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就在于兩者的饑餓大不相同,
人的饑餓遠比動物的豐富和強烈;
人的發(fā)達思維和饑餓具有相互促進作用,
動物的饑餓程度很低且限于其生存本能。
現(xiàn)代人類的活動、思維等一切動機都離不開饑餓;
無論是精神思想還是社會現(xiàn)象,
追根溯源,都是在饑餓基礎(chǔ)上產(chǎn)生。
比如人為什么要進行生產(chǎn)勞動,為什么要爭權(quán)奪利?
不外乎一點,就是為更好地滿足饑餓;
致富靠辛勤勞動,顯赫社會地位靠努力工作,
權(quán)力與金錢正是人們滿足饑餓的最佳手段。
只要總結(jié)一下這個世界所發(fā)生的一切社會現(xiàn)象,不難看出,
凡是能更多滿足人類饑餓的生意必然好做,
凡是能最大限度滿足饑餓的職業(yè)必然搶手。
既然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建立在為滿足饑餓的基礎(chǔ)之上,
那么反過來我們可以用饑餓理論,
來解釋所有社會現(xiàn)象和思維活動;
因為人的言行動機離不開饑餓二字。
這同時說明人類實踐活動與饑餓密不可分、互為影響;
饑餓促使人不斷進行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能更好滿足人的饑餓。
從人性本質(zhì)和理論上講,地球人類的饑餓特性基本相同;
由于后天形成許多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
規(guī)范和固定的行為準則也不盡相同,
于是就形成許多生活習慣不同的種族。
這些人為后天規(guī)范出來的不同導致人們的饑餓千差萬別;
滿足饑餓的方式和饑餓需求的層次,
是衡量一個族群道德行為高低的重要手段。
饑餓是人的自然本能,它的性質(zhì)決定每個人的自私,
由每個自私的個體組成的社會團體,
包括民族、國家乃至全人類都自私;
可以說自私的動力是人的饑餓本能。
人類與生俱來的饑餓說明自私是人無法擺脫的天性;
人越饑餓就會變得越自私,
正是自私導致各種社會矛盾出現(xiàn)。
只要人自身的饑餓存在,人的自私就不可避免,
自私行為不可能被徹底消滅;
饑餓是合理的,那么自私也不是壞事,
兩者同樣是人類社會發(fā)展變化的動力。
設想沒有饑餓的人或沒有自私的人類社會是不存在的;
人類可以平衡饑餓、抑制自私,
讓自私行為在一定的準則內(nèi)進行。
既然自私是地球人的天性,不可能被根除或消滅,
說明世界上人人都饑餓、人人都自私;
那么無私便是人類最難能可貴的善德,
人類社會還有比無私更善良的品格嗎?
自古至今我們?nèi)祟愃珜У牟痪褪沁@種高尚品德嗎?
無私是最大的善,是最高尚的道德,
無私是人心靈中最美好的光芒。
古往今來地球上的統(tǒng)治者最缺乏的就是無私精神,
他們過于放縱自身的饑餓和自私;
國王家中酒肉臭,音色常伴身邊,
卻往往對于路有凍死骨視而不見。
道德低下、言行丑陋的統(tǒng)治者不可能以德治天下,
他們不會有太多的善舉而以德服人,
只會使人性墮落、社會腐化、道德淪喪。
任何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團體的統(tǒng)治者及其集團,
把培養(yǎng)國民無私的善作為目標,
那么這個民族一定會大有希望,
這個國家一定是幸福祥和的國家。
假如每個統(tǒng)治者都能抑制自私、將心比心、愛人如己,
人類社會的許多矛盾會迎刃而解,
這個地球家園將會變得無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