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小寶要吃棒棒糖,幫她撕開糖紙,給她棒棒糖后,就忙自己的事去了。
沒過多久,她就把糖拿過來,幾乎沒吃怎么吃過,塞我嘴巴里,一定要我吃。
吃著這顆糖,感受著甜味,居然想起來小時候吃糖的情形。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能吃到一顆糖,心里真的蜜一樣的甜,慢慢的舔著吃,含著吃,無比美味的享受著這份甜。總之,有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愉悅與滿足。
現代社會飲食結構的變化,糖的成份無處不在,對于孩子,家長也是能不吃盡量不給,但孩子對糖的向往從來沒有斷過,可以說是一種無法抵擋的味道。結果往往是家長越是控制,孩子越是想吃。
對甜的享受、喜好,估計是人的天性。
我家孩子也是很喜歡吃糖,每次去超市,直接往糖罐前跑,一開始,限制她,買幾顆,后來,買一袋,再后來……總之,買回來的糖,消滅的越來越快!
再這樣下去,影響牙齒不說,關鍵,過多的糖分攝入,還影響身體,影響大腦發(fā)育。
于是,某天跟孩子說:媽媽給你買一大罐糖,由你自己保管。不過呢,我們有條規(guī)定,每天最多吃一顆,而且不能天天吃,什么時候吃你自己決定,這罐糖吃完了就沒有了。
再告訴她,牙細菌最喜歡糖,吃了糖一定要好好刷牙,最好呢不要在晚上吃糖。
孩子拿到糖后,足足興奮了半天,捧著糖罐炫耀自己有這么多糖。
有了這個糖罐之后,孩子反而不怎么吃糖了,到了特別想吃的時候,才小心翼翼的拿出一顆糖來吃。
這種滿足感已經比吃糖更美味了。
這么久過去了,糖罐還是滿滿的。
當我們滿足了孩子內心的需要,又把自主權交給孩子的時候,孩子自己能夠支配了,反而不像之前那么大的需求了,而是更加珍惜她擁有的東西。
我們人,往往越是得不到的,越是有誘惑力,內心越是想要。
從小被限制太多的孩子,小的時候沒有力量反抗,有些可能變成了乖乖寶,爸爸媽媽怎么安排,我就怎么來吧,一切習慣了被安排。有的可能一直被壓一直反抗,等到有一天,自己翅膀硬了,父母直接管不了了。
無論是哪一種,都走向了極端。等孩子長大,一類父母可能會說,孩子內向、膽小,缺少主見,不會自己主動爭取,真是操不完的心??!另一類父母可能會說,孩子翅膀硬了,上房揭瓦,我都是為了他好,怎么就不聽我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
人都向往自由,做自己的主人,哪怕是三歲的孩子,也需要足夠的自由。而很多父母卻希望能掌控孩子的人生,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設計前行,希望孩子能實現自己未實現的愿望。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附庸品。當一個人內心有足夠的安全感和配得感時,不會想著去控制他人的生命。
因為內心的不安、心中的恐懼,孩子不按自己的來,怕出問題,擔心孩子。一方面是家長自己的焦慮和恐懼,另一方面是對孩子的不信任。
就像給孩子一大罐糖,很多家長肯定會擔憂,孩子一下子吃太多糖怎么辦?孩子不聽你的話怎么辦?
父母的擔憂和恐懼不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愛和安全感,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卻容易綁架孩子,加重孩子心理上的壓力。
而在控制中長大的孩子,內心的欲望會更大,同時也會有更多的匱乏感。
當一個人內在豐盛的時候,不會輕易被外在的物質所引誘;當一個人自在的時候,更能綻放出內在的光芒,活出自我價值。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