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
據(jù)說林語堂是想翻譯《紅樓夢》給英文世界的讀者,然后,發(fā)現(xiàn)“此非其時”,因為1938年春天,日軍正入侵中華大地。
“作為一個作家,最有效的武器就是作品”,因此林語堂決定自己寫小說介紹中國文化,意圖喚起世界對中國文化的熱愛。
林語堂耗時一年,用英文寫成一部長篇小說叫《Moments in peking》,一發(fā)表便引起西方世界的轟動。林先生也因此一炮走紅。
出名的結(jié)果之一,有一個叫張愛玲的女孩因此生出了“林語堂夢”。后林語堂自己動手翻譯成中文,書名《京華煙云》。
《京華煙云》被譽為現(xiàn)代版《紅樓夢》,寫法上確實借鑒了《紅樓夢》。
比如,雙女主的設(shè)置,姚家兩個女兒,木蘭活潑靈動,類似“黛玉”;莫愁沉穩(wěn)端莊,宛若寶釵。
比如,也描繪了幾大家族的興旺衰敗,形成一種波瀾壯闊的時代記憶。
比如,給人物取名字,功能上,最大程度輔助了小說內(nèi)容。
賽珍珠向諾貝爾獎組委會推薦時說,“它實事求是,既嚴肅又歡快,對古今中國給予正確理解和評價。我認為這是迄今為止最真實、最深刻、最完備、最重要的一部關(guān)于中國的著作”。
2:人物
在這樣一種背景下,要說點《京華煙云》的壞話,感覺有點冒險。可不吐不快,反正我是無名小輩,以下權(quán)當無知文字吧。
小說中有個角色叫桂姐,有鳳姐之風,口齒伶俐、辦事爽快,管理著曾家的上上下下,小輩們的婚姻也靠她幫忙牽線搭橋。
但她又絕不是《紅樓夢》中的鳳姐?!都t樓夢》中的鳳姐明艷活潑、殺伐決斷,巾幗不讓須眉,同時又狠毒又貪婪還愛嫉妒,手上搭著幾條人命,可骨子里又是一個愛撒嬌的小女人。
所以有這樣一句話流傳,“恨鳳姐,罵鳳姐,不見鳳姐想鳳姐”。
桂姐則不然,桂姐應(yīng)該算是平兒版的鳳姐,由丫頭上位成侍妾。
林先生設(shè)置的桂姐所在的曾家,形勢大好,沒有丫頭想著要上位,也沒有丫頭反抗著不想上位。
桂姐雖聰明伶俐,但絕對服從組織安排,上位后和正室相處極好,不見一絲矛盾。
好似存心讓桂姐避免尷尬,林先生讓桂姐只生了兩個女兒,這樣就不存在嫡庶之爭。
結(jié)局也很好,兩個女兒都嫁給了西醫(yī)。
可以說,全書大都是桂姐這樣的人物設(shè)置,塑料般光滑的性格,玻璃般透明的靈魂,大家都像螺絲釘一樣地被牢牢地固定在某個位置上。
你感覺不到書中人物命運的扯拽,內(nèi)心的碰撞,看不到個性里的高山大川,聽不到血液里的嘶啞洶涌。
你只覺得這些人都活在故事里——林先生出品的世外桃源里。
3:文化
曼娘是《京華煙云》中的一個悲劇人物,對應(yīng)的大約是《紅樓夢》中的李紈。
但,林先生要比曹雪芹狠很多。
十幾歲的曼娘以沖喜為由,嫁給了曾家大兒子,然而,結(jié)婚沒幾天曾家大兒子死了,她以處女之身守寡一輩子。
民國時代或許尚有此類悲劇,但讓我心驚的是林先生的贊賞態(tài)度。
他贊賞曼娘這種溫柔懂事、矜持忍耐、甘做犧牲的品格。
要知道,《紅樓夢》比《京華煙云》早二三百年,曹雪芹對李紈的寡婦人生還是抱有深深的同情,把她歸入薄命司便是證明。
同時,又寫李紈聽到賈珠的名字時痛哭失聲,顯示李紈悲苦的內(nèi)心,還寫李紈年輕守寡,心態(tài)稍微失衡,盡管賈府人很照顧她,但她感受到的依然是冷漠疏離,慢慢養(yǎng)成了自私自利、不肯照管他人哪怕是親人的處世態(tài)度。
但曼娘不悲苦,也不自私,公婆不讓外出,就甘心做曾家的一座活牌坊。
林先生不僅贊賞沖喜、守寡等陋俗,對小腳文化也持熱愛態(tài)度。
他說,“大多數(shù)女人的腳,大小、角度,都不中看,所以裹得一雙秀氣嬌小的
腳是惹人喜愛的,小腳的美除去線條和諧勻稱之外,主要在于一個'正’字,這樣兩只小腳才構(gòu)成了女人身體完美的基座”。
曼娘以處女之身、小腳之美守寡到五十歲,結(jié)局卻被日軍侮辱致死。
這樣寫可以喚起善良之人的激憤之心,然而對曼娘又何其殘忍,仿佛她所受的侮辱還不足似的。
4:偏見
林先生一定不喜歡《紅樓夢》中代表著小說高度的靈魂人物林黛玉。因為他把《京華煙云》中最像黛玉的紅玉變成了配角。
紅玉和黛玉一樣,初到陌生地方,非常謹慎小心,不肯多說一句話,唯恐招來笑話。
后喜歡表哥阿非,然而阿非也和其他女孩玩,惹得紅玉總是哭。
紅玉漂亮、有才情,從小就咳嗽。
唯一不同的是紅玉有父母,就在身邊,時刻呵護著,然而,林先生好像完全忘記了這一點。
對林妹妹來說,父母在就不會離開揚州,不離開揚州就不會有后面的故事,她天性中的快樂會處處生花,眼淚則無從流起。
紅玉一直被父母之愛包裹,不存在寄人籬下,像黛玉那樣委屈、敏感,就顯得很不可思議了。
顯然,林先生在《京華煙云》中坐實并放大了林妹妹愛哭、小性、無格局,一心想著婚姻,總悲苦不被長輩接受的這一面。
但其實黛玉有著柔軟熱情的內(nèi)心、灑脫率真的靈魂、無視名利的詩意。
愛情之外積極入世,規(guī)則之內(nèi)自由追尋。
她有過焦慮,但當時光碾過年華,她就掙脫得失心,能夠安享當下了。
可以說,沒有林黛玉就沒有《紅樓夢》,至少,《紅樓夢》算不上最頂級的古典小說。
然而,號稱現(xiàn)代版的《紅樓夢》的《京華煙云》,竟是如此貶低林黛玉。
林先生對紅玉表面上是客觀描摹,骨子里是不屑和鄙棄,讓紅玉在很莫名其妙的情況下投湖自盡,讓人覺得這女孩不懂知足,竟有一點點“賤”。
5:主角
那么,究竟什么樣的女子才是林先生的理想型?或者說什么樣的女子才配得上《京華煙云》的女主角?對,她就是姚木蘭。
姚木蘭是改良版的林黛玉,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林先生大手筆改造好了的林黛玉,她看上去“活潑靈動”,其實是林先生手上的牽線木偶。
姚木蘭的思想基座是守舊的。她為沒裹上小腳有一點悔恨(《秋園》里介紹了為小女孩裹腳的殘忍,隔著文字都能感受到小女孩裹腳時所遭的罪,一個民間普通的女孩都拒絕裹腳,一個受過各方面教育的女子竟為沒有裹腳而悔恨,感覺林先生為符合自己的審美也是硬拼了)。
她雖有朦朧的愛情,但對既定的婚姻沒有反抗(順從命運才是好女孩該有的美德),當然,這些還不足以說明她的美好。
木蘭幼小時,能用自己的智慧和膽量,震懾兇惡成性的白蓮教人,毫發(fā)無傷地被營救出來。
和曼娘能一見如故,成為終生的好姐妹,一點點也不存在貧富差距、性格差距、認知差距。
木蘭喜歡游山玩水,結(jié)婚后和丈夫帶著曼娘一起看時髦電影。
游泰山時,守舊之外,還有一點小勇敢——敢于把自己的腳露出來。
有一顆聰明的頭腦,總是能憑借著博學和口才讓敵人折服,最英雄的行為是只身闖司令部,搭救少女時代就喜歡的妹夫,居然,有驚無險。
她平日并不拒絕丈夫納小妾,然而丈夫真要納小妾時,她又可以憑借巧語擊退小三,婚姻依然很美滿。
丈夫稱她為妙想家,會煮粥,懂甲骨文,會處理家庭中的妯娌關(guān)系。
張愛玲小說里那些生活的小毛刺在林先生這里全沒有。
人人都在批判的舊文化在林先生這里得到贊賞;人人都苦惱的人際關(guān)系在林先生這里光滑如水晶,美好如鉆戒,這或許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張愛玲小說在美國的失敗原因。
張愛玲是多么擅長寫舊文化,可她總是隱隱寫出華袍下的細密的虱子,張愛玲是多么擅長寫人與人之間那種“感應(yīng)上的煩惱”,雖更真實,但住在夢里的普通讀者是不分國界的。
何況中國文化如此之舊,還滿足了英文世界讀者對自身文化的自豪感(我一點也不覺得西方人讀到這本書,會因此支持中國戰(zhàn)爭)。
6:理解
林語堂最喜歡《浮生六記》中的蕓娘,說她是“中國文學上最可愛的女人”。
我們有理由推想,姚木蘭差不多就是按照蕓娘這個模板塑造出來的。
不過,姚木蘭比蕓娘幸運很多,姚木蘭不用為錢發(fā)愁,她的一切風花雪月由她父親的錢來兜底。
沒錯,書中彌漫著一種“慕富”氛圍,好像有錢才能高貴,高貴才能可愛。
這也是我為什么覺得林先生對曼娘過于殘忍、對紅玉過于刻薄的原因,因為林先生把所有的好,甚至只能在偶像劇里出現(xiàn)的情節(jié),都歸于木蘭了。
但我們不能因此懷疑賽珍珠對《京華煙云》的評語。
最近我一個朋友經(jīng)常對我說《京華煙云》好看,我注意到他特別強調(diào)是林語堂先生的作品,他說里面那么多悲歡離合的故事,感動得他掉眼淚。
他經(jīng)常說,我就很慚愧,沒有細致研讀過這部著作。
然而當我真的讀完之后,同他討論的時候,他竟然支支吾吾起來,原來他看的是電視劇,并沒有讀過林先生的《京華煙云》。
我找來他說的那版電視劇看,發(fā)現(xiàn)情節(jié)被編劇二次創(chuàng)作了,早已面目全非。
而這,或許,也是賽珍珠對《京華煙云》高度贊譽的原因。賽珍珠喜歡的是林先生眼中的中國文化和審美情趣,至于是不是糟粕,有沒有失實,都不重要,關(guān)鍵是,她喜歡。
最后非常抱歉,寫了這么多無知文字,希望林粉原諒則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