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氣無力,乏力不堪,雖然溫度不高,但還是動則汗出,出完汗感覺更累了,這種出汗就是氣虛,中醫(yī)叫做表虛自汗
表就是指皮毛,而肺主皮毛,肺氣不足,表虛不固而出汗,平時乏力,不想動,說話多就頭暈,吃多點就脹氣,這時就要補肺氣,有個玉屏風散,就是針對這種出汗
2:動則出汗,出汗后心慌,或者走得快一些也心慌出汗,看起來是氣不足,卻不知是心臟力量不夠,汗為心之液,汗是屬于心在管的,如果心臟壓力不夠,自身難保,自然就管不住汗,汗就老是跑出來
所以這種出汗,一般是心慌氣短或者胸悶乏力,活動一下就感覺到累,汗水滴滴往下流,這時候就要用上生脈飲,不少人喝上后,感覺有力氣,汗也止住了
而有這么一個女孩,生了孩子后,老是出虛汗,乏力,吃了生脈飲依然沒用,后面我說她是陽氣不足,因為她非常的怕冷,臉色也偏白,后面讓她用肉桂打粉,用膠囊裝起來,每天吃一點,上火就停,結果幾天后,汗就止住了
所以《藥性賦》里說:肉桂行血而療心痛,止汗如神。療心痛就是心絞痛,就是心胸部分,因寒痹阻滯導致的疼痛,那么用點肉桂,能夠補火助陽,直達心腎,自然心痛緩解,之所以說它止汗,也是溫心陽而已,心陽足,就能管住汗了,扶陽派說這是陽主陰隨,意思就是當陽氣強壯了,那么陰氣就不敢出來胡作非為了
3:一緊張就出汗,比如課堂上,有的孩子起來回答問題,他也不是回答不上來,但就是緊張,馬上汗就出來了。在生活中,我們也遇到過,比如遇到點事情,馬上就通身出汗,但平時卻沒事,也不怎么出汗,其實這種就是肝氣不疏,肝不足了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因為猶豫不定,沒有把握,自然就遇事慌張,然后就驚則出汗,那么肝氣不疏的出汗,或者講一緊張就出汗,這種用逍遙芄就不錯
而有的人是腎氣不足的,引起的緊張出汗,就要用腎氣芄,這種情況臨床中也是常見,就要脈象去辨別了
當然還有頭面部出汗,半邊出汗等,在桂枝湯那篇講到了,還有的人吃飯就出汗,都是氣虛的多,單獨的胸前出汗,是心血不足,那是歸脾芄的癥,當然還有的人,是血瘀引起的,這種都是不常見的,就不再一一闡述了
方中講到中藥,請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