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知道容易做到難!但是還有比做到更難的,就是與道合一,自然而然。孔子說顏回能做到。為什么?
現(xiàn)在機場和高鐵站的書店里,王陽明的書往往都被擺在很醒目的位置上。了解王陽明的人都知道,他老人家學說的兩大要點,第一個是知行合一,第二叫致良知。
01
那么王陽明先生他為什么如此的強調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呢?為什么知行合一這四個字,成為古代讀書人所追求的目標呢?
大家讀一下《論語》?!墩撜Z》的中雍也長篇里有這樣一則,是孔子評價自己的得意門生顏回的。我們先來讀一讀這則《論語》,然后再探討知行合一的問題。
子曰,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
老人家說,顏回這位同學,他可以很長很長時間一直保持在仁德的狀態(tài)。我們講過,仁是處理人和人之間關系,符合道的法則就叫做“仁”,就是人我合一,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顏回能做到時時刻刻都處在“仁”的狀態(tài),待人接物,不會違背“仁”的要求,不會違背“仁”的法則。但是其他的同學就不一樣了,初一一回,十五一回,偶爾那么一下。
02
修道的人經常會講,要體道,要悟道,悟道不行啊,悟道之后還要去行道,最后爭取要達到的境界是與道合一。
每一個起心動念,說出去的每一句話,每一次待人接物都完全符合大道的法則,我們看看,孔子是做到的,因為他說的就是他做的,他做的也是他說的。
《論語》中顏回的話很少,但是評價和贊揚顏回的話很多,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能知道,而且能夠做到。
顏回對于老師的教導,對于自己在學習當中感悟到的這個道理,他已經內化了,用今天的話說他已經滲透到骨子里,已經融入到他的血液當中。
他不需要別人再提醒,也不需要自己去提醒自己,因為什么,他已經變得自然而然。雖然說顏回是儒家的人物,但是這和老子在《道德經》當中提到的道法自然有本質區(qū)別嗎?
就是顏回他在學道,在悟道、在體道而且行道的過程當中,他已經與道合一了,這是最難的境界。
03
寫字、寫書法最高的境界就是人字合一,甚至我們有的時候在飯店里面,看有一些拉面的師傅,他在表演,你不覺得那是在干活兒,覺得那是一種藝術享受,是一次文藝表演,為什么?人面合一。
那這種境界只有到一定程度才能夠感知得到,別人是沒有辦法體會,也沒有辦法講給別人聽的。
現(xiàn)在我們就可以理解,知道容易做到難,但是比做到還要難的就是時時刻刻,用英語來講就是anywhere和 anytime,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甚至面對任何人都不違背大道的法則。
這就提醒我們做家長的,做師長的,做上級的應該從小處一點一點去培養(yǎng)孩子、培養(yǎng)學生、培養(yǎng)下屬的好習慣,壞習慣要一點一點地幫他糾正過來,慢慢地習慣成自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