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正月都是年,大年初十一的民俗也很有意思。“十”寓意美滿,“一”代表開始,周而復(fù)始又一年。正月十一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是“子婿日”,是老丈人在正月里再次宴請姑爺吃飯的日子,有句民謠“正月十一請子婿,開春旺地好收成”,請姑爺吃飯不是重點,重點是祈福今年糧食滿倉,所以正月十一這天丈人家也不破費做新菜,把正月初十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酒菜,熱一熱來招待姑爺、女兒一家人。正月十一的民俗還是很看頭的,主要祝福家人幸福安康美滿,大家記得做5事吃2樣,下面一起看一看。
做4事
1.請女婿
正月初二是女婿給老丈人拜年,正月十一老丈人“回禮”請姑爺。老的習(xí)俗是娘家兄弟要作陪,可現(xiàn)在大家都上班,沒時間來。老丈人和丈母娘要把頭兩天的剩菜剩飯熱一下,用來招待姑爺子,并不是不重視,因為老禮兒就要求這樣?!耙荒曛嬙谟诖骸?,也不是偏要請姑爺一家吃飯,主要是農(nóng)家為了田地里耕田,希望大豐收。
2.拜紫姑
民間傳說中的紫姑,是廁神。關(guān)于紫姑的來歷有2個版本,其一說紫姑是唐朝人叫何媚,被人霸占成小老婆,被大老婆下毒害死在廁中,后被武則天封為廁神;其二說紫姑就是戚姑,漢高祖的妃子,被呂后所害成“人彘”死在廁中,成了“坑三姑娘”,后來三位仙姑在《封神榜》中為哥哥趙公明報仇陣亡,被姜子牙封為廁神。紫姑代表了封建社會受壓迫的婦女形象,人們希望紫姑封神后保護女性,之后便有了祭拜紫姑的習(xí)俗。
3.拜晚年
正月十一,“十”是極其完美,周而復(fù)始的好數(shù)字,在“十”上加“一”,就有了新的開始的意味,因此把元宵節(jié)的前4天作為“拜晚年”的時間段。姑爺、閨女再次回門,之前由于種種原因沒拜上年的親朋好友,也可趁這天 “拜晚年”,這樣才不失禮數(shù)。
4.送燈
正月十一,姑爺和閨女一家回來,老人要給外孫“送燈”,希望孩子健康成長。送上2個大紅燈籠,還有10支蠟燭,寓意孩子前途光明、美滿幸福。正月十一,姑爺要把老丈人送的燈掛在自家門上,以示吉祥如意。“送燈”儀式等到小孩13歲就停止了,標志著小孩從童年進入少年了。
1.吃雞腿
正月十一,一家人回到丈人家,如果嫁出去的女兒有小孩,姥爺姥姥要給孩子雞腿吃,期盼孩子腿腳壯實,多來姥姥家。
2.吃合子
正月十一吃合子,“合”與“和”諧音,吃合子寓意新年日子過得和和美美。子婿日,丈母娘除了吃“天公”的剩飯之外,還要給全家人烙合子吃。
有一些地方,在這天有策劃燈會、舞炮龍、賀添丁的習(xí)俗,這些習(xí)俗都是延續(xù)幾千年的老傳統(tǒng),是傳統(tǒng)文化的結(jié)晶,尊重這些老傳統(tǒng),讓正月里更有“年味兒”。 過大年不忘老傳統(tǒng),正月里每天更新一篇過年的民俗,歡迎朋友們關(guān)注、點贊和轉(zhuǎn)發(f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