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這個題目,很難想象這本書和死亡有什么關(guān)系。但是讀完整本書以后,就不得不承認(rèn)這本書是一本多么撫慰人心的書。這是一本比較老的書,原版出版于1984年,作者是英國的蘇珊·華萊,她迷人的插圖將傷心的文字襯托得十分完美。
豆瓣評分:9.2
推薦指數(shù):?????
適合年齡:3歲以上
【內(nèi)容簡介】
《獾的禮物》中獾是一個讓人信賴的朋友,他總是樂于助人。他已經(jīng)很老了,老到幾乎無所不知,老到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這天晚上,他對月亮說了聲晚安,拉上窗簾。他慢慢地走進(jìn)地下的洞穴,那里有爐火。吃完晚飯,他寫了一封信,然后就坐在搖椅上睡著了。他夢見自己在跑,前面是一條長長的隧道。他愈跑愈快,最后覺得自己的腳離開了地面,覺得自由了,不再需要身體了。第二天,狐貍給大家念了獾留下來的信:我到長長的隧道的另一頭去了,再見!
下雪了,雪蓋住了大地,但蓋不住大家的悲傷。春天漸漸臨近,動物們開始串門,大家又聊起了獾還活著的日子。
鼴鼠告訴大家獾是怎樣教他剪紙的。
青蛙告訴大家他是怎樣跟獾學(xué)溜冰的。
這些技藝,都是獾留給他們的禮物,這些禮物讓他們互相幫助。最后的雪融化了,融化了他們的悲傷。在一個溫暖的春日,鼴鼠爬上他最后一次看到獾的山坡,他要謝謝獾給他們的禮物。他輕輕地說:“獾,謝謝你?!?/span>
【深度解讀】
諾寶第一次理解什么是死,大概是在三、四歲。他問“媽媽,你會不會死”,我告訴他每個人都會死,媽媽也會,只是在很久以后。但雖然這么說,他依然眼含熱淚、不肯相信?!彼劳觥霸诠沤裰型舛际潜蝗酥M莫如深,可是這個話題本就是人生的大命題之一。
1. 不要懼怕死亡
獾對死亡這件事的態(tài)度其實已經(jīng)相當(dāng)豁達(dá),他不懼怕死亡。他認(rèn)為,死只不過是他離開了自己的身體。隨著歲月的流逝,他的身體早就不聽使喚了,他唯一擔(dān)心的就是他死后朋友們的感受。正如《當(dāng)鴨子遇見死神》這本書中鴨子也擔(dān)心它死后,池塘的樣子。臨終之前,我們總會有一些放不下的人或事。但是對于生命已走到終點的人,離開是解脫,是另一種形式的自由。如果能平靜地對待這件事,反而會少消耗一些能量。繪本中關(guān)于獾離開這個世界的描述并不讓人壓抑,反而覺得很輕松,讓人不再懼怕死亡。
2. 帶著“禮物“,繼續(xù)前行
逝者已逝,那活著的人呢。起初,獾的朋友們,尤其是鼴鼠,對獾的離去感到非常失落和孤獨,難過得要命。但后來大家在一起追憶起和獾在一起的點滴,盡是一些美好而溫暖的回憶。在不斷地追思中,大家終于明白獾為每一個朋友都留下屬于各自的珍貴禮物——獾教過他們的一些事情,他們現(xiàn)在都做得好極了。這種離別禮物,大家可以永遠(yuǎn)珍藏下去。他們不再那么傷感。待到冰雪消融,那些悲傷似乎也消融了,生活仍在繼續(xù),帶著獾給我們的”禮物“,之前的悲傷也全部化為了感激和力量。
3.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對于身邊人的“死亡”,我們總會最先想到我們失去了什么?!垛档亩Y物》借助朋友們的視角,向我們提供了另一個思考問題的角度,那就是故人曾經(jīng)我們帶來了什么,也就是書名中所說的“禮物”。正如臧克家詩中的那句話“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獾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一生與人為善,即便已經(jīng)死去,但依然活在這些朋友的心中,他所教授的技能將繼續(xù)伴隨朋友們的余生。這也引導(dǎo)思考要在有生之年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一個能讓別人銘記的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