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博的一年級表面上是撈學分,更重要的是要千方百計地讓自己盡快“入門”,使導師早日感覺到你與他所從事的研究方向有“共同語言”。這一點非常重要。
攻博的第一年一定要多像師兄師姐們了解學習,經驗是人家用青春、血汗和尊嚴換回來的,一定要腳踏實地,不要做墻上的蘆葦和山中的竹筍。
好多博士生考上以后,都沉侵在“勝利”的喜悅中,往往把初衷忘于腦后,以為讀博就是和碩士生一樣的聽老師上課考試掙學分嘛——這么簡單,從而得過且過、隨波逐流,甚至養(yǎng)成不思進取的習慣。現實中,不少博士生由于一年級基礎沒有夯實,從而影響了后來的攻博進度(包括導師的安排和部署),進而影響到了博士畢業(yè)。
這里簡單談一談博士生入學第一年,在掙學分的表象背后,真正的任務目標是什么,自己應該主動做些什么,以及一些捷徑、經驗和教訓,目的是讓更多的博士生們少走彎路,早日進入主題和角色,進入到轟轟烈烈和平靜自然的博士生活中去。
怎樣掙學分?掙學分難嗎?
掙學分的意思就是,按照大學博士培養(yǎng)規(guī)定要求,根據導師的意見和建議,在讀博期間必須至少修滿相應數量的學分,具體多少學分,不同學校要求略有差異,通常在35—40學分之間吧。
這些學分通常是在讀博的一年級內完成的。也就是入學的秋季和春季兩個學期來完成。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如何能動地、有意義、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更多的事情,是每一位博士生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這些學分涉及的課程通常涉及公共基礎課程,比如外語、政治、數理統計、專業(yè)基礎課程等,其次是專業(yè)課和專業(yè)方向課或者研究方向課,不同的大學、專業(yè)和研究方向,課程都不一樣。學下來的話,總體大概15—20門課吧。
這些課程分門別類,難度不一樣,側重點也不一樣,考核要求也不一樣。博士生的課程除了外語通常得分比較低以外,通常60多分到80分不等,其他課程的分數通常都比較高,都是80—90分左右。所以,博士期間的分數總評還是比較高的。所以,當你的分數平均分在80分左右的時候,請不要高興的太早。
博士生課程的考核方式,除了外語基本上都是考試外,其他課程大多考察為主,具體形式可能都是些學習報告、科研報告、某一領域的研究進展,亦或是寫一篇學術論文之類的,當然不同的專業(yè)及研究方向,考核形式多種多樣。不同大學、老師不同的。
總體而言,尤其對于一般“得過且過”型的博士生來講,一年級撈學分的博士生是沒有問題的。相信你有能力考進來,應該有攢夠學分的能力,這是攻博最基本的能力和最低的關卡。只要你按照大學或培養(yǎng)機構的規(guī)定,按照導師的意見和安排,按照博士生培養(yǎng)計劃的要求,在規(guī)定時間內修滿學分,你就可以達到這個要求,這一點在國內讀博士是比較容易做到的。
不同的人差別很大,因為不同的人追求的不一樣。
不忘初心,讀博并不是一條平坦順遂的大道,而是通向知識桃花源之前的曲徑通幽……
關于博士生聽課的事情,一定要盡全力仔細認真聽。博士生嘛,都是大人了,有的是父母,有的是單位骨干,有的還是領導了。都是懂事的人了,聽課一定要學會聽“話外音”。尤其是自己導師的課程,務必每堂課必到!
因為一是禮儀禮節(jié),二是自己導師的課程往往就是自己要學習的核心東西,很多你未來寫畢業(yè)論文的研究理論、方法、技術、手段,就在其中,甚至某一句不經心的話語,都可能點燃了你思維的火種,使你未來思想的野馬四處狂奔。
我遇到過,其他導師也遇到過,個別博士生開始不同程度地沒來聽導師的課,原因是他(她)可能到外地去支邊、扶貧,有的是還是單位的領導,碰巧在參加其它會議或者在外地出差,甚至是因為這樣那樣的理由沒來聽導師上的課程。
盡管如此,導師由于礙于情面,只要提交作業(yè)還是給予通過,給予相應的學分。其實,這么做埋下了一個比較嚴重的隱患——導師上課講的內容你沒來聽,也就是說你居然沒有聽自己的導師上課……你枉為你倒是的學生。這表面上只是小事。
但是緊接著,就是論文開題、期刊論文發(fā)表以及博士論文的撰寫等,一系列愈來愈難的任務環(huán)節(jié)“接踵而至”,越來越大的考驗還在后頭。正因為你沒有聽前面的課程,沒有把基礎打牢,所以越往后你感到的壓力就越大。然而,可悲的是,個中的原因你未必去想。
往往就是上課這么簡單的環(huán)節(jié),通常造成如下幾種不同的不良后果:一是屬于還比較積極的那種。在上課的時候他缺課,但在緊接下來的論文開題、博士論文撰寫的時候,他就馬不停蹄的咨詢導師——甚至“很low、很簡單”的問題。很多都是導師曾經在上課的時候早就講過的內容,而這些內容是需要時間“消化”的。你說不講吧,你也不忍心,你說重新給他專門“開小灶”吧,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傊叭闭n所造成的損失是永遠無法彌補過來了。從而,肯定會影響他后面的一系列進度。
另一種是屬于比較消極、被動的那一種,既不主動進行論文開題、博士論文撰寫前期準備,也不主動來找導師,這種博士生帶來的隱患是最大的。因為他之前缺課既不懂導師的“套路”,后來也不主動“亡羊補牢”,像瞎貓走夜路,這種學生的博士論文開題一般是通不過的。接下來所造成的影響是延綿的。因為讀博士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最后會影響到博士論文撰寫、外審、答辯,從而影響畢業(yè),有可能畢不了業(yè)的。
有些博士生可能還在吐槽呢,好不容易考上,乘著撈學分好玩期間,好好輕松一把,也好“養(yǎng)精蓄銳”,等過了一兩年在“發(fā)功”。其實,你這么想就大錯特錯了,如果你已經這么做了,已經放松了,那我告訴你,你正在損失和將來損失,可就大了。
入學一年級雖然好像只是博士理論課堂學習,這只是表面現象。很多深諳攻博之道、或者一心攻博的博士生,就是在一年級期間,他不僅賺取了高分的博士課程成績,而且做了很多事情,如他還把導師這個研究方向涉及的課程都瀏覽過了,他還參加了導師主持的某個科研項目,他還把博士生研究方向的國內外論文建立起了數據庫,甚至還寫了這個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與進展,甚至悄悄地開始了他論文開題或者悄悄地發(fā)表了學術論文。
所有這些成績的取得,都是靠時間和精力堆積獲取的,都是靠加班加點熬出來的。你想想,與你同級的,都提前走到這一步了,你一個人還在那里“自娛自樂”窮休閑,造成的被動后果,誰來負責?
深諳攻博和一心攻博的博士生,除了掙學分,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完成
真正搞懂的博士生,除了掙學分以外,還要建立本領域研究文獻數據庫、參加導師科研項目、圍繞博士論文題目(假設導師已經確定)進行前期準備、發(fā)表相關學術論文等等。
所謂建立本領域研究文獻數據庫,就是要圍繞著你讀博的研究方向、最好是你的博士論文題目,根據博士論文題目上的關鍵詞進行國內外相關文獻的搜集、收集,進而分類、提升、總結,形成文獻數據庫。這是意見比較有辛苦而有趣的事情。
通過這件事情的研究,達到以下幾個目的:一是通過研究文獻搜集和收集工作,錘煉你的文獻檢索的能力、技巧和經驗,為何有的文獻別人能夠搜索到,而你為什么沒有搜索到?二是通過研究文獻搜集和收集工作,然你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了解、熟悉和逐漸掌握你的研究方向;三是通過研究文獻搜集和收集工作,讓你初步了解你的研究方向大概的研究輪廓和框架,了解國內外情況。通過上面的工作,讓你初步了解你研究方向在國內外的大致情況,做到心中基本有數。
很多博士生在撰寫博士論文的時候,常犯的錯誤或者做的不太好的是,通常對前人研究的現狀沒有總體的把握,原因對本研究領域研究沒有徹底地了解,因為他沒有真正的沉下心去,去系統性地查閱、搜集國內外文獻,更沒有研讀國內外文獻。正因為對前人研究現狀和進展沒有系統全面的了解,所以對博士論文題目就無法準確的去把握。也就是你不是很清楚針對你的論文題目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正因為沒有找到問題在哪里,所以你沒有寫論文的準確方向,所以在你寫論文的時候總是方向搖擺不定。關于這個問題,以后還要具體講。
所謂參加導師科研項目,就是你一邊掙學分一邊參與到導師的科研項目中來,讓導師在與你合作的過程中發(fā)現你的興趣愛好,發(fā)現你的專業(yè)特色優(yōu)勢,進而逐漸形成為你量身定做的博士論文。同時,在參加科研項目研究的過程中,讓你更多地學習到導師日常研究的具體方法、技巧、手段和路徑,與導師手把手學習知識和經驗。尤其是在參加科研項目過程中的交流會議交流,就是你在讀博過程中非常難的學習機會。
所謂圍繞博士論文題目(假設導師已經確定)進行前期準備,就是圍繞你的博士論文題目,盡早行動起來,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為博士論文開題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圍繞你博士論文的國內外研究進展分析,這一點與上述的所謂建立本領域研究文獻數據庫相似;二是對你論文研究對象或者地區(qū)進行前期了解和熟悉,從成因視角、系統視角、時空視角等去一步一個腳印地了解。一定要腳踏實地,不要做墻上的蘆葦和山中的竹筍。
所謂發(fā)表相關學術論文,這里收的是發(fā)表期刊論文。因為,博士畢業(yè)答辯的前提,是至少發(fā)表2篇SCI 、SSCI,多篇CSSCI、CSCD等,甚至國外指定的重要期刊上發(fā)表多少篇。這是需要時間熬出來的。這些文章不好寫,你沒有一定的科研基礎是很難以完成的。問題是,你寫出來了,你不一定能夠發(fā)表,即使編輯同意了,評審專家不一定同意你發(fā)表。即使有幸最終可以發(fā)表,那通常起碼也是一兩年以后才能見刊。這個過程好肥的不只是你的時間和經歷,更耗費的是你的青春和意志。所以讀博,宜于早作打算。
盡快“入門”,使導師早日感覺到你與他在共同的研究領域上有“共同語言”
讀博一年級,學會通過聽課、研讀、研討、撰寫、科研等多種途徑,盡快進入導師博研究方向的研究氛圍和交流氛圍中來,盡快入門,力爭盡快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盡早積累達到與導師交流所需的“共同語言”。
因為你不盡快入門,導師與你之間在研究領域上就沒有“共同語言”(專業(yè)語言),他即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無法指導你。因為你無法聽懂導師在說什么。因為讀博與讀中小學、大學碩士生不一樣,很多研究的東西的講解,需要很多的前期專業(yè)理論基礎和經驗。
認真傾聽每一門課程,主動完成有意義的作業(yè)和考試,力爭最佳成績。多像師兄師姐們了解學習,經驗是人家用青春、血汗和尊嚴換回來的,一定要腳踏實地,不要做墻上的蘆葦和山中的竹筍。
圍繞研究方向或論文題目(若導師已經布置),盡早搜索、收集該研究方向或領域的國內外文獻建立研究論文數據庫,為未來研究打下基礎。
可以寫一篇自己研究方向或者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和進展,這樣為你的論文開題、學術論文轉下乃至博士論文撰寫打下重要基礎。
如果可以的話,在完成上述任務前提下,也可以早點進入導師的科研項目研究中,從中感受、學習和理解科研過程到論文撰寫的過程。尤其是如果你的論文題目與導師正在進行的科研項目內容相似就更好了。
不忘初心。好多人在考上博士后(博士生)與考上博士生之前(準博士生),好多人都不是一個人一樣,還是準博士生的時候,求爺爺求奶奶,恨不得跪拜蒼天。然而,考上以后,變了一個人,整天渾渾噩噩,隨波逐流。這種人大有人在。命運最最終還是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