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季節(jié),每到國慶佳節(jié),全國人民共同歡慶,祝福祖國。
其實早在古代就已經(jīng)有了“國慶”。舉國歡慶的重大活動在我國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經(jīng)歷了從神權(quán)到王權(quán),再到民權(quán)的社會變革,對于國家大事的慶賀方式也各有不同。
早在夏商周時期就有了為重大活動舉行祭祀活動的習(xí)俗,到唐宋時期的千秋節(jié),舉國歡慶,官員休沐三日,并且延續(xù)到明清時期。新中國成立后,將每年的10月1日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日子,普天同慶。
早期的重大活動祭祀
《左傳》中有記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國家大事有兩件,祭祀和戰(zhàn)爭。早期的統(tǒng)治階級利用勞動人民對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崇拜,社會生活主要圍繞神權(quán)祭祀展開,這個時期出土了大量的青銅、玉禮器。
青銅器出現(xiàn)之初,主要用來作為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先的祭祀禮器,被視為傳國重器、國家和權(quán)力的象征。
△夏代 乳釘紋青銅爵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藏
高26.5厘米,總長度31.5厘米
1975年出土 藏于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 是夏代最大的青銅爵,被稱為“華夏第一爵”。
△“后母戊”青銅方鼎 商 約公元前14世紀(jì)-前11世紀(jì)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重832.84千克
“后母戊”青銅方鼎(曾稱“司母戊鼎”),形制巨大,雄偉莊嚴(yán),是目前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器腹部內(nèi)壁鑄銘“后母戊”,是商王母親的廟號。
△商 鳳紋青銅方罍 藏于武漢博物館 為國家一級文物
高38.5厘米,口徑16.2*14.7厘米
“罍”流行與商周、春秋戰(zhàn)國的青銅酒器,也是一種“非王侯不可用”的祭祀禮器
△商 四羊方尊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每邊邊長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千克
四羊青銅方尊是中國現(xiàn)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位列中國十大傳世國寶之一。
△西周早期 利簋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通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重7.95千克
利簋是現(xiàn)今已知最早的西周青銅器。
器內(nèi)銘文記載了一件大事——武王伐商的牧野之戰(zhàn)。
銘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闌師,賜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寶尊彝。
△西周早期 大盂鼎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通高101.9厘米 口徑77.8厘米 重153.5千克
大盂鼎腹內(nèi)壁有銘文19行291字,記載了周康王在宗周訓(xùn)誥盂之事。
△西周 大克鼎 上海博物館藏
通高93.1厘米,口徑75.6厘米,腹徑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公斤
大克鼎,上海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與國家博物館藏大盂鼎、臺北故宮藏毛公鼎并稱為“海內(nèi)三寶”
為了祭祀活動的需要,當(dāng)時逐漸形成了完備的禮儀玉器制度,《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p>
△西周 神人龍紋玉璧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直徑12.5厘米,孔徑5,1厘米,厚0.2厘米
△新石器時期 良渚文化 神人紋玉琮 浙江省博物館藏
通高8.9厘米,上射徑17.1—17.6厘米,下射徑16.5—17.5厘米,孔外徑5厘米,孔內(nèi)徑3.8厘米
又被稱為“玉琮王”,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綜合體量最大、玉質(zhì)品相最佳、雕琢工藝最為精美的琮,也是良渚玉琮最成熟時期的紋飾最為完備的形象,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
△西周 玉琮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高10.1厘米 射徑7厘米 內(nèi)空徑5.5厘米
△新石器時期 龍山文化 玉鷹紋圭 臺北故宮博物館藏
長 30.5
圖玉璋 三星堆博物館藏
通長54.4厘米,最寬7.2厘米,最厚1.05厘米
上面雕有古人想象中的鷹鳥和鳳羽,極為飄逸,是上古玉圭中的神品?!吨芏Y》說:”鎮(zhèn)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這枚”玉鷹紋圭“長達(dá)30厘米,是最高等級的玉圭。
△商代 祭山圖玉璋 三星堆博物館藏
通長54.4厘米,寬8.8厘米
這件玉璋圖案是古蜀玉器中的珍品,是迄今為止、所見最早的一幅玉器上的線刻繪畫,是殷商考古和其他區(qū)域文明考古從未發(fā)現(xiàn)過的。
△商代 卷尾匍臥玉琥 新鄉(xiāng)博物館藏
長8.3厘米,重15克
△新石器時期 雙虎首形玉璜 故宮博物院藏
長12厘米,高5.4厘米,最寬2.4厘米,厚0.5厘米
皇帝生辰普天同慶
從南朝開始,孩童一周年大的時候,準(zhǔn)備一些物品給孩童抓取,親戚也將上門祝賀,慶祝生日的傳統(tǒng)就開始形成。
到了唐朝時期,唐玄宗將自己的生日定為了“千秋節(jié)”,讓天下黎民百姓都能夠普天同慶。
到了千秋節(jié),朝廷官員都能夠放假三天,而在千秋節(jié)當(dāng)天,更是有著盛大的典禮宴席,唐玄宗還會對百官的獻(xiàn)賀進(jìn)行賞賜。
唐玄宗還寫過《千秋節(jié)賜群臣鏡》一詩:“鑄得千秋鏡,光生百煉金。分將賜群后,遇象見清心?!?/p>
宋遼元三朝也將皇帝的生日定為本朝的“國慶日”,在國慶假期不但皇宮舉行盛大的娛樂活動,民間也是熱鬧非凡,百姓出游觀賞野臺戲,不僅有豐富多彩的娛樂項目,還能品嘗各種美食。
宋朝的經(jīng)濟發(fā)達(dá),是世界第一,國慶假期促進(jìn)了市場經(jīng)濟的繁榮和發(fā)展,也是國慶黃金周的起源。
△唐代 千秋雙鸞鏡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直徑27厘米,重2.28千克
△唐代 高士宴樂紋嵌螺鈿銅鏡 國家博物館藏
直徑23.9厘米
△盛唐 “千秋”銘雙鸞舞馬鏡 南京博物院所藏
徑22.2厘米,緣厚0.6厘米,重1375克
△唐 舞馬銜杯紋銀壺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通高14.3厘米,底徑8.9厘米,重547克
這是一件絕不出境展出的國寶級文物。每到千秋節(jié),在興慶宮的勤政務(wù)本樓下都要舉行盛大的慶?;顒?,并以舞馬助興。
明清時期的萬壽節(jié)
明清對于國慶節(jié)更為隆重,放假、大赦天下、封賞、祭天等活動。
民間同樣是游戲雜耍應(yīng)有盡有,甚至為了顯示“皇恩浩蕩”,朝廷還會推出一些利民措施,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享受各種福利、對百姓減免賦稅等。
△清乾隆 剔紅「萬歲長春」蓋碗 故宮博物院藏
這件漆碗制作于乾隆四十五年,推測是為乾隆皇帝七十壽辰專門制作,「萬歲長春」四個字為狀元梁國治書寫。
△清康熙 青花萬壽字尊 故宮博物院藏
康熙皇帝六十萬壽慶典,景德鎮(zhèn)御窯廠制作。瓷器上排列著1萬個不同篆書形式的壽字,寓意天子獨尊,萬壽無疆。
△清乾隆四十五年 碧玉交龍鈕「古稀天子之寶」 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七十高壽時篆刻,上面撰有《古稀說》。
△清乾隆 「萬壽無疆」碗 故宮博物院藏
頂級特制御用餐具,是乾隆萬壽盛典上的最重要器物,堪稱“碗中天下第一”。于2008年2月9日、2006年8月16日、2011年10月13日前后三次登上央視《國寶檔案》欄目,可見其在故宮180萬件藏品中的重要性。
△清康熙 嵌珠寶萬年仙壽盆景 造辦處造 清宮舊藏
通高69cm,盆長51.5cm,寬28.3cm
△清 《崇慶皇太后萬壽慶典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張廷彥等繪
絹本,設(shè)色,縱64.5厘米,橫2994厘米
乾隆十五年(1751年)十月二十五日是清高宗弘歷生母崇慶皇太后六十歲壽辰,乾隆為此舉行盛大的慶壽活動。文武群臣聚集北京,從西華門到西直門外的高粱橋,十余里路張燈結(jié)彩,戲曲、雜技、舞蹈等各種文藝節(jié)目紛然雜陳,令人目不暇接。此四卷萬壽圖真實地再現(xiàn)了當(dāng)時的慶壽場面和演戲的場景。
國慶節(jié)的正式確立
現(xiàn)在國慶節(jié)的由來,是在1949年10月9日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召開的第一次會議上,通過了一項《請政府明定十月一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舊國慶日》的議案。
后來,中央決定,從1950年開始,每年的十月一日,都將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普天同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