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過稻盛和夫的《干法》之后,感覺非常散不說,而且感覺太夸張,稻盛和夫做產(chǎn)品還要向神靈禱告,甚至什么心想事成等等,感覺很失望。
為啥會大失所望呢?因為我們覺得像稻盛和夫這樣的經(jīng)營之圣,應該直接給出一套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攻略,好讓我們拿來直接應用到工作中、生活中。
但是想錯了,稻盛和夫雖然即是企業(yè)家,又是哲學家,但是并無法給出你一套可以通用的方法,但是稻盛和夫把自己經(jīng)歷的,自己的感想,以及自己的思考呈現(xiàn)給你,讓你通過他的一些做法來思考,來找尋自己的成功之路。
所以這幾點看法很真實,但是因為想錯了,稻盛和夫的幾本書都不是精心寫作寫出來的,而是像是記事本一樣,把自己不同時間的事情,自己的感想一點點寫了出來。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稻盛和夫在幾十年的企業(yè)經(jīng)營、人生思考過程中,他每一天不論再晚,都要把今天的思考、想法記錄下來,持之以恒,最后形成了很多筆記,而這些《干法》《活法》《心》等著作都是源自這些筆記。
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反而這顯得很真實,稻盛和夫既沒有給你講大道理,也沒有給你講你該如何做,而是不加修飾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呈現(xiàn)了出來,這才是大咖原汁原味的心得。
其中有個故事我記憶很深刻,當時稻盛和夫創(chuàng)立的京瓷剛走上正軌,努力在拓展新業(yè)務,正好當時的IBM要訂做一批電路板,沒人敢接,稻盛和夫就勇敢地接了下來,2500萬片電路板,相當于當時京瓷三分之一的營業(yè)額。
但是隨之而來的是生產(chǎn)要求,讓稻盛和夫傻眼了,一般其他公司生產(chǎn)這種板子,最多給一張紙的要求就行了,但是IBM的要求書足足有一本書那么厚。
而且里面談及的很多精密測量儀器公司都沒有,只能先去采購,然后組織員工開始研究要求書,然后嘗試生產(chǎn),但是難點太多,一直加班加班,折騰了幾個月才算拿出一批樣品,這已經(jīng)是竭盡全力之后的結果了。
但是沒想到IBM全部給打回來了,不合格!聽到這個消息,很多員工都呆住了,甚至有人開始輕輕地哭了起來,稻盛和夫走到身邊安慰他。
員工說:我們已經(jīng)用盡全力了,還能有什么辦法?稻盛和夫安慰他說:今天早點回去休息吧!
突然稻盛和夫看著那些產(chǎn)品,問:用盡全力了?那你有沒有向神靈祈禱過?員工仿佛想到了什么,說:我知道了,我明天來再從頭做一遍。
我想所謂的向神祈禱也就是讓自己平心靜氣,因為一件事情到了自己認為“我不行了”的時候才是最關鍵的時候,那才是一個新的開始,只有跨出這一步,那才能真正地獲取到進步。
最終稻盛和夫還是完成了這筆訂單,從此也走上了全球發(fā)展。其實故事很簡單,但是卻很打動人,里面的很多對話以及詳情描寫,完整地展現(xiàn)出了稻盛和夫淳樸的價值觀。
不同于成功學的陳詞濫調(diào),稻盛和夫從自己的幾十年的經(jīng)營生涯中,總結出了“敬天愛人”的核心,展現(xiàn)出自己跨越人性,走向心性的體會。
27歲創(chuàng)立京瓷,52歲創(chuàng)立KDDI,78歲孤身一人把破產(chǎn)的日航拯救了回來,稻盛和夫創(chuàng)造了太多的奇跡。
不管是干法還是活法,稻盛和夫推崇的是思維方式的不同,正向的思維方式可以讓你的人生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
稻盛和夫之所以寫下這么多書,就是想讓自己的“稻盛哲學”讓更多人了解,包括《干法》《活法》《心》等。
馬云曾三次專程前往日本向稻盛和夫請教經(jīng)營之道,任正非、張瑞敏也把稻盛和夫當作自己的商業(yè)導師。
國學大師季羨林評價他:“幾十年以來,即是企業(yè)家,又是哲學家的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p>
不管我們在職場打拼還是自己創(chuàng)業(yè),如果你想讓自己的的思維方式更上一層樓,可以好好看下稻盛和夫這套書,吸取下經(jīng)營之圣幾十年的智慧,讓自己找到自己的成功之道,想提升的點擊下方鏈接即可入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