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古典詩八五律第三講


古典詩八五律第三講

主講:竹雨心情

律詩的對仗(上)

朋友們晚上好!

上一節(jié)課我們講了律詩中的情和景;動詞的作用;名詞在承句、轉(zhuǎn)句中的位置;什么叫四平頭。

下面來復(fù)習一下(互動)

今天我們講律詩的對仗。

前面我們說過,首聯(lián)和可對仗也可不對仗,律詩中二聯(lián)必須對仗,尾聯(lián)盡量不對仗,最好使用流水句子。

一、對仗的定義

什么是律詩的對仗?王力先生曾解釋說:“詩詞中的對偶,叫做對仗”。王力先生把詩詞中的對偶等同于對仗,可見這兩者是兩種極為相象的語言現(xiàn)象。所謂“相象”,是說它們相同之處較多而不同之點較少,所以區(qū)別起來就較為困難。下邊我們就來講究竟什么是“對偶”? 什么是“對仗”? 二者有什么區(qū)別?

1.對偶

是一種修辭格。就是把同類的或?qū)α⒌母拍畈⒘衅饋?,是成對使用的兩個文句“字數(shù)相等,結(jié)構(gòu)、詞性大體相同,意思相關(guān)”。可以句中自對,也可以兩句相對。這種對稱的語言方式,形成表達形式上的整齊和諧以及內(nèi)容上的相互映襯,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效果。

講究對稱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色,大至帝皇宮殿、陵寢,小至平民百姓門戶、擺設(shè),都講究個左右對稱。文學上也不例外,因為漢語單音詞較多,即使是復(fù)音詞,其中的詞素也有相當?shù)莫毩⑿?,容易造成對偶,所以早在先秦的詩歌中就出現(xiàn)了對偶句。劉勰《文心雕龍》儷辭篇開宗明義即云:“造化賦形,肢體必雙,神理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辭,運裁百慮,高下相須,自然成對……”。以人體之四肢來形容對偶之相稱,最是確切不過。

對偶“作為一種精致典范的文學語言,從宮殿廟堂到世俗民間,各式各樣的對偶句式廣為流傳,它不僅深受王公將相、文人墨客的喜愛,也滲透到民俗文化和童蒙教育之中……

對偶的特點有三:

1、對稱性,對偶切合人們和諧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 能在互對語言基礎(chǔ)上勾勒出紛繁萬物的共同屬性;

2、裝飾性,對偶適宜表達繁富重復(fù)語意內(nèi)容的創(chuàng)造性的句法構(gòu)構(gòu)造, 打破了人類線型語言的束縛;      

3、完形性,對偶使得兩兩并行的句子具有相對統(tǒng)一的整體表達效應(yīng), 利于表現(xiàn)具有更高概括意義和理念價值的語意內(nèi)容……

 

2.對仗

    對仗又稱對偶、對仗、排偶。由于對仗與漢魏時代的駢偶文密切相關(guān),可以說是由駢偶發(fā)展而成的,所以說對仗本身也是一種駢偶,是詩詞創(chuàng)作及對聯(lián)寫作時運用的一種特殊表現(xiàn)形式和手段。律詩中的對仗是有它的規(guī)則的,除了具有對偶的基本特點外,還要求:

①出句和對句的平仄是相對的;

②出句的字和對句的字不能重復(fù)(至少是同一位置上不能重復(fù))。

3.對仗與對偶的區(qū)別

對仗不僅有對偶的一般特點,而且還有自己特殊的規(guī)定性:除了字數(shù)要相等,結(jié)構(gòu)、詞性要相同,意義相近或相對之外,還要受到平仄、音韻的限制,也就是要符合格律要求,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結(jié)構(gòu)位置上重復(fù)使用同一詞語。因此可以說律詩中的“對仗”是在一般對偶基礎(chǔ)上的更為嚴格的對偶,是在律詩命題內(nèi)的對偶。

對仗與對偶之所以有這樣一些不同,主要是因為它們是運用于不同文體的。由于不同的文體對各自表達的要求不同,所以對表達形式的要求也就不同。作為修辭方法的對偶,常常被廣泛用于各種文體,其中古代散文和古體詩歌運用尤其頻繁。它整飭(chì修整,整治)了語言,增強了語勢,而且兩個偶句互為補充、相互映襯,使語言頗具形式美和表現(xiàn)力。

對仗則是格律詩詞獨具的一種特殊創(chuàng)作技法,興起于隋唐的格律詩,律詩嚴格要求其頷聯(lián)與頸聯(lián)必須對仗。這一方法同時也為詞曲創(chuàng)作所采用;后來又被用于對聯(lián)撰寫。由于律詩詞曲的創(chuàng)作本身對語言運用有很高的藝術(shù)要求,講究煉字煉句,而對仗正好能夠在相當程度上極大提高詩歌的表達技巧和審美情趣,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性和表現(xiàn)力。對仗的這些特殊功能顯然是對偶力不能及的。可以說“對仗”是格律詩詞創(chuàng)作和欣賞的重要標準之一,自然也就成了非詩詞莫屬的專用術(shù)語。正因如此,格律詩詞中的對仗雖同時也符合對偶的標準要求,但鑒于“對仗”本身的特點,并且為了有別于一般文體中的對偶,故而在律詩中我們通常不以“對偶”稱之,而特稱之曰“對仗”。

了解了對偶與對仗的特點,我們就能一般地區(qū)別什么是對偶,什么是對仗了。我們來舉例說明:如

天下之憂憂,

天下之樂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這兩個句子各方面都符合對偶的要求,即成對使用的兩個文句“字數(shù)相等,結(jié)構(gòu)、詞性大體相同,意思相關(guān)”,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對,音律欠和諧,并在同一結(jié)構(gòu)位置重復(fù)使用了“天下”、“之”、“而”等這樣的詞語,所以不合對仗的要求,只能說它是對偶。

再看:古詩《擊壤歌》:日出作,日入息。鑿井飲,耕田食。

詩經(jīng)《小雅.采薇》:往矣,楊柳依依;今來思,雨雪霏霏。

同樣符合字數(shù)相等,詞性結(jié)構(gòu)相同,意思相關(guān)的要求,但平仄不相對,并在同一結(jié)構(gòu)位置重復(fù)使用了日、而等字,所以這兩個例子只符合對偶的要求,不符合對仗的要求,只是對偶句。

再請看下面這個例句: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這組聯(lián)句是原詩中的頸聯(lián),字數(shù)相等,結(jié)構(gòu)相同,意義相近或相對,平仄相對、音律和諧、同一結(jié)構(gòu)位置沒有重復(fù)使用的字或詞,無論哪個方面都完全合乎對仗原則,而且對得極為工穩(wěn),是最為典型的對仗聯(lián)句。像這樣的對仗還有很多:

王維《觀獵》: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孟浩然《過故人莊》: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 把酒話桑麻。

杜甫的《春望》: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但話又說回來了,對于對仗,應(yīng)該講究,但不應(yīng)過執(zhí)。古詩里的好多五律,很多詩對仗也不是很嚴格的。這個問題大家平時讀詩的時候注意一下即可。我個人認為:只要詞性、意義、平仄相對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太過工整,比如不一定非得對,可以對人、花,甚至,只要意思好就可以,太過工整的,往往顯得雕琢而死板,不靈動。對仗的原則是寧粗毋弱,寧拙毋巧,寧樸毋華,只要不流于俗野——大白話就好。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對仗不允許上下句是一個意思,這種情形叫合掌,是極不能犯的錯誤。

 

二、為何律詩要對仗

為什么律詩要對仗呢?也就是說律詩中的對仗對于律詩來講有什么作用呢?要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律詩本源來探討。

首先,對仗是律詩在從上古神話--詩經(jīng)--楚辭--漢賦--古體詩--駢文各種文體中發(fā)展而產(chǎn)生的,它保留了或者說傳承了先前各種文學的藝術(shù)精華。

第二,對仗是律詩在產(chǎn)生形成的過程中反復(fù)強調(diào)和堅持的基本要義之一。律詩產(chǎn)生形成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南朝齊永明年間,四聲八病的提出,規(guī)定了律詩對仗的基本樣式和音韻平仄要求。    

2.唐貞觀年間上官儀歸納前人對仗方式,提出"六對","八對"之說,規(guī)定了律詩對仗的基本類型。

3.武周時沈佺期、宋之問按律詩發(fā)展基礎(chǔ),加以琢磨,去粗存精,統(tǒng)一了律詩格式,于是律詩對仗形制確立。

從律詩形成三個重要節(jié)點看,從始到終都把對仗作為基本格式要求,而且對對仗的要求越來越嚴。所以有人認為律詩中的對仗是從律詩整體功能以及對仗在律詩中的特殊作用來考慮的。有人把對仗在律詩中的功能歸納了四點。

①命題功能。這是從律詩形成的過程中逐漸發(fā)展形成的。

②修辭功能。從辭藻到章句的凝練與鍛造。

③演奏功能;協(xié)于音律,可以彈唱。

南齊永明間,自從周颙()著《四聲切韻》,提出平上去入四聲以后,講究平仄便逐漸成為律詩的基本要求。其本意就是要求詩合音律。宮商角徵羽五音和諧。

④美學功能。形式上的對偶美、音樂上回環(huán)舒緩美,內(nèi)容上的幽深高遠美,三者結(jié)合,實現(xiàn)藝術(shù)上的高度和諧與統(tǒng)一。

總結(jié)一下:格律詩中使用對仗的表現(xiàn)手法,它能使詩詞在形式上整齊勻稱,節(jié)奏明快;在音調(diào)上音韻優(yōu)美,音樂感強;在表意上凝煉集中,高度概括;在抒情上情感真摯,酣暢淋漓。使格律詩進一步實現(xiàn)音韻和諧,增強了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達到表現(xiàn)形式與內(nèi)容上的高度完美統(tǒng)一。

三、律詩對仗的種類

律詩主要是頷聯(lián)頸聯(lián)兩聯(lián)對仗和三聯(lián)對仗,頷聯(lián)頸聯(lián)兩聯(lián)對仗是基本體例。其他都是例外。那么,律詩對仗有多少種呢?

(一)從對仗形式上講,包括長律歸納起來有以下九類:

1.中間兩聯(lián)對仗

前面說過,古人把律詩的第一二兩句叫做首聯(lián),第三四兩句叫做頷聯(lián),第五六兩句叫做頸聯(lián),第七八兩句叫做尾聯(lián)。對仗一般用在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

 []杜甫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王維 觀獵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白居易 鸚鵡

隴西鸚鵡到江東,養(yǎng)得經(jīng)年觜漸紅。

??炙細w先剪翅,每因喂食暫開籠。

人憐巧語情雖重,鳥憶高飛意不同。

應(yīng)似朱門歌舞妓,深藏牢閉后房中。

2.前三聯(lián)對仗

首聯(lián)的對仗可用可不用。五律首聯(lián)用對仗的較多。七律首聯(lián)用對仗的較少。翻開唐詩,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五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多(因為五律仄收不入韻為正格)。七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少(七律平收不入韻為正格)。但是,這個原因不是絕對的;在首句入韻的情況下,首聯(lián)用對仗還是有的。

——首句入韻的:

[]陳子昂  春夜別友人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去,此會在何年。

[]白居易  杭州春望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晴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

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首句不入韻的:

[]杜甫恨別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qū)五六年。

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許渾 送韓校書

恨與前歡隔,愁因此會同。

跡高蕓閣吏,名散雪樓翁。

城閉三秋雨,帆飛一夜風。

酒醒鱸膾美,應(yīng)在竟陵東。

3.后三聯(lián)對仗

尾聯(lián)一般是不用對仗的。到了尾聯(lián),一首詩要結(jié)束了;對仗是不大適宜于作結(jié)束語的。

但是,也有少數(shù)的例外。如: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詩最后兩句是一氣呵成的,是一種流水對。還是和一般對仗不大相同的。

4.首聯(lián)頸聯(lián)對仗,頷聯(lián)不對仗,謂之偷春體

清人說這為律詩之一體。凡起聯(lián)相對,而次聯(lián)不對者,因其把本應(yīng)在頜聯(lián)出現(xiàn)的對仗用在首聯(lián),“如梅花偷春色而先開也”,故謂之“偷春體”。如:

 []李白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篷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杜甫 一百五日夜對月

無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

斫卻月中桂,清光應(yīng)更多。

仳離放紅蕊,想象顰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

5.少于兩聯(lián)的對仗

這種單聯(lián)對仗,比較常見的是用于頸聯(lián),“蜂腰體”。蜂腰體在盛唐五律中尤其多見,賈島、王維、李白、杜甫、元稹等大家都有用這種蜂腰體的詩作。

 []李白 塞下曲(第一首)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wù)哿?,春色未曾看?span lang="EN-US">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孟浩然 與諸子登峴山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fù)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賈島下 第 

下第唯空囊,如何住帝鄉(xiāng)?

杏園啼百舌,誰醉在花傍?

淚落故山遠,病來春草長。

知音逢豈易,孤棹負三湘。

[]李白 與賈至舍人于龍興寺剪落梧桐枝望灉yōng  

剪落青梧枝,灉湖坐可窺。

雨洗秋山凈,林光澹碧滋。

水閑明鏡轉(zhuǎn),云繞畫屏移。

千古風流事,名賢共此時。

6.隔句對仗。稱扇對體。

如第一句對第三句,第二句對第四句。 一首詩中前聯(lián)與后聯(lián)形成對仗,便是扇面對。1958年,中國語言學家王力《漢語詩律學》論近體詩對仗時也說:“第一種是上一聯(lián)出句和下一聯(lián)出句相對,對句亦與對句相對。這種對仗叫做隔句對,《中原音韻》論曲時稱為扇面對?!备艟鋵υ诮w詩中極為罕見,詞中也不多。

 []白居易 夜聞箏中彈瀟湘送神曲感舊

飄渺巫山女,歸來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調(diào)吟還出,深情咽不傳。

萬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鄭谷  寄裴晤員外

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溪荒僧已無

今日重思錦城事,雪銷花謝夢何殊

亂離未定身俱老,騷雅全休道甚孤。

我拜師門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瀘。

[]梁橋  闕題

夏來幽興愜,攜酒問芳蘋。

昨日花前醉,青衫藉玉人

今宵月下飲,翠袖舞紅茵。

老去流光易,乘時欲恬神。

律詩的首聯(lián)隔句對是經(jīng)常處的位置,而中聯(lián)隔句對,古無此格,明朝后開始擬之。隔句對,打破了單句對偶的限制,它把兩聯(lián)四句擴展開來,當作一聯(lián)兩句使用,在最大限度上延伸了句子的長度,擴大了對偶的容量,也增強和豐富了對偶的表現(xiàn)力,極詩中之變態(tài)。

7.四聯(lián)都對仗

[]杜甫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蘇味道 正月十五日夜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王維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之一

天上去西征,云中護北平。

生擒白馬將,連破黑雕城。

忽見芻靈苦,徒聞竹使榮。

空留左氏傳,誰繼卜商名。

[]宗楚客  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yīng)制

玉樓銀榜枕嚴城,翠蓋紅旗列紫營。

日映層巖圖畫色,風搖雜樹管弦聲。

水邊重閣含飛動,云里孤峰類削成。

幸睹八龍游閬苑,無勞萬里訪蓬瀛。

8.全不對仗

律詩四聯(lián)都不用對仗的體式,謂之流水句法。一首律詩從頭到尾都不用對仗,似乎不合律詩體裁。但此類詩歌,卻多有名篇傳世,歷代評論甚佳。

    []李白 夜泊牛渚懷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王士禎《帶經(jīng)堂詩話》評:詩至于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畫家所謂逸品是也。”

[]孟浩然  晚泊潯陽望廬山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

常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在,日暮空聞鐘。

施補化《峴傭說詩》評此詩,“一氣揮灑,妙極自然,初學當講究對仗,不能臻此化境。”

此類詩都有充實的內(nèi)容,豐沛的情感,高超的語言技巧,然后在脫離對偶格律的束縛下,盡情揮灑,寫出了千古傳誦的詩篇,我們初學者可能是望塵莫及的。

9.長律的對仗

長律的對仗和律詩同,只有尾聯(lián)不用對仗,首聯(lián)可用可不用,其余各聯(lián)一律用對仗。例如:

[]張巡  守睢suī陽詩

接戰(zhàn)春來苦,孤城日漸危。

合圍侔月暈,分守若魚麗。

屢厭黃塵起,時將白羽麾huī

裹創(chuàng)猶出陣,飲血更登陴

忠信應(yīng)難敵,堅貞諒不移。

天人報天子,心計欲何施!

[]韓愈 學諸進士作精衛(wèi)銜石填海

鳥有償冤者,終年抱寸誠。

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難見,區(qū)區(qū)命已輕。

人皆譏造次,我獨賞專精。

豈計休無日,惟應(yīng)盡此生。

何慚刺客傳,不著報仇名!

總之,凡一首律詩中有兩聯(lián)對仗,而且這兩聯(lián)處于中間位置,即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的,這是正例。也可以說,只要保證中間兩聯(lián)是對仗,即為正例。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其他地方(首聯(lián)、尾聯(lián))多用了對仗,仍屬正例。但是,只要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有一處不用對仗,即為變例,這種變例唐以后是很少見的?,F(xiàn)代人寫詩最好不用變例形式。

 

(二)從律詩對仗的修辭方法上講,主要有以下十種:

1.工對

也稱嚴對。指工整的對仗。即兩句在詞性、詞類、句型等方面都分別整齊相對,甚至同一詞類中,還可能分若干小類,也分別相對嚴整。大類如名詞對名詞,代詞對代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動詞對動詞,副詞對副詞,虛詞對虛詞。

如杜甫《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對仗相當工整。

小類又分為天文、時令、地理、器物、衣飾、飲食、文具、文學、草木、鳥獸蟲魚、形體、人事、人倫等門類。

但是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唐詩中個別字的詞性在不同的語境中不完全一致的情況比較多見,應(yīng)當以考察整體為旨。劉勰《文心雕龍》關(guān)于“麗詞”就說:“反對為優(yōu),正對為劣”。并不提倡過于追求“工”。所以,寬對往往是比較被容忍的。

2,鄰對

    用詞義的門類比較接近的詞為對,便稱為"鄰對"。所謂詞義門類相近,如天文與時令、地理與宮室、器物與衣飾、植物與動物、方位對數(shù)量等的關(guān)系。用這些意義接近的詞為對,就是鄰對。這在唐詩里是大量的。

如白居易《感春》中的兩句:“草青臨水地,頭白見花人”。草與頭不同類,水與花不同類,地與人不同類,這可以算是鄰對。

王維《使至塞上》:“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以“天”對“塞”是天文對地理;

陳子昂《春夜別友人》:“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以“路”對“堂”是地理對宮室。

3.反對

詩中詞反而義同的對偶句。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麗辭》:“反對者,理殊趣合者也……仲宣(即漢末王粲) 《登樓》云:‘鐘儀幽而 楚 奏, 莊舃 顯而 越 吟?!朔磳χ愐??!敝苷窀ψⅲ骸扮妰x被拘, 莊舃 顯達,處境相反,同樣懷念故鄉(xiāng),所以是反對”。

例如:

[]高適《燕歌行》

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

美人帳下猶歌舞。

前句寫戰(zhàn)士們在沙場上與敵人打得天昏地暗,不知生死如何,后句則寫那些將官們卻躲在營帳里,盡情地欣賞女人的歌唱與舞蹈,用鮮明的對比突出了主題。

魯迅《自嘲》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

前句寫和敵人斗爭橫眉冷對,后句寫為人民服務(wù)俯首聽命,兩相對照,相反相成,對立統(tǒng)一。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

4.寬對

    它與工對是相對的概念。寬對是一種不很工整的對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詞的詞性相同,即可構(gòu)成對仗。這樣的對仗,一般稱為“寬對”。

寬對要比鄰對的要求再寬一些。如一般以名詞對名詞、以形容詞對形容詞便可以。如:

[]黃庭堅答龍門秀才見寄》詩其中第二聯(lián)

明月清風非俗物,

輕裘肥馬謝兒曹。

5.半對

    是指句子一半對仗一半不對仗。例如:崔顥《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黃鶴一去”對“白云千載”,“不”對“空”,而對句的“悠悠”是雙聲詞,與出句“復(fù)返”不相對。如果以“復(fù)返”為連綿詞,來對雙聲詞“悠悠”,也可以看作是寬對中的一種。

半對常見于首、尾聯(lián)。例如: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xiǎng東菑(指初耕的田地)。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餉:給在田間里勞動的人送飯)“積雨空林”與“蒸藜炊黍”是半對,“野老與人”與“海鷗何事”也是半對;

王維《贈郭給事》的尾聯(lián),就是半對:

洞門高閣靄馀暉,桃李陰陰柳絮飛。

禁里疏鐘官舍晚,省中啼鳥吏人稀。

晨搖玉佩趨金殿,夕奉天書拜瑣闈。

強欲從君無那老,將因臥病解朝衣。

皇甫冉《春思》的首聯(lián),也都是半對: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6.借對

    又稱接對或稱為假對。它通過借義或借音等手段來達到對仗工整的目的。大概是從古文通假字引申而來的。借對有兩種借法。一是借詞義,一是借語音。

1)借義。利用詞的多義性。

例如杜甫《巫峽敝廬奉贈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誅茅問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詩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義來與“茅”字作對仗。

又如杜甫《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古代八尺為尋,兩尋為常,所以借來對數(shù)目字“七十”。

2)借音。利用字詞之間的同音關(guān)系,以甲詞()來表乙詞()。例如出句用了甲字,對句本來應(yīng)當使用與甲字意義相類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義上又不合適,于是就選用一個與甲字同音而又字義相關(guān)的丙字來結(jié)成對仗。

俞弁《逸老堂詩話》說:“洪覺范《天廚禁臠》有琢句法“,其中假借格如"殘春紅藥在,終日子規(guī)啼",以紅對子(諧紫),如"住山今十載,明日又遷居",以十對遷(諧千)”皆是假借,”以寓一時之興,唐人多此格,何以穿鑿為哉?!蔽闹兴e就是“借音對”。

借音多見于顏色對,如借“籃”為“藍”,借“皇”為“黃”,借“滄”為“蒼”,借“珠”為“朱”,借“清”為“青”等。杜甫《恨別》:“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以“清”對“白”,又《赴青城縣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東郭滄江合,西山白雪高”,以“滄”對“白”,就是這種情況。

如杜甫《曲江》詩中寫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尋?!币辉~具有多種含義,一為“平?!?span lang="EN-US">,一是“八尺為尋,倍尋為?!薄G罢呤且话愕母痹~,后者是數(shù)量詞,這里用“尋?!眮韺?shù)詞 “七十”,用的是它本來具有的數(shù)量方面的含義,而詩中用的卻是它副詞方面的意義。這就是“借義對”。

7.自對

    即句中對也叫當句對,對仗的一種,一句之中某些詞語自成對偶。上面所舉的“積雨空林”,以“積雨”與“空林”為句中自對;“蒸藜炊黍”,以“蒸藜”與“炊黍”為句中自對。

又如李義山詩:

密邇平陽接上蘭,秦樓鴛瓦漢宮盤。

池光不定花光亂,日氣初涵露氣干。

但覺游蜂繞舞蝶,豈知孤鳳接離鸞,

三星自轉(zhuǎn)三山遠,紫府程遙碧落寬。

詩中多各相為對,如第二句的秦樓對漢宮,瓦對盤;第五句的游蜂對舞蝶;第六句的孤鳳對離鸞等等。

自對,對句的詞性類別可以放得更寬松一些,這也被認為是工對。

8.流水對

出句與對句相關(guān),而且順序如同流水,不能顛倒。

例如:王勃“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沈佺期“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

 

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一從歸白社,不復(fù)到青門”、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孟浩然“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也屬于半對),

 

杜甫“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等等。

在唐詩中使用的比較多。

9.錯綜對

出句與對句詞性相同的字詞本來應(yīng)該相對應(yīng)的,卻有意放在不對應(yīng)的位置上。最典型的例子是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贈美人》中的“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巫山一段云”,“六幅”與“一段”相對,卻分別在上下句的三四字和五六字位置,“湘江”與“巫山”相對,卻分別在上下句的五六字和三四字位置,互相錯了一個位置。

李群玉是晚唐享有盛名的大詩人。同代著名詩人周樸稱贊說:“群玉詩才冠李唐,投書換得校書郎”;另一著名詩人李頻也說他是“逍遙蓬閣吏,才子復(fù)詩流”?!度圃姟蜂浝钊河裨?span lang="EN-US">260余首。

10.合掌對

合掌就是指出句與對句的意思相同,或者接近。有以下三種: 

第一種是:出句對句說的是一件事情、一個意思,就是合掌。如宋之問《初到黃梅臨江驛》:“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途中”即是“馬上”,“寒食”即為“暮春”。

第二種是:句中使用同義詞相對也被認為是合掌,比如“吾”對“我”,“朝”對“曉”,“聽”對“聞”,“江”、“河”、“川”對“水”,“紅”對“赤”等等。如杜甫“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出句“緣”與對句“為”就是同義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出句“無邊”與對句“不盡”也是同義詞。

今天的課就到這,關(guān)于對仗的一些其他的分類我們在下一節(jié)課繼續(xù)講。

謝謝大家!

 

古典詩八五律第三講作業(yè):

二選一:

1、以冬至為意,五律一首,題目自擬,平水韻。

 

2、五律一首,自立意,題目自擬,平水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詩詞津梁》十二 近體詩的對仗
律詩的基本知識
如何寫好律詩對仗
律詩的對仗
律詩變格摭談(轉(zhuǎn)載)
對仗的句子大全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