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重要哲學思想之一。醫(yī)學與哲學密切相關,發(fā)生和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成長的中醫(yī)學自然深受陰陽學說影響?!独献印氛f:“萬物負陰而抱陽”,《易傳》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這些理論是中醫(yī)文化的起源。
中醫(yī)文化就是以中為主位的文化,中就是一,就是道,中醫(yī)學的本質就是道法自然,“中”與“和”是天下的根本,因此中醫(yī)歸根到底是效法自然的。
為什么我們又提倡扶陽呢?因為生病則為失中,故《易》云:“一陰一陽之謂道”,醫(yī)云:“偏陰偏陽之謂疾”,判斷人體“中”的得失即為診斷疾病的標準。
中醫(yī)認為,陽氣是誕生和維持人體生命的基本物質之一,是人身立命之本,是生命活動的根本動力,推動著臟腑功能活動,在人的生命發(fā)生和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人體抵御外邪侵襲的屏障及祛邪外出的動力, 決定著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痊愈。
陽氣充足,則身康體健;一旦不足,便百病叢生。故在養(yǎng)生保健、防病治病中必須時時重視顧護陽氣,處處不忘扶助陽氣,以達“陰平陽秘”或正復邪去,陰陽復歸平衡的正常生理狀態(tài)之目的。
扶陽氣的含義有二:
其一, “扶”有扶助之義, 即保護、補養(yǎng)陽氣, 宜于寒邪、失治、誤治損傷陽氣所致的陽虛證;
其二,“扶”有調理之義, 即通調、治理陽氣, 宜于寒邪、痰飲、水濕之邪阻遏陽氣所致的陽氣郁滯之證。
《周易》中的干、坤分別代表陽與陰,干由純六陽爻組成,故為至陽,其性純陽剛健,乃天元之始,萬物之父。
如《周易·彖傳》在論述“干元”時謂:“大哉干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边@是對“元氣”最初的解釋,蘊含無限生機的干元之氣,是萬物化生的源泉,生生不息,統(tǒng)貫整體。而在論述“坤元”時卻說:“乃順承天”,坤從屬于干,響應干元的召喚,化生萬物。提出了陽主陰從的思想。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敝赋隽岁枤獾倪\動剛強勁健,才能導致事物的生化;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才能發(fā)揮事物本身應有的作用。
說明《周易》的思想核心,始終強調陽氣的重要性,陽氣促進了一切事物的生化,維持了自然的秩序和層次。《周易》對于一切事物的解說,認為首先有陽物質的動,陰陽二氣的相推相感、相互轉化與彼此消長,以致和諧,使萬物感應而發(fā)生變化,這亦是《周易》對陰陽學說的基本原則和科學內涵的總結。從《周易》對“干、坤”的論述可以看出,它強調了陽氣在萬物化生過程和生命活動中發(fā)揮主導作用,而陰處于從屬地位,說明了陽氣是構成機體、化生四肢百骸的物質本源。
《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wèi)外者也?!?/span>
第一,陽氣“衛(wèi)外”?!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摗氛f:“陽者,衛(wèi)外而為固也”,“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可知陽氣有保衛(wèi)外部體表的功能,固密肌腠而抵御外邪,即“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意思。
第二,頤養(yǎng)精神。《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為什么陽氣能精養(yǎng)神、柔養(yǎng)筋?因為陽生則陰長,陰長則心血旺,而心主神,血者神氣也,故能養(yǎng)神;陰長則津液四布,故能養(yǎng)筋。第三,“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所”指陽氣的處所,春夏在外,秋冬在內,陽氣失其所應有的處所,就要威脅到人身的壽命和健康了。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鄭欽安醫(yī)學思想主要來源之一是《易經(jīng)》,所以在其著作中,多見利用卦象來類比臟腑和臟腑之間的復雜關系,并說明各臟腑生理及病理特征,指示《黃帝內經(jīng)》《周易》太極、仲景立方立法之旨。
乾坤二卦是先天八卦,坎離二卦是后天八卦,先天為體,后天為用。
乾坤二卦是其他卦象的“父母”,通過二卦的結合,化生出其余六卦,鄭氏尤為重視坎離二卦的作用。
鄭氏認為,“離為火,屬陽,氣也,而真陰寄焉。中二爻,即地也。地二生火,在人為心,一點真陰,藏于二陽之中,居于正南之位,有人君之象,為十二官之尊,萬神之宰,人身之主也”,“坎中真陽,肇自干元,一也;離中真陰,肇自坤元,二也。一而二,二而一,彼此互為其根”,兩者相輔相成,互根互用。在人體中,坎卦代表的腎臟,與離卦代表的心臟關系也是相輔相成,互為其根。
五行各一,惟火有君相之分,天上之熱,君火也,地下之溫,相火也。君火為相火之標,相火為君火之本,相火升則君火顯明于天上,君火降則相火封藏于地下。君相二火,游行于上下之間,寒來暑往,四時更代,則六氣迭入,地道周備,故萬物化生。地體雖實,而六氣內化,則沖虛而通暢也。
因此,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是以君火居上,為日之明,以昭天道,故于人也屬心,而神明出焉。相火居下,為原泉之溫,以生養(yǎng)萬物,故于人也屬腎,而元陽蓄焉?!?/span>
在人體中,坎卦對應的是腎臟,離卦對應的是心臟,故鄭氏結合坎離二卦對此二臟進行了精辟的論述,得出君相火在人體中有著重要意義的結論。
從陽爻的來源看,這三陽爻皆來自干卦,本為一體。當先天八卦轉為后天八卦時才產生分離,先天為體,后天為用,陽爻雖然位置不一,但來源相同,因此可以推出真火與凡火實為一體,但因為位置的不同而產生勢能,所以由此產生氣機的運動。
又因為古人重視中央位置,在乾坤二卦向坎離二卦的轉化過程中,干卦的二爻中央位置轉化為坎卦的二爻中央位置,又因鄭氏認為陽爻陽氣的能動性最強,所以在君相火中以坎陽相火為要。
由此可見“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在人體臟腑經(jīng)絡之生克關系協(xié)調及陰陽升降、氣機調暢之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言:“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君火與相火在互相生化、制衡中維持著人體的水火交通,保證水火相濟、陰平陽秘。
從時間上來講,子時腎中真陽發(fā)動,運真水上交于心,午時,心中一陰初生,降心火于腎,兩者如環(huán)無端,推動氣機的運行,當人體有了氣機的運行才能化育生命。
生命在于運動,正是依賴于腎陽與心陽的推動作用,人的各種生命活動得以延續(xù)。在坎卦中的陽爻來自于干卦的居中之位,合于坤卦之兩陰爻后,陰重而陽輕,居下。離卦中的陰爻來自于坤卦的居中之位,合于干卦之兩陽爻后,陽重而陰輕,居上。
從坎離卦象的來看,陽爻皆來自于干卦,但是,坎卦的陽爻來源于干卦的中位,為一陽,離卦中的陽爻來源于干卦中上下兩側,為二陽。所以以離卦中的君火為主體,坎卦中的相火處于從屬地位。
相火與君火雖然來源相同,但是由于位置的不同,功用亦不相同。君火居于人體上焦,統(tǒng)攝上身之關竅精血,在病理條件下,君火失去統(tǒng)攝之功用,導致流涕、口中流涎、流淚等上部病變。相火居于下焦,統(tǒng)攝下身之關竅精血,不力便會出現(xiàn)遺尿、滑精、女子帶下、二便不禁等癥狀。當相火與君火俱不足時,便會出現(xiàn)變證,如本來在上之心病便會轉移至小腸,肺之病傳之于大腸,在下之相火隨上騰之陰越于上,導致出現(xiàn)虛火牙痛等癥狀,詳見鄭氏對真陽的病理進行的形象描述。因為相火和君火本為一體,隨著相火或君火的虛弱程度變化,兩火會互相影響,導致更加復雜的情況出現(xiàn),
明代張景岳為其代表,在《類經(jīng)·運氣類天元紀》中云: “君者上也,相者下也。陽在上者,即君火也。陽在下者,即相火也。上者應離,陽在外也,故君火以明。下者應坎,陽在內也,故相火以位?!惫P者以為,張景岳從功能、形態(tài)、性質及隸屬等方面對君火與相火進行闡述,此解釋頗為貼切。
筆者根據(jù)考證,從中醫(yī)經(jīng)典及其臟腑理論著手,并參以《周易》,闡明君相二火之概念,剖析“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的意義,以期為臨床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