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每每讀到白居易的這首《憶江南》,腦中無法抑制浮現出的,是江南的格格韻致,媚媚風骨。
多少樓臺煙雨中。
喜歡于一個細雨迷蒙之日,撐一把油紙傘,邁步于那泛著水汽的青石板,走入尋常巷陌,踏入百姓人家。看看青磚灰瓦,感受中華五千年文化澆灌出的文明,聞聞歷史的氣息,聽聽遠古戰(zhàn)場廝殺的號角聲。
喜歡在江南的煙雨中泛舟湖上,看天青色的湖光山色,青簾低垂白蘋洲,看如絲煙雨中的燕子磯頭紅蓼月,烏衣巷口楊柳煙。
也許,世有輪回,我的前世,必是煙柳畫中橋下的一抹鵝黃,一片翠綠。
多少樓臺煙雨中。
一方水土一方人。
有了江南,才有了白居易的“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才有了周邦彥的“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才有了韋莊的“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喜歡讀這些清麗的詩,若將江南比作傾城佳人,那這些詩詞便是美人絕世無雙容顏上的一雙黛眉,似遠山、似潑墨,不增粗獷,不減韻致,清麗無雙。
喜歡從這些字句中感受孕育出這一批才情濃稠的士人的江南,使得每一落筆,都鮮明盡致,淋滴刻骨。最是那一句“多少樓臺煙雨中”,道不盡的格骨與氣息,將江南一筆浸透,再無保留。
喜歡聽董貞的《煙雨江南》,前奏古箏微掃,那渺測的女聲和和背景音樂中水滴重重滴落的聲音直沁入你的心田。那歌詞中也透出了一絲悠然,一句“云散千山,寒冬暖。煙雨江南,柳絲纏”,道出江南的三分纏綿,七分情牽。后來無意中找到楓影兒和waker合唱的《雨碎江南·客緣》,是的,很小眾,在網絡歌手中這兩人的聲音也不算優(yōu)質,但就是義無反顧地愛上了。也許是心中的夢境被演釋得太過真實,以至于陷入其中,無法自拔。
“月色寒,獨憐誰家青石板,檐角燭光續(xù)了又斷恰滿成一盞。”每聽到此句,闔上眼簾,那腦海中便輪回般浮現出一幅幅畫面:月色清冷,石板微涼,暖黃燭光,明明滅滅光暈下淺映出的檐角,能看到的是江南的小橋流水,楊柳明月,是月夜下二十四橋氤氳的蒙蒙水汽,婉轉而又清新……再后來,便是執(zhí)傘佳人漫步雨中中,背影孤單,她執(zhí)傘望斷,似回憶,又似追尋。
最慶幸自己是江南人,能于一個煙雨迷蒙日,落花滿地云煙潮,邁上那江南之路??梢钥吹綁衾锏那嗍濉跖翊?。也許會有白衣少年拈花一笑,清麗無雙。
又于煙雨中憶起江南好,真真是好到了極點。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