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讀書隨筆:西方的智慧

羅素的簡版哲學史。羅素一貫以文筆著稱,也難得一個數(shù)理邏輯如此精深的人,能有如此杰出的文筆。這本書有個很著名的題獻——獻給毛澤東。也就是羅素寫給毛澤東看的簡明西方哲學史。

哲學史是在本科一年級的時候開始看,記得看的第一本是李秋零先生的《世界圣哲全傳》,震撼之至,寢室熄燈后,到廁所旁邊的燈下看。第二本是大二時期看的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算是第一次系統(tǒng)接觸國學。第三本是大三時期的《蘇菲的世界》,沒想著哲學的東西還能這么寫。

第四本就是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是在大四實習期間,還記得拿著這本哲學史,一個人在廣東韶關凡口沒有電的小村里,溪邊樹下看上一整天,羅素這個本子看了兩遍。第五本是后來研究生期間讀的北大出的影印英文版《西方哲學史》,用英文做筆記,練就了當時非凡的英文水平。第六本是工作之后,開始讀的黑格爾的五卷本《哲學史講演錄》,這套書沒有讀完,一次搬家過程中,遺失了第四卷和第五卷。第七本是帕爾默的《看,這是哲學》,最新的西方哲學史版本。

其實,哲學史這類書籍,沒法寫出讀后感,因為讀哲學史與正規(guī)上課無異,確實就是學習和復習,借這個機會總結一下這么二十年來的哲學史讀后感。

最早應該是黑格爾發(fā)問,后來羅素順著他的路子也問,研究哲學,為什么要從哲學史開始,而且,哲學史究竟是什么?

我理解的哲學,就是運用理性,通過語言、概念、邏輯等工具,分析解釋有關宇宙、人性、主客觀認識和價值的學問。按照出發(fā)點和對象之不同,有本體論(解釋世界之本源是什么),認識論(主體與客體是如何互動的,主觀如何可能反映客觀),方法論(主體認識客體的方式途徑)。

哲學從根源上來說,并不復雜,就是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所有事物帶有根本性的認識,都多問一個為什么,并試圖用理性思考的方式來獲得解答。不是把根源一切都交給神(宗教),也不是通過實驗和觀察來窮究具體某個事物的性質和規(guī)律(科學)。

哲學的主要工具不是儀式和經(jīng)文(宗教),也不是儀器和測量(科學),就是語言、概念和邏輯,主要就是“想清楚”,同時呢,想清楚之后要用相對系統(tǒng)和標準化的表達方式表達出來,能夠讓其他人明白你的思路

哲學史是什么呢,哲學史就是對歷史上進行過哲學思考的人,對他們?nèi)绾嗡伎?,思考什么,得出什么結論,怎么得出的,這些個歷程做一個梳理和歸納。把歷代著名的思想家們,他們的主要方法,提煉的觀點,集合起來,試圖看出里面有怎樣的“思維規(guī)律”或者“精神規(guī)律”。

黑格爾比較神,他認為哲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們,都是一股神奇的精神的載體——即他的本體論認為世界的本質是一股來歷很神秘的精神,我們只不過是這個精神驅使下,要達到精神想達到的目的的工具。要認識這股精神,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系統(tǒng)考察歷代思想家們是怎么思考問題的,以及思考了些什么問題,從這些線索中,可以探查到這個神秘的精神,到底想干什么,能達到一個怎樣的目標?!ツ瓯痔栯S筆《精神現(xiàn)象學》,實在太復雜,感興趣的話大家可以翻回去看看。

所以他非常重視哲學史研究,他認為這是“上帝”留給我們探知“世界到底為了什么”的線索。當然,他得出了一系列的結論,諸如世界本源乃是這個精神,精神通過不斷的正題、反題、合題的方式演進,不斷進化。你仔細想想,其實這都是他研究哲學史的自然結果。

到后來十九世紀哲學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就明確了,通過研究哲學史,搞清楚前人關注什么問題,如何思考,用的什么方法思考,得出什么結論這些,一是能訓練自己的縝密思維,二是能擴大自己的世界視野,三是能增加看問題的視角。看了這些,才知道原來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想過那么多的事情,原來世界和生活的模樣并不是我平常所以為的樣子,原來獨立思考是一件很昂貴的事

中國有沒有哲學?乍一看是個很傻的問題,怎么會沒有呢,不就是思考嘛。其實,按照西方哲學理路來看,中國傳統(tǒng)國學中還真沒多少哲學的東西,為什么呢?第一是我們的祖先思考的問題不一樣,不像恩培多克勒、安納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這些人,都是從這個世界的本質是什么,物質的本質是什么,我又是什么,這些角度來設定問題,然后開始推演。

我們的祖先考慮問題主要集中于兩個方面:其一,做一個怎樣的人,其二做人和做事的方法。也就是說,我們的祖先社會化程度太高了,只考慮怎么適應社會,如何讓自己舒服,讓別人舒服的問題。我們的祖先認為,天、地、人這些東西是已經(jīng)存在了的,就不要探求什么來源什么本質了,你認了就可以了,真正要解決的,乃是怎么活的問題。——用西方體系的話來說,我們注重實踐理性,即思考如何行動。

三百碗粉店

你看早期的《周易》,《洪范》乃至三墳五典這類,不管是不是真的吧,關注的問題都是社會生活的方法和規(guī)則。有一點方法論意思的《周易》,其實也就是一部決策方法集,其它的著作,基本都是條條規(guī)范和斷言,不是去討論、推演得出個啥結論,而是直接告訴你該怎么著。到后來的孔孟,老莊,也都是這個理路,只不過是活的方式不一樣。

要說哲學味道足一點的,還真是到了一千年之后的理學,即從周敦頤、二程、朱熹開始,一直到呂祖謙、陸九淵,這些人在儒學道統(tǒng)精細化發(fā)展之后,開始在本體論、認識論方面,給儒學增補內(nèi)容了。

也就是說,我們早期繞開那些艱難的,看起來沒用的問題,直接走社會發(fā)展道路,其實并沒有節(jié)省多少力氣,在社會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后,遇到了瓶頸,發(fā)現(xiàn)祖先給我們設立的那些智慧不夠用了,還得從頭做起。中國傳統(tǒng)一直都喜歡從歷史里,從上古時代的典籍里找模式,找典范,其實在深一層次看來,說明過去的智慧其實已經(jīng)不夠用了。

這個道理,陸九淵說得很在理,他認為,既然你們老說天、人是合一的,那研究人,為什么不能從研究天開始,同樣也可以反過來(這里的天與世界是一個意思)。你把格物問題做好了,同樣也就弄清楚心的問題了,因為他們本是一體的。

我們從同期一千年里,西方思想和社會發(fā)展的路子就可以看出這個端倪。大家一開始思考世界本源,人如何認識世界,這些看似與實際生活離得很遠的事,其結果就是習養(yǎng)成一種理性思考和邏輯組織的思維習慣。

這反映的是歐洲人對世界及社會問題的執(zhí)著心態(tài),包括到后來這些問題無法解決,導致宗教興起,即便以宗教來解決這些本源和來路出路問題,他們也照樣用理性和邏輯的方法組織起了宗教神學,所謂的中世紀黑暗,從來沒有遮蔽掉人類理性思考的光芒,卻形成了執(zhí)著信仰與理性邏輯的奇怪混合體,這種混合體到十四五世紀,隨著歐洲人航海技術拓展,視野的開闊,演變成了均勢思維和規(guī)則信仰,所有人上至國王,下至海盜,都得遵從一定的規(guī)則行事,對任何勢力都要加以限制,保持均衡。從而形成了西方社會的一些基本組織法則。

有意思吧。

西方哲學的大致理路,也是遵從了一個從大概而粗放,逐步走向精細和精確的路徑。從希臘哲學的本體論,即關注世界是什么,逐步走向宗教經(jīng)院哲學,世界、神、人之間的關系,再走向人是如何認識世界的,最終從本體論轉變?yōu)檎J識論和方法論——人的認識是如何可能的。

我想,一個人的思想成熟過程也是這樣,從好奇天空、海洋、山巒怎么會在那里是那個樣子,逐步進化到天空、海洋和山巒是什么,與我有什么關系,再進化到我是怎么知道那是天空,那是海洋和山巒,我怎么知道我看到的就是在那里的呢?

也就是說,西方哲學到了近代以后,從關心宇宙是什么,過渡到了我們是如何認知、認識的,這才叫到了成熟階段。促成這個轉折的關鍵人物,應該就是休謨和康德。他們開啟了一個轉折時代,即從關注世界,到關注人自身。我們是怎么認知到這個世界的,我們所認知的世界,是世界真實的樣子嗎?隨后,一撥人發(fā)展到了不可知,一撥人發(fā)展到了認知理論,一撥人則發(fā)展到了語言分析和結構分析。

西方是從不相信眼見為實開始思考的(negtive),中國是從眼見即為實開始思考的(positive)。

語言分析這一路最有趣,維特根斯坦、索緒爾們干脆認為,所有問題其實都是人的語言問題,語言本身就是一個錯誤集合,因而造成了一大堆認識上和溝通上的困難。人類發(fā)展出來的語言并非認識事物的工具,而是造成困惑的根源。

上面說的西方哲學,在我的認知范疇里,包含了印度哲學。印度真是一個神奇的地域,在那里很早,遠早于希臘,就產(chǎn)生了極其深邃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吠陀經(jīng)文里的那些推導和世界認知模式,比如對宇宙86億年周期的推導。這個86億年,恰好是現(xiàn)在宇宙年齡的一半——可怕吧?最牛的,當然是后來對印度早期哲學的集大成者——佛陀。

佛教可能是宗教里哲學體系最發(fā)達的一個了,這里不多談,因為之前那些佛經(jīng)的隨筆中已經(jīng)談過了。只舉一個例子,歐洲哲學是到了十八世紀才開始意識到語言與世界的關系是一個關鍵問題的,但佛教是在公元前500年就已經(jīng)明確提出了語言對人認識世界的障礙有哪些,并且一一進行了詳盡分析(見楞伽經(jīng)和解深密經(jīng))。

羅素的文筆很好,所以他的簡明哲學史看起來就更生動有趣,你可以從中間選取你感興趣的部分,再到原本的西方哲學史中去細看。對我而言,第一次在《世界圣哲全傳》,和后來的《西方哲學史》,對我震撼最大的是四個人,其中前兩個是中世紀的兩位經(jīng)院哲學家托馬斯·阿奎那和圣奧古斯丁,后兩個是中世紀末期,文藝復興前期的伊拉斯漠和斯賓諾莎。

阿奎那是把神學推向哲學殿堂的集大成者,正是他的神學大全,第一次把基督教各教派所關心的宗教疑難問題,逐一進行了哲學化的探討,也是第一次把圣經(jīng)教義,從認識論到知識論到倫理學,作了深化闡述,把宗教經(jīng)典,全面發(fā)揚光大為一部上至宇宙,下至人類行為總體解決方案。其宏大的視野和雄心,令人震撼。

奧古斯丁則是有著離奇曲折經(jīng)歷,富具浪子回頭特質的哲學天才,他用懺悔的心態(tài),檢討所有過往的宗教觀念,用中世紀最為嚴謹?shù)倪壿嫼妥钬S富的想象力,構建了他的上帝之城。

這兩個人的偉大都在于把現(xiàn)有散亂的宗教爭論,組織成了系統(tǒng)嚴謹?shù)纳駥W理論。

斯賓諾莎最大的魅力,是用純幾何學的方法構建了他的倫理體系,我是從笛卡爾的沉思錄里讀到他對上帝存在的幾何學證明的。

讀著這本西方的智慧,聯(lián)想起的卻是自己年輕時代,不同時期拿著各個版本的哲學史,或在溪邊,或在山下,一邊閱讀,一邊讀完之后心生敬仰和豪邁,看著遠處景色的樣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起點即終點--從高爾吉亞的命題看西方哲學的發(fā)展軌跡
西方哲學史概說——古希臘、中世紀、近代哲學
黑格爾之三:邏輯學|近代哲學
關于西方哲學史的三個基本階段
西方哲學在源頭就開始偷換概念
[原創(chuàng)] 什么是哲學?(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