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06日解放日報 思想周刊/文史
繁體字和簡體字是一組聯(lián)系緊密的概念,可以說形影不離。漢字從產(chǎn)生開始,就有一字多形的現(xiàn)象,筆畫多的叫繁體,筆畫少的叫簡體。我們知道,使用文字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擴大語言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際功能。人們?yōu)榱送ㄟ^文字更快更好地實現(xiàn)交際功能,就會要求文字越簡單越好。由此來看,新中國成立之后積極推行簡化字,并不是什么心血來潮的新鮮事物,而是順應歷史潮流、滿足人民群眾易寫剛需的有為之舉
1956年1月31日,《人民日報》全文發(fā)表《關(guān)于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和《漢字簡化方案》。從那以后,在中國大陸地區(qū),簡體字和繁體字相安共處了半個多世紀。然而,隨著網(wǎng)絡(luò)時代的來臨,有關(guān)簡體字和繁體字的爭論突然成了“網(wǎng)紅”,而且持續(xù)至今。
有人公開建議,全國用10年時間,分批廢除簡體漢字,恢復使用繁體字。原因有三:第一,上世紀50年代簡化漢字時太粗糙,違背了漢字的藝術(shù)和科學性,如“愛”字,繁體字里有個“心”,簡化后造成“無心之愛”;第二,以前說繁體字太繁瑣、難學難寫,不利于傳播,現(xiàn)在很多人都用電腦輸入,再繁瑣的字打起來也差不多,所以這個理由已漸漸不存在了;第三,恢復使用繁體字有利于兩岸統(tǒng)一,中國臺灣地區(qū)現(xiàn)在依然用繁體字,而且要為繁體字申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那么,簡體字和繁體字到底孰優(yōu)孰劣呢?
易認易寫是剛需
從網(wǎng)絡(luò)爭論的內(nèi)容來看,這場論戰(zhàn)應該是“繁體字PK簡化字”,而不是簡體字??赡苡腥艘獑枺汉喕趾秃嗴w字難道不一樣嗎?是的,不一樣。
歷史上,繁體字和簡體字是一組相對而又聯(lián)系緊密的概念,可以說形影不離。因為漢字從產(chǎn)生開始,就有一字多形的現(xiàn)象,即一個漢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形體,通常這幾個形體的筆畫有多有少,筆畫多的叫繁體,筆畫少的叫簡體。簡化字則是指1956年頒布漢字簡化方案后的通用字。所以,嚴格地說,過去的簡體字不能叫作簡化字。
我們知道,使用文字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擴大語言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際功能。人們?yōu)榱送ㄟ^文字更快更好地實現(xiàn)交際功能,就會要求文字越簡單越好。漢字幾乎從創(chuàng)造出來之后,易認、易寫就是剛需。
但是,漢字的簡化道路并非一條直線,而是有著由繁至簡再到繁并走向簡化的曲折經(jīng)歷。之所以造成這種曲折,大概是因為古人一時沒有搞懂:易認和易寫兩種剛需,竟然是一對矛盾體。
漢字要易認,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一字一形一音一義,即一個漢字只有一種寫法(形體)、一種讀音、一種意思。但要實現(xiàn)這個理想,結(jié)果就是漢字的數(shù)量大大增加。
一方面,人們對自然和社會有了更多了解,也有更多的新生事物產(chǎn)生,由此也就催生了大量的新漢字。而且,這些新造字絕大多數(shù)為形聲字,因為造字六法中形聲是最方便快捷的。另一方面,為了書寫和使用的統(tǒng)一,一些原本是象形和會意法造成的字,也被改造成了形聲字。
例如,“鳳(鳳)”本來是象形字,小篆寫成了“鳥”形“凡”聲的形聲字;“雞(雞)”本來是象形字,小篆寫成了“隹”形“奚”聲的形聲字;“背”字最初寫成“北”,本來像兩人相背而站,后因被假借為表示方位的“北”字,小篆就特意加了形旁“肉”(表示與人體有關(guān)),成為“肉”形“北”聲的形聲字。
由于大量形聲字的產(chǎn)生,漢字在筆畫發(fā)展上呈現(xiàn)增多的趨勢。特別是漢代以后,楷書成為正體字,為歷代沿用,直至清末。在漫長的1000多年間,漢字形體的發(fā)展十分穩(wěn)定,幾乎沒有出現(xiàn)什么質(zhì)的變化。歐陽詢、柳公權(quán)、顏真卿、趙孟頫等楷書大家的涌現(xiàn),更使得他們書寫的漢字成為后代正體字的楷模,代代相傳。
如此一來,隨著字形、字體的規(guī)范,易認的剛需基本上解決了。但是,易寫也是一種剛需。在漢字穩(wěn)定發(fā)展的1000多年間,簡寫、簡化的民間暗流從未停息。即便是楷書四大家,其實也是書寫簡體漢字的積極分子。
由此來看,新中國成立之后積極推行簡化字,并不是什么心血來潮的新鮮事物,而是順應歷史潮流、滿足人民群眾易寫剛需的有為之舉。
實際簡化2000余字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以后,簡化漢字的呼聲日益高漲,以至于形成了一種社會思潮。此后20多年里,許多文字學家如楊樹達、錢玄同等多次在《新青年》等媒體上撰文,大力倡導簡化漢字,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漢字簡化方案。
1934年,錢玄同又一次向當時的國語統(tǒng)一籌備委員會提出《搜采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1935年1月,國語統(tǒng)一籌備委員會正式著手編選簡體字表。當年2月24日,上?!渡陥蟆肥紫瓤d《手頭字之提倡》的新聞報道,并發(fā)表《推行手頭字緣起》和《手頭字第一期字匯》。一時間,上海其他報刊紛紛響應,相繼轉(zhuǎn)載《推行手頭字緣起》。
手頭字運動由蔡元培、邵力子、陶行知、郭沫若、胡愈之、陳望道、葉圣陶、巴金、老舍、鄭振鐸、朱自清等200位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以及《太白》《文學》《譯文》《小朋友》《中學生》等15家雜志社共同發(fā)起。由此,漢字的簡化正式從民間轉(zhuǎn)向政府層面。
1935年8月21日,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共收324字。簡化原則有三:(1)依述而不作之原則;(2)擇社會上比較通行之簡體字,最先采用;(3)原字筆畫甚簡者,不再求簡。字表的公布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歡迎,卻遭到國民黨內(nèi)保守勢力如戴季陶等人的強烈反對,結(jié)果于次年2月被“暫緩推行”。
1949年以后,漢字的簡化工作受到新中國的高度重視,并開始有組織、有秩序的研究試驗工作。1952年2月,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正式成立,并于1954年年底擬出《漢字簡化方案(草案)》。該草案于1955年2月在中央一級報刊上發(fā)表,以公開征求意見。同時,把其中的261個字分三批在報刊上試用。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試用,《漢字簡化方案》于1956年1月28日由國務(wù)院全體會議通過。至此,近代以來的漢字簡化運動終于取得了切實的結(jié)果。人民政府為我們國家、民族和人民,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漢字簡化方案》包括515個簡化字和54個簡化偏旁,分為三個表:第一表收230個簡化字,大部分已先在報刊上試用過,公布后即可正式使用;第二表收285個簡化字,先試用兩個月,經(jīng)過修正后正式推行;第三表收54個簡化偏旁,也要試用兩個月后再推行。
《漢字簡化方案》主要采用兩種簡化方法,即個體簡化和類推簡化。個體簡化就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簡化,即表一、表二中的515個字;類推簡化就是利用簡化偏旁來成批簡化,如“車”簡化為“車”,那么“軋較軒靳輔”類推簡化成“軋較軒斬輔”。由此,實際得到簡化的字達2000多個。
并非專家憑空捏造
一些年輕人有這樣一個疑問:《漢字簡化方案》中的簡化字是不是專家憑空造出來的?當然不是!
現(xiàn)行的簡化字,絕大部分是在古代通行已久的簡體字(異體字、俗體字)基礎(chǔ)上作進一步整理和改進,并參考了草書和行書的寫法。這也就是說,簡化字實際上是對古代漢字的傳承和整理。它依舊是漢字,但變得更加容易書寫和辨認。
具體來看,典型的簡化方式有以下四種:
一是直接采用古字。有些漢字最初較簡單后來變得繁復,簡化字就采用這些字的古文字字形,如“網(wǎng)”作“網(wǎng)”、“雲(yún)”作“云”、“從”作“從”、“衆(zhòng)”作“眾”、“氣”作“氣”。
二是同音(近音)假借。即用一個較簡單的同音字,替代另一個繁復的字,如“醜”作“丑”、“鬥”作“斗”、“聼”作“聽”、“後”作“后”、“幾”作“幾”。
三是保留字的一部分。例如,“習”作“習”,“兢”作“競”,“務(wù)”作“務(wù)”,“廣”作“廣”,等等。這些字其實常見于明清的文書中,應該是當時的“簡體字”。
四是直接使用古代的異體字或俗體字。例如,“亂”作“亂”,“體”作“體”,“棄”作“棄”,“淚”作“淚”,等等。
簡化的另一個原則是參照古代書法中草書和行書的寫法并將其楷化,即將草書寫成端莊的楷書,如“書”作“書”、“?!弊鳌皩!?、“農(nóng)”作“農(nóng)”、“為”作“為”、“馬”作“馬”、“魚”作“魚”、“車”作“車”、“龜”作“龜”、“龍”作“龍”。草書楷化的另一種形式是將字的一部分草書楷化,如“傳”作“傳”、“偽”作“偽”、“濃”作“濃”、“斬”作“斬”。
在簡化過程中,如果另造新的漢字,則優(yōu)先考慮形聲字。這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一種是另造一個新的形聲字,如“驚”作“驚”、“憂”作“憂”、“護”作“護”;另一種是改換聲旁,即保留形聲字原有的形旁,將較繁復的聲旁字改成一個較簡單的字,如“億”作“億”、“遼”作“遼”、“遷”作“遷”、“陽”作“陽”、“淚”作“淚”。
除去上述三大原則,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簡化方式叫“符號代用”,即用一個較簡單的字作為符號替代一個漢字中較繁復的部分。例如,“鄧”作“鄧”,“難”作“難”,“區(qū)”作“區(qū)”,“羅”作“羅”,等等。這種改造方式的實際書寫效果很好,但也常常遭人詬病。其中的問題在于,它脫離了漢字的六書造字法,字形與字義脫離,符號性更強。
不背割裂傳統(tǒng)的鍋
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都在呼吁給小學生減負。在我看來,簡化字就是最大的減負。
有一年,我去寶島臺灣旅游。一天住在日月潭,晚上閑逛走進一間茶莊。茶莊老板讀一年級的小女兒正在抄生字。抄的是哪個字呢?仔細一看,是“擊”字,即“擊”的繁體字。我當時就暗暗為自己也讀一年級的孩子慶幸:幸好他寫的是簡化字。
就拿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中的“一級字表”為例,該字表共收3500字,“主要滿足基礎(chǔ)教育和文化普及的基本用字需要”。也就是說,會寫會認這3500字,讀書看報寫文章基本沒有問題,這也是整個小學階段要求學生的識字總量。
我做了一個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如下:這3500個漢字,簡化字的總筆畫數(shù)為33959畫,平均每個字9.7畫;繁體字的總筆畫數(shù)為40976畫,平均每個字11.7畫。兩者總筆畫數(shù)相差7017畫。3500個漢字中,簡化字有80%少于13畫,繁體字只有60%少于13畫;簡化字超過20畫的只有13個字,繁體字超過20畫的有116個字。
這里,讓我們再回到一開始提及的網(wǎng)絡(luò)爭論。在這場爭論中,簡化字最大的“罪過”是割裂現(xiàn)代社會與傳統(tǒng)文化的關(guān)聯(lián)。但是,這個鍋,簡化字不背!
簡化字不是一種新的記錄漢語的文字,而是漢字發(fā)展史上的重要一環(huán)。漢字從“原始文字—甲骨文—金文—六國文字—小篆—隸書—楷書”一路走來,字形一直在發(fā)生變化。這里,我們可以“鳥”字為例: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到楷書,它的字形變化非常大;而從鳥到鳥,簡化字相對于繁體字的變化反倒是最小的。
所謂一葉知秋,無論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它們都是漢字。也正因為如此,盡管字形發(fā)生了變化,但5000年的中華文明從沒有被割斷過。由此,字形變化最小的簡化字又怎么會“割裂”和“破壞”傳統(tǒng)文化呢?本質(zhì)上,繁體字和簡化字都是漢字,并無優(yōu)劣之分。它們都在不同的時期為傳承弘揚傳統(tǒng)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完全可以和平相處,“相看兩不厭”。
最后,還想簡單說一下關(guān)于學習繁體字的話題。其實,學習繁體字也不難。只要會認3000多個現(xiàn)行通用規(guī)范漢字,學會認識繁體字最多一周時間就可以了。我們現(xiàn)在之所以覺得繁體字難認難學,是因為我們從小到大很少有機會接觸到繁體字。在大力提倡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今天,建議教育部門可以考慮適當加入學習繁體字的課程,以作為課外閱讀或拓展內(nèi)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