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是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祈谷、夏至祈雨、冬至祭雪的圣地,是我國現(xiàn)存最大的一處壇廟建筑,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原名“天地壇”。因嘉靖九年(1530年)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稱天壇,后又經(jīng)清乾隆、光緒帝重修改建后,才形成天壇現(xiàn)在的格局。天壇占地270余萬平方米,比北京故宮還大2倍多。二重垣墻,形成內(nèi)外壇,垣墻南方北圓,象征天圓地方。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墻相隔。圜丘壇內(nèi)主要建筑有皇
穹宇等,祈谷壇內(nèi)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
圜丘壇是皇帝祭天活動的場所,又叫“祭天壇”、“拜天壇”、“祭臺”。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擴建。壇的外面有兩道土遺墻,第一重為方形,第二重為圓形,象征“天圓地方”。中國古代認為9為數(shù)之極,是最尊貴的象征,因此圜丘壇建筑與9關(guān)系極為密切。圜丘壇的中心是一塊圓形大理石(稱作天心石)。從中心面向外,3層臺面每層都鋪有9環(huán)扇面形狀的石板,上層第1環(huán)為9塊,第2環(huán)為18塊,第3環(huán)為27塊,到第9環(huán)為81塊,中層從第10環(huán)的90塊到第18環(huán)的162塊;下層從第19環(huán)的171塊到第27環(huán)的243塊。3層總計是378個9,共3402塊,象征九重天。圜丘壇四周長160.2丈,總高度5米,分上中下三層。下層直徑70米,中層直徑50米,下層直徑30米。3個數(shù)相加等于45,剛好和了“九五之尊”的說法。四面石欄上雕刻花紋的石板數(shù)也有規(guī)定的數(shù)目,第1層每面欄板45塊,四面共180塊,由20個9組成。第2層每面欄板27塊,四面共108塊,由12個9組成。第3層海面欄板18塊,四面共72塊,由8個9組成。3層臺面的欄板總數(shù)為360塊,正合歷法中一“周天”的360。
圜丘壇北面就是皇穹宇?;蜀酚钍枪┓罨侍焐系酆突实圩嫦扰莆坏牡胤?。明嘉靖九年(1530年)創(chuàng)建時,擬定名泰神殿,竣工落成,又改名為皇穹宇。它的門樓、墻頂、殿瓦、殿頂,在明朝全用綠色琉璃瓦,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修時,將門樓、殿瓦、墻頂全都換成藍琉璃瓦,圍墻的墻身則用藍色玻璃磚嵌砌。皇穹宇周圍的圍墻呈圓形,表示天象。墻面整齊光滑,弧度規(guī)則,是天壇中著名的“回音壁”。從皇穹宇出來,沿丹陛橋向北直通祈年殿。祈年殿是一座有鎏金寶頂,三層重檐的圓形大殿,采取上屋下壇的構(gòu)造形式,是昔日北京城最高的建筑之一。臺基分三層,高約6米,占地5900多平方米,周圍護以漢白玉石欄。
整座祈年殿高38米,直徑30余米,三層殿頂均覆以深藍色的琉璃瓦,呈放射狀,逐漸收縮向上,這種奇特的造型給人一種拔地而起,高聳人云的感覺。祈年殿是全木結(jié)構(gòu)建筑,28根大柱支撐著整個殿頂?shù)闹亓?,中間4根支柱稱通天柱,又名“龍井柱”。三層殿脊以鎏金斗拱作支撐、卯榫交叉,獨具匠心。殿內(nèi)梁枋大木和天花,均采用龍鳳合璽彩畫,裝飾精美。
祈年殿的前身是“大祀殿”,是合祀天地神的地方。乾隆時大修后改為祈年殿,專祀“皇天上帝”,因此大殿按敬天祈神的規(guī)格而建。殿為圓形,象征天圓。瓦用藍色,象征藍天。殿正中有4根高大的通天柱,象征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中層有金柱12根,象征一年的12個月。外層的12根檐柱,象征一天的12個時辰。中、外層相加24根,象征一年的24個節(jié)令。3層相加共28根,象征周天28星宿。再加上頂部8根童子柱,為36根柱,象征36天罡。大殿寶頂中心的雷公柱,象征著皇帝的“一統(tǒng)天下”。
天壇,是中國明清時代最神圣的地方,因為它象征著皇天。天壇以其恢宏并且具有高度藝術(shù)成就的建筑,一直以來激動著前來游覽的人們的心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