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檔案
覓知音(四十二)
文/林憲君編寫(重慶)
記得《天涯歌女》中有一句唱詞: “天涯呀!海角,覓呀覓知音,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人生一世,誰不向往有個知心人?連魯迅先生都說: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音難覓,知己難得,許多人為此傷心感嘆,終身遺憾!要尋覓到真正的知音,實在不易,一旦遇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人,便會傾心相愛,甚至為他獻出生命。難怪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下了一個擲地有聲的結論: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惫糯鷨⒚勺x物《增廣》中也有一句名言:“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span>
有關知音的故事太多了,甚至蔡鍔都可以遇到小風仙這類知音。而我最推崇的知音,莫過于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中的一個故事“俞伯牙摔琴謝知音”了。
相傳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大夫俞伯牙是個著名琴師,他精通音律,琴藝高超,被人稱為“琴仙”,他能出神入化,把對事物的感知融入自己的琴聲中,可惜許多人都聽不懂,讓他知音難覓,孤獨寂寞,苦惱萬分。一天,他乘一扁舟,自楚都郢城順江東下,路途中忽然風雨交加,大雨滂沱,便臨時將小船停泊在漢陽龜山附近一個港灣。晚上風平浪靜,明月清風,他思緒萬千,閑來無事,即拿出七弦琴邊彈邊唱,撫琴而歌,琴聲悠揚婉轉,讓他沉醉在琴聲的意境之中。
正彈奏間,抬頭忽然發(fā)現(xiàn)有人站在一旁聽他撫琴,原來是一位身披蓑衣、手持利斧的砍柴樵夫,名叫鐘子期,他聚精會神,洗耳恭聽,聽得津津有味,搖頭晃腦。俞伯牙邀請他上船,一邊共飲美酒,一邊探討音律之奧妙,俞伯牙為試探樵夫對音律的理解,便志在高山,狂彈琴弦如裂帛,鐘子期立即回答: “善哉!善哉!巍巍兮若泰山!”俞伯牙又復鼓琴,攏捻琴弦如私語,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答: “洋洋兮若江河!”不論俞伯牙彈什么曲子,如模擬山洪暴發(fā),巖漿崩裂,狂風暴雨,涓涓細流……鐘子期均能揣摩出俞伯牙的寓意,將樂曲中所表達的內容,說得一清二楚。俞伯牙大悅,撫著七弦琴感概的說: “善哉!只有閣下才能聽出我樂曲中的志趣?。∧闼氲恼俏乙蚕氲陌。∥夷睦锬茉谀忝媲半[藏我內心的秘密呢?”于是,二人結為莫逆之交,并留下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談。
第二年,俞伯牙又路過龜山,重游故地,當他專程去拜訪鐘子期時,他的知音卻溘然長逝,俞伯牙得知鐘子期病故,悲痛欲絕,心知天下已再無知音,便到鐘子期的墳前祭奠。彈完了鐘子期喜歡的最后一支曲子,便將手中的七弦琴摔碎,終身不再鼓琴!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能有鐘子期這樣“高山流水遇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者,世上能有幾人?
兩千多年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廣為流傳,概因其中蘊含了我中華民族之精神,表現(xiàn)了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愛國情懷,傳達了人與人之間真誠的友誼,以及為亡友摔琴明志的悲憤!有詩云:
“人生難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難尋,
伯牙摔琴為子期,
高山流水存音韻?!?/span>
我邊想邊寫,回顧逝去的滄桑歲月,曾經的知音好友,也先后駕鶴西游,離我而去,我該摔什么以謝知音呢?不得而知。我的一生,也結交了幾位有情有義、心心相印的朋友,如廖申明、傅景德、楊炳宇、胡正亞等人,即使生死離別,天各一方,陰陽相隔,我也九死而不悔,擁有過心心相印、患難與共的知心朋友,此生心愿已足矣!
2023.9.30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