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覆尿路的上皮為變形上皮,統(tǒng)稱為尿路上皮,舊稱為移行細胞。由于編碼更新的滯后性,在病理診斷中的尿路上皮可以替換為移行細胞。
2016年WHO將膀胱尿路上皮腫瘤的病理類型分為浸潤性尿路上皮癌和非浸潤性尿路上皮癌,其中又包括很多變異亞型,這里不再贅述。膀胱尿路上皮腫瘤的組織學分級采用WHO 2004分級法,分為乳頭狀瘤,低度惡性潛能乳頭狀尿路上皮腫瘤,低級別乳頭尿路上皮癌,高級別乳頭狀尿路上皮癌。由于ICD的病理診斷和臨床病理分型不同,下面將介紹常見易錯的病理類型,病理編碼采用的是擴展編碼,可在卷一的腫瘤形態(tài)學表M812-M813移行細胞乳頭狀瘤和癌中核對。
1、乳頭狀瘤。尿路上皮乳頭狀瘤屬于非浸潤性尿路上皮腫瘤,如果直接在編碼庫檢索則可能編碼為M80500/0乳頭狀瘤(核對此編碼也可發(fā)現(xiàn)正確病理編碼)。但膀胱尿路上皮乳頭狀瘤需編碼為M81200/1,為動態(tài)未定腫瘤。
需要注意的是“膀胱上皮乳頭狀瘤”為翻譯錯誤,應(yīng)為“尿路上皮乳頭狀瘤”。
2、內(nèi)翻性乳頭狀瘤。在膀胱的病理單上“內(nèi)翻性乳頭狀瘤”較為常見,如果直接檢索編碼庫則可能編碼為M80530/0內(nèi)翻性乳頭狀瘤,但這個屬于鱗狀細胞腫瘤,在編碼庫中尿路上皮內(nèi)翻性乳頭狀瘤正確病理編碼為M81210/1翻轉(zhuǎn)型移行細胞乳頭狀瘤。在卷一腫瘤的形態(tài)學中此病理編碼名稱為:M8121/1移行細胞乳頭狀瘤,內(nèi)翻性。
3、非浸潤性低級別乳頭狀尿路上皮癌。非浸潤性低級別乳頭狀尿路上皮癌屬于非浸潤性尿路上皮癌,如果直接檢索則可能會編碼為M80101/2上皮內(nèi)癌,正確的病理編碼為M81300/2非侵襲性乳頭狀移行細胞癌。根據(jù)病理編碼這其實是一個原位癌,因為原位癌中包括非浸潤性,但臨床則可能會把這當成惡性腫瘤。
4、高(低)級別乳頭狀尿路上皮癌。高級別或低級別乳頭狀尿路上皮癌都屬于浸潤性尿路上皮癌,可能“錯誤”的病理編碼為M81200/3移行細胞癌,這個移行細胞癌是不明確形態(tài)時才用,但這個明確為乳頭狀,則需要編碼為M81300/3乳頭狀移行細胞癌。
5、低度惡性潛能乳頭狀尿路上皮腫瘤。這個屬于非浸潤性尿路上皮癌,通常不會出錯,病理編碼為M81300/1潛在低度惡性乳頭狀尿路上皮腫瘤。
臨床上的病理名稱和ICD中的病理名稱會存在不一致,文中黑體字為ICD中病理名稱和編碼,下面圖片中的名稱則為臨床病理名稱,可做對應(yīng)。
附一:2016版膀胱尿路上皮腫瘤病理類型及變異亞型。
附二:2004版膀胱尿路上皮腫瘤組織學分級。
以上內(nèi)容僅供參考學習,如有錯誤敬請指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