事時頭腦中會想象的場景。

從自己的經驗遷移到孩子身上,家長能做的:

  • 首先,我們一定要非常尊重孩子,讓他發(fā)展自己的好奇心與興趣。
    孩子沒有什么功利考慮,愿意投入熱情創(chuàng)造的一定是自己最感興趣的領域。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創(chuàng)造力爆棚,最好不要強迫,而是讓他追求自己最喜歡的方向。

  • 其次,父母能幫助孩子控制的,是任務的難度
    在孩子感興趣的方向,如果他不小心直接嘗試了“困難”模式,立刻感覺自己不行,被嚇怕了,以后就不會再試了。很多時候,不是孩子能力天賦不行,而是難度節(jié)奏沒掌握好。父母要幫助孩子從適宜的難度入門,讓孩子感覺“我能行,我好棒”,比如做蛋糕時讓孩子參與最終的花朵裝飾。

  • 最后,父母一定要積極熱情地鼓勵孩子創(chuàng)新嘗試。父母無須每次都夸贊,只要每次去認真了解一下孩子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就是最好的鼓勵。

創(chuàng)造力產生的過程是怎樣的?

一個人創(chuàng)造一樣事物,或是做出一個創(chuàng)造性方案,他的思維過程是什么樣的呢?創(chuàng)造力產生的軌跡是怎樣的呢?

創(chuàng)造力產生的第一個過程是發(fā)現問題。創(chuàng)造力往往是由問題引發(fā)的,而且越是重要的大問題、好問題,越能引發(fā)創(chuàng)造力。例如,愛因斯坦少年時就在思考:如果人能飛得和光一樣快,那會看到什么呢?所以說,問題引領智者,智者引領人類。

創(chuàng)造力產生的第二個過程是,盡可能發(fā)散思維,想出更多可能性。
發(fā)散思維是小孩子擅長的,上了學的孩子卻越來越不擅長。為什么呢?因為考試總有正確答案,正確答案往往是唯一的,很多學生漸漸養(yǎng)成習慣,不去深入思考問題本身,不去從多角度分析問題,而是首先猜測:唯一的正確答案是什么。他們的關注點不在于問題,而在于出題人的心思,只想給出一個能讓老師滿意的答案。這種迎合性思維是非常束縛創(chuàng)造力的,因為創(chuàng)造性思維需要一個發(fā)散的過程,盡可能多地想出點子,從多角度思考嘗試,然后才能找到最好的。

關于鼓勵孩子建立發(fā)散思維,可以從三個角度出發(fā):

  •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問題,都問問孩子還有什么別的解決辦法?

  • 找出一個最可能的成功方案,鼓勵孩子動手試一試,必要的時候提供幫助

  • 我們要幫助孩子完成的,是重新思考整個過程。只有他們意識到,有問題可以想辦法,想辦法可以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可以嘗試,他們才會將其積極代入以后的領域。所以父母應贊美孩子的新創(chuàng)意,幫助孩子總結過程,贊賞孩子的每一個想法,促使他們也會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

創(chuàng)造力是如何得到提升的?

為什么有的時候我們會顯得沒有創(chuàng)造力?因為我們習慣性地從現存的靈感庫里選擇,總是不自覺地選一個之前的方案改造一下,導致我們做事往往容易陷入套路,缺乏想象。當頭腦中存貨有限的時候,發(fā)散思維的空間也就很有限了。

比發(fā)揮創(chuàng)意更高級的,是去尋找創(chuàng)意,也就是帶著問題去學習,走入課堂,走入社會,走入世界,去積累必要的知識,理解他人的努力,改善自己的創(chuàng)意。

愛因斯坦想到了光的問題之后,絕不是自己坐在家里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進而提出相對論的。他帶著這個問題上了很多年學,在學校里常常跟數學系的學生請教,大學畢業(yè)之后也一直在思考,不斷尋找新的數學工具,終于在提出問題幾十年后,提出了偉大的相對論。所以,決定一個人創(chuàng)造力高度的,不是他的腦洞大小,而是他能否把問題轉化為真正的學習。簡單地說,提升創(chuàng)造力的方法,是把真正的創(chuàng)造和學習結合起來。

項目制學習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以問題為目標組織學習,從而獲得更深入的理解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項目制學習的精髓在于,設計出難度合適、真實而又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帶著問題去學習,永遠是最有激情的學習。

相較于前面說過的創(chuàng)造流程——發(fā)現問題、發(fā)散思維、動手嘗試、思考總結,項目制學習只是多了兩步:問題分解,探索學習。

問題分解的意思是,我們幫孩子深入地分析一個問題,把淺顯的大問題,分解成一系列更深入的小問題。探索學習,緊跟在問題分解后面,是要去真正地在探索中學習。

有了問題分解和探索學習,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過程就更為深刻完整了,非常接近成人工作中面臨的流程循環(huán)。我們的工作日常就是面臨一個又一個任務,帶著問題,分解任務,尋找資料,發(fā)揮創(chuàng)意,層層落實,總結經驗。孩子從小習慣了這樣的思維流程,將來也必然樂于深入分析問題,提出設想,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工作中的問題,成為團隊的領導者。

如何讓孩子接受數學

人類基因經過數十萬年進化,語言能力、物理空間能力、運動能力等已經變成了先天的本能,但可能是因為出現時間太短,文字閱讀和數學還沒能成為人類的本能。因此,“幼升小”以后學習困難,不是因為一部分人特別笨,而是因為我們都天然地缺少閱讀和數學基因,必須靠后天努力來建立思維通道。

在幼小銜接的各個方面,最受關注的,莫過于數學啟蒙教育。小學語數外里面,似乎最難的就是數學。常聽說京滬大城市的孩子四五歲就開始上奧數班,父母要陪讀,還要輔導作業(yè),不然到了小學跟不上。我身邊的朋友開始感到恐慌:為什么會這樣呢?未來我的孩子也得從幼兒園就開始上奧數嗎?”

數學啟蒙從小開始,書中更贊成數學啟蒙在家進行,不是因為作者是教育背景,也不是因為要求太高,而是因為,家庭啟蒙可以是一個斜坡,幫助孩子平穩(wěn)地走上更高的平臺,在挑戰(zhàn)來臨的時候更能從容應對。

一方面,現在幼小銜接的數學補習班價格不菲,還往往占用孩子的課余時間,如果我們能利用平時在家的時間啟蒙,額外的時間就可以用來帶孩子旅行、做自然藝術活動。

另一方面,孩子小的時候,注意力集中的自然時間只有十幾、二十分鐘,大腦的抽象理解能力也有限,直接進入課堂坐幾十分鐘,按照課本和題目做抽象學習,并不能加深孩子的理解,很多時候還會成為困難的來源。

最為關鍵的一點是,學習數學的困難點,在于從具象到數字抽象的過渡。對于這一點,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多感受生活中的數,從中建立抽象數的概念。這種過渡,必須在家庭生活中實現。

什么是數學能力?是計數嗎?

說起數學能力,我們說的到底是什么?

是算術能力嗎?當我們看到一個超能力者在《最強大腦》里計算出十幾位數的乘除法,我們能說他數學很好嗎?當然不能。很多這類選手,連一般人的智力水平都趕不上。

算術能力只是數學中的一小部分,而且隨著計算器的出現,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很多時候,父母往往聚焦于孩子的算術,而忽略背后更大的數學圖景。

那什么是對生活作用更大的數學呢?在成年人的日常工作中,有很多方面的數學能力比算術能力更重要。

  1. 抽象能力。如果一個人討論市場策劃案的時候,不僅能討論執(zhí)行的細節(jié),而且能畫出其中的商業(yè)閉環(huán)或者指數擴大機制,那么這個人就擁有良好的數學抽象能力和大局觀。

  2. 概率能力。如果一個人能夠基本準確地估算出做兩件事各自的風險和收益,可以大致衡量不同的投資行為的回報可能性,那么在同樣的時間內,這個人的財富肯定就比他人積累得快得多。

  3. 優(yōu)化能力。任何一個人都受到時間、空間限制,多種角色、身份、任務常常令人焦頭爛額,但如果具有良好的優(yōu)化能力,就可以把幾重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4. 邏輯能力。邏輯能力對于人際溝通是必不可少的,邏輯能力差的人在爭論中常常處于不利地位。邏輯能力可以讓人輕易識生活中的種種騙局。反事實推理的能力,更能讓人從成功或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制訂出可行的下一步計劃。邏輯對于學習計算機算法更是必不可少。

  5. 結構思維.如果一個人看到公司大大小小多層級部門關系圖沒有發(fā)暈,而是能清楚發(fā)現其中的問題;如果一個人能敏銳發(fā)現不同市場策略和不同市場用戶之間的對應關系,那么這個人就具有良好的結構思維。結構思維能讓一個人做事時頭腦更清楚。

  6. 幾何與方程能力。幾何與方程能力對于特定領域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與空間相關的設計和建造、工程優(yōu)化、經濟建模、科技發(fā)明、財務規(guī)劃,都需要這些數學基礎。

數學不只是算術,更是從結構和關系角度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數學不是題海,數學是生活的高效策略。

那么,這對我們給孩子做啟蒙有什么意義呢?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僅僅關注孩子數學計算的結果,更不能僅僅靠大量重復讓孩子加深記憶,而要關注背后的思維,只有真正轉動頭腦的策略思維,才是未來對生活有實質性幫助的數學思維。出錯沒關系,有思考的錯誤,強于不動腦筋的正確。

從兩個方面來做數學啟蒙

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可以從建立數感培養(yǎng)良好的空間想象力兩個方面來入手。

對于孩子的數學啟蒙,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抽象能力,讓孩子學會用符號表示周圍的世界。

用符號表示世界,是整個數學大廈最基礎的思維。學齡前用數字代表數量,到了高年級用未知數代表未知數量,再到更高年級,用微分、積分、三角函數、概率和邏輯符號,代表整個世界的多種關系。整個思路是一脈相承的,但越到后來越不容易理解,如果一開始就具備良好的抽象能力,未來的學習就比較容易承接;如果最初學習數字時沒有建立抽象思維,只是死記硬背,那么未來學習方程和更復雜的數學就會有障礙。

建立數感

對于小孩子來說,數的基礎概念其實有四層含義,他們需要時間建立聯(lián)系,最終融會貫通,形成對數的理解。這四層含義分別是什么呢?分別是作為聲音、符號、數量和順序的數。

  • 作為聲音的數。聲音的數是指我們口頭的數數,1、2、3、4、5、6、7、8、9,每個小孩子剛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大人都會教小孩子口頭數數。

  • 作為符號的數符號的數是指阿拉伯數字。在小孩子會念數字之后,很多大人就會教小孩子認數字。這個過程要比背數字漫長一點,因為就像認字一樣,小孩子要把一個符號牢固地對應到一個語音上,是需要花時間來鞏固的。

  • 作為數量的數。數量的數是指真正將一個數與實物的數量對應起來,當我們用蘋果向他們解釋數字2或7的時候,他們眼里看到的也只是蘋果,而對抽象的數量其實是沒概念。等到孩子真正地理解了數數這件事,數學意識就算上了一個臺階。

  • 作為順序的數。順序的數是指按大小進行排列的一串數字,即孩子理解數字的大小,把數字排成一長串,再進一步說,這種數字順序感可以進化為對數軸的理解,而這個理解對以后長期學數學有特別好的作用。因為對于進位、分數、小數、負數、函數的理解,數軸都是最方便的思維工具,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孩子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建立起數的序列感以及空間感。

培養(yǎng)良好的空間想象力

據科學研究,空間想象力和數學能力強相關。空間想象力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空間形式進行觀察、分析、認知的抽象思維能力。例如想象一個立方體,想象把它轉過來,看看背面,扔起、落下、切割、拼裝、壓扁、旋轉,如果能像看一個小動畫片一樣在頭腦中看到這一串畫面,那就是具有比較好的空間想象力。

實際上,數學家早就發(fā)現,幾何和代數相通,代數問題可以用幾何來解決,幾何問題也需要代數來解決。小學時學習乘除法和分數運算,到了中學學習函數,大學高等數學學微積分和線性幾何,實際上都需要用幾何的思維來切入代數問題。如果能在頭腦中想象坐標和空間,就可以很快解出問題。

培養(yǎng)孩子的空間想象力,搭建積木是非常好的練習方式,尤其是讓孩子進行開放式的設計與搭建,能夠幫助孩子把頭腦中的想象和空間的具體位置結合起來,對空間能力的發(fā)展非常有益。

此外,按照圖紙進行的手工和折紙,也對孩子想象平面和立體的關系很有益處,可以帶著孩子常常練習。讓孩子從小開始看地圖,有前后左右的方位感,同樣對提升空間想象力很有好處。

培養(yǎng)嫻熟的數學閱讀能力

據很多父母觀察,小孩子上學遇到的最大困難,不是計算,而是讀不懂題目,列不出算式。閱讀困難的問題只會隨著年級提升而逐漸加大,到了高年級,題目本身會設計非常多的彎彎繞,如果能讀懂題目,把題目中的文字用數字與符號表示,那么計算通常并不難,然而對很多孩子來說,難的就是第一步。

父母在指導孩子學數學的過程中,往往重視計算能力,而忽視閱讀,總覺得閱讀是語文課的內容,跟數學沒關系。實際上,越到高年級,直接給出算式算結果的簡單題就越少,給出文字描述讓學生列算式的題目才是主流。

培養(yǎng)邏輯推理能力

邏輯推理能力是一種以敏銳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應、迅速培養(yǎng)掌握問題的核心,在短時間內做出合理正確判斷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數學學習至關重要的部分。

總體而言,小學數學要求不算太高,以上這些能力有入門級的水準就可以了,正常的孩子都能擁有這些能力,我們完全不需要著急。而且,著急也沒用,越著急越可能事倍功半。孩子在幼年獲取新能力的速度是非常慢的,一年能提升一項能力就很不容易了,如果我們太急于推進,反而有可能讓孩子的數學基礎不穩(wěn)

小孩子學東西,常常是第一年懵懵懂懂,到了第二年突然就懂了。這中間有漫長的過程需要等他慢慢消化吸收。所以,無論我們給小孩子做什么方面的啟蒙,最重要的都是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永遠不要抱著“我教了,你就應該會”的潛意識,從一開始,就應該告訴自己,“我今年教,他明年會”。

要給孩子時間,等待他自己理解消化,即使這個過程很漫長,因為沒有這一步,就沒有后來的通透。這也是作者一直建議數學啟蒙在家進行的原因,孩子最初領會數學概念的每一步,可能都要一年半載,只有家庭能給足這段時間。

什么是科學教育?

當我們提到“科學教育”的時候,這里面至少有四個遞進的內涵:技能、知識、方法論和價值觀。

技能

在四個內涵中,技能是最直截了當的。比如,學會用手機淘寶購物、搞清楚買回家的電器怎么用、給新裝修好的房子測測甲醛、吃藥前看看說明書了解下可能有的副作用,這些在某種程度上都可以算是“科學技能”。而且這幾個例子,可能還正是生活在今天的中國城市里必須會的“科學技能”。

但書中認為技能反而是最沒必要專門去學的。或者說,在我們談及孩子的科學教育的時候,不需要重視具體的技能。

知識

技能之上,我們再說說“知識”的內涵。

必須得說,現在大家提到科學教育,或者一個具體的兒童科學教育產品,想到最多的可能是這個層面的內容。比如說吧,一本講人體知識的科學繪本,里面的內容不外乎告訴你:人有皮膚、骨骼、肌肉,分別長什么樣子;身體里有循環(huán)系統(tǒng),動脈和靜脈循環(huán)往復;人吃的飯會進到胃里,磨碎后會進入小腸,等等。

作者仍然不滿意停留在知識層面的科學教育。給孩子們講我們的身體里有許多血管,分為動脈和靜脈,可以運輸氧氣和養(yǎng)分,固然是好事。但能不能把知識點換一換,直接替換成一千多年前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知識,講人體里面的經脈呢?它們到底哪里不一樣?

方法論

為什么我們都希望孩子能懂一點科學?除了因為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已經離不開科學之外,是不是還隱含著這樣一個想法:用科學的邏輯思考,用科學的方法驗證,這樣的科學方法論本身就是一種非常有力量的生活方式

《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用認知革命(出現人類智慧)、農業(yè)革命(人類開始定居,形成穩(wěn)定的社會)和科學革命三個里程碑,來概括人類歷史的發(fā)展進程。

科學革命的含義不是某一項特定的科學突破或者技術發(fā)明,而是一整套認識世界的方法論:利用觀察形成理論,在觀察和實驗中檢驗和修正理論,再利用理論積極地預測和改變世界。

僅僅獲得一些正確的科學知識,其實對于形成這一套科學方法論來說,效果是很差的。如果我們從具體的知識點出發(fā),多問一個問題,從“是什么”走向“為什么”,問問“我們?yōu)槭裁凑f地球繞著太陽轉”,“我們?yōu)槭裁凑f地球是行星”,我們立刻就進入了科學方法論的范疇。

“為什么”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因為它代表著科學思想是如何來認識這個世界的。

價值觀

而在方法論之上,還有一層科學的價值觀。在我看來,所謂科學價值觀,其核心是如何回答“為什么”,也就是,相信我們自己和我們所處的客觀世界,從根本上是可以被認識、被理解、被改變的。

照相機是在一百多年前被洋人帶到中國的,這個巨大的怪東西著實把中國人嚇得不輕,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頭百姓,都懷疑這個能夠把人像一絲不茍描繪出來的洋玩意兒不懷好意,甚至能攝魂。

相機這個東西看起來簡單,它背后其實代表著歐洲科學數百年發(fā)展的成就,至少包括光學(光的直線傳播、折射定律、小孔成像)、生物學(眼睛的構造,知道晶狀體是塊凸透鏡),還有化學(顯影和定影技術等)。

這么多科學成就堆積在一個方盒子里,突然呈現在對現代科學一無所知的中國人面前,他們不覺得驚駭才怪!套用神秘主義和陰謀論的解釋,大概反而更順理成章一點。

科學的價值觀,是建立在具體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論上。對于一部分孩子來說,這種方法論和價值觀是他們未來改變這個世界的基礎。他們會帶著人類千百代祖先的智慧榮光,繼續(xù)推進科學和技術的邊界。

非理工背景的父母能在家做科學教育嗎?

常常有家長很著急:我們家?guī)讉€大人數學物理都不好,化學生物一臉蒙,自己都不太懂科學,到底該怎么給孩子科學啟蒙???其實,科學思維是一套方法論和價值觀,并不是說只有學了理工科的人才有科學思維??茖W思維滲透在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具體的問題都是給孩子進行科學啟蒙的契機。

日常的討論問題

我們每天都要和不同的人討論問題,和老板、同事、下屬、父母、另一半、朋友……以及自己的孩子。

有沒有很多次,我們在討論問題時爭得面紅耳赤傷了和氣,甚至影響之后的關系?有沒有很多次,爭論的焦點像脫韁的野馬一樣一路跑偏,從單純的公事跑到了人格、跑到了八卦、跑到了人身攻擊?有沒有很多次,爭論的目標是達成一致,但結局卻是雙方仍然堅持最初的觀點,反而態(tài)度更加極端,更加無法調和?

科學世界里的爭論似乎不太一樣。科學家之間的爭論都能控制在就事論事的范圍內,哪怕科學家個人之間爭論得面紅耳赤,從此老死不相往來,也不會影響他們就觀點的理性爭論達成共識或是爭出勝負。實際上,科學世界討論問題遵循的一些原則,可以供各位家長參考:

  1. 判定問題可以有效討論的關鍵:可證偽性。毫無疑問,肯定不是所有問題都可以。比如,今天早上太太問你她漂亮不漂亮,或者先生問你他帥不帥,或者孩子問你他是不是你最愛的寶寶,這個問題根本不需要用上任何討論方法。不妨做這樣一個界定:只有可證偽的,也就是可以利用實驗和邏輯推翻的問題才是科學的,只有這樣的問題我們才可以展開真正有效的討論。對于不可證偽的問題來說,想要展開有意義的討論都是非常困難的,很容易進入個人觀點的反復糾纏甚至人身攻擊。因此,一個避免無效爭論的方法也許是,當發(fā)現一個問題是不可證偽的時候,我們可以盡量避免參與到爭論之中

  2. 區(qū)分事實和觀點,展開有效的討論。能首先區(qū)分觀點和事實,會幫助我們展開有效的討論。什么是事實呢?可能是這樣的:“莫奈的畫作里以睡蓮為主題的最多”,“今天的氣溫是這個星期里最高的一天”,“全家超市的冰激凌五塊錢一個”。(注意,這些判斷不一定是正確的。)針對事實的討論,關鍵在于確認事實是否準確。 什么叫觀點呢?在日常的討論中,它們也許是這樣的:“梵高的畫沒有莫奈的好看”,“今天天氣太熱了”,“我特別喜歡去全家買冰激凌”。對于觀點的討論,情況就要復雜很多,需要設置很多維度的框架,然后在一個共同的框架下討論

  3. 討論針對問題本身,而不是提出問題的人。從科學世界里我們能學到的另一條經驗,是把爭論的范疇局限在問題本身,而不是延伸到提出問題的人身上。如果討論中把問題轉向提問者的動機、把問題轉向提問者的資格、把問題從討論一件事轉向另一件事并隱含對提問者動機的懷疑,這樣的做法很常見,但是這種語境下沒有辦法進行任何基于事實和邏輯的有效討論。

科學的認識“育兒科普文章”

科學思維不是說說而已,比如分辨滿天飛的育兒文章,就需要我們的科學思維。

在遇到下一個類似“爸爸必須要這樣做”“媽媽千萬不能這樣做”這樣的指導時,你可以反問自己三個問題:

  • 第一,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個案還是大規(guī)模數據分析?如果是個案的話,作者是不是錯把偶然巧合當成成功的因果關系來介紹了?

  • 第二,這篇文章分享的是相關性還是因果性?如果僅僅是相關性的話,作者有沒有錯把相關性研究拓展到因果關系?背后有沒有隱藏的原因沒有討論?

  • 第三,這篇文章介紹的經驗到底針對多大的孩子、什么國家或民族、什么家庭情況?能不能拓展到自己的寶寶身上呢?

結語

筆記雖然很長,我并不期待各位能把所有的內容都看完。對某個話題有興趣,且這些文字能給你一些啟發(fā),我覺得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雖然在學習教育孩子的方法,其實也是一個自省的過程。

我們都活在當下,平等對待孩子的前提是,“你要和孩子一起成長”。自己的過去的經驗,只是為了更好撥開前路的云霧,然后攜手把孩子送上他們自己的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教孩子,思維比知識更重要(附圖)
談談STEM教育——寫給迷茫中的家長們
父母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能力
擺脫平庸,拒絕思維約束丨教你三招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造力
培養(yǎng)孩子的科學探索與好奇心
能力與能力的分解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