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本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
──淡然靜看世間名與利(一)
前言
人生在世,誰不為名?誰不為利?古語云:「名利本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能看破名利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據(jù)《清代皇帝秘史》載,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來到江蘇鎮(zhèn)江金山寺,看到山腳下大江東流,船來船往,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便問旁邊一老和尚道:「你在這里住了幾十年,可知每天來來往往有多少船?」老和尚回答說:「在我看來只有兩艘?!骨』实塾X得很奇怪:「一天到晚這么多的船只往來,為什么只得兩艘?」「一艘為名,一艘為利?!估虾蜕芯従彽卣f。此可謂一語道盡世間真相。
正如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箍芍^人生的真實寫照。名利如此迷人,以至于天下之人皆為名奔波,為利忙碌;然而真能得到美名、實利者,畢竟不多,即使得到了,亦或不一定長久,更無法永遠(yuǎn)擁有,因為依佛法來說,世間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和合,都不是永恒的,而且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所以面對名利,我們必須要看清楚它的本質(zhì),如此才不會被它迷惑、被它束縛。
若以世間法去看,「名」有所謂善名(美名)與惡名(臭名);虛名與實名;所謂「三代之前唯恐好名,三代以后唯恐不好名」;真正好名者,忠孝節(jié)義、慈悲喜舍,皆為善名;若能服務(wù)社會、貢獻(xiàn)人群,則必能更加為人所敬重。只是,世間上大部份人都是只好虛名、只重假名,甚至不顧身后被人批評的惡名,這就絕非智者所當(dāng)為了。
所謂「計利應(yīng)計天下利,求名應(yīng)求萬世名」,這句話講得很好。世人對名與利的態(tài)度,基本上可以分為三種境界:
(一) 先名后利.即使是罵名
翻開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從古到今有多少人因名利而毀滅了自己。春秋戰(zhàn)國時,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后,表面上假裝屈顏歸順,暗地里卻臥薪嘗膽,勵精圖治,訓(xùn)練軍隊。又采用了用范蠡和文種兩位輔助大臣的意見;其時文種為勾踐滅吳制定了稱為「伐吳七術(shù)」的七種方案,分化吳國,誣害忠臣伍子胥;贈送美女西施和鄭旦,使吳王迷戀美色,不理政事等;和范蠡一起為勾踐的復(fù)國立下赫赫功勞;最后大敗吳王夫差,夫差自盡。滅吳后,文種自覺功高,不聽從范蠡勸告,繼續(xù)留下為臣。
范蠡輔佐勾踐多年,深知他可與共患難而難以共安樂,日久必然驕橫多忌,疏遠(yuǎn)忠臣。因此,在勾踐成功后不久,就決心激流勇退,悄然離開越營,乘小舟泛波而去,對功名富貴毫不貪戀,寧愿隱居田野,過著閑云野鶴一般的生活。他到了齊國后,內(nèi)心不忍,寫信給文種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文種讀畢便稱病不朝,但卻為人誣陷有謀反之心,勾踐便賜劍給文種說:「子教寡人伐吳七術(shù),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刮姆N自知為勾踐所不容,自刎而死。(《史記.越王勾踐世家》)這就是為名利所害的最佳例子。(未完待續(x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