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抗拒的是命運,
其實只是不喜歡自己而已
2019/1/4
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chuàng)造性,則其社會發(fā)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
——黃仁宇《萬歷十五年》
對于《萬歷十五年》這本書,我是看《人民的名義》這部劇時候知道的。劇中一再提到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拿到這本書時候,發(fā)現書沒有我現象的那么厚,也更加好奇這本不厚的書為什么如此有名氣。
《萬歷十五年》是一本通過明朝萬歷十五年間,也就是1587年,這一年明朝發(fā)生的事情向讀者展示了一個王朝的朝局動蕩。
正如書中開頭所說,這是一個平淡無奇的年份,但是作者通過這個并不起眼的角度開始,一步一步帶領讀者走入明王朝,感受明王朝發(fā)展到萬歷朝代時候,社會、朝政存在的問題;同時,也對萬歷皇帝和大臣做了深刻細膩的分析。
整本書就像一部電影,從俯視整個紫禁城到聚焦某一個人,鏡頭不斷切換,卻流暢自如。從政治、社會問題到萬歷和大臣的個人性格、特點,都采用了獨特的視角去解讀和分析并能夠體會帶一個王朝的興盛到衰落。
1、《萬歷十五年》中張居正和太后對萬歷小皇帝的教育失敗在于,整個萬歷小皇帝成長過程中都是冷冰冰的、沒有親情之愛的教育,在這份教育中除了期望再無其他。
2、對于張居正,書中沒有過多去描寫,這個在萬歷一朝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人物,其性格、處事在這本書中一直是通過各種人和事間接反映出來。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張居正后的第二個首輔大臣申時行,對于首輔大臣申時行,這本書用了濃墨重彩的手筆來展示。
在人物內心刻畫方面筆觸細膩,分析入木三分。將一個性格崇尚中庸之道,力圖平衡各種朝局矛盾,同時也在努力引導和激發(fā)萬歷皇帝的施政抱負。
但是申時行和這個王朝的一樣注定是落寞,一個正在滑向衰落的王朝,任憑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挽回的。
3、對于明朝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工業(yè)文明的萌芽,以及這個朝代的皇帝大多不喜歡做皇帝,喜歡做其他事情。
但是問題來了,為什么皇帝都不務正業(yè),出現很多年不上朝的事情發(fā)生,王朝卻可以正常運轉,明朝也是一個比較長的朝代,一共276年。
在《萬歷十五年》這本書中,一再提醒讀者看到明朝是文官力量達到了最鼎盛時期,歷史上沒有一個王朝可以和明朝想比,對于文官的推崇以及和文官的權利都是前所未有的。
4、在《萬歷十五年》這本書中也提出了清朝推翻明朝的最初征兆。
如果說《萬歷十五年》給我在寫作方面的啟發(fā)就是,寫一個事物的視角很重要。找到一個主題表現的視角,一方面學會像老鷹一樣飛高俯瞰窺全貌;另一方面找到具體表現事情,重點切入、精確表達。
一點讀書感悟筆記,與君共勉。
END
歡迎留言、轉發(fā)朋友圈
圖|來源于攝圖網
伊說晨讀
閱讀|思維|踐行|成長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