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系統(tǒng)脫敏及合理情緒療法的治療案例
【摘要】本文是一名高中生求助者的咨詢案例,下面將結合咨詢過程對求助者心理問題的形成原因進行分析,運用系統(tǒng)脫敏及合理情緒療法對求助者的焦慮癥狀進行了治療,并且分析不同心理療法在治療同一案例的想通與不同,了解它們各自的運用方式及特點。
【關鍵詞】系統(tǒng)脫敏 合理情緒 焦慮
一、案例描述
小剛,高三學生 ,面臨畢業(yè),其身體健康,學習成績優(yōu)秀,在重點高中讀書。父母他的學習成績要求一直比較嚴格,在幾次月考中考試失利,受到爸媽的批評,老師也說他。后來在考試的時候很緊張、焦慮、不安,總覺得自己又要考不好了。在高三的上學期一直在一種緊張學習的氛圍中,時常感到心煩意亂,學習成績也時好時壞。常常想到高考,感覺更加強烈,心跳的劇烈程度比以前強很多,思維不太受控制,注意力也難以集中。在每次模擬考試的前幾天就開始坐立不安;經常做有關考試的夢,并且夢見成績不理想。經常想如果這次考試成績又不好怎么辦。臨近考試時肚子不舒服,想上廁所的次數也比平時多;當聽到開考的鈴聲時,心跳馬上加速??荚嚂r,如果監(jiān)考老師來回走動或注視自己,便無法答題;常常發(fā)現考試時自己的手指或雙腿在發(fā)抖;考試時經常會看錯題目。為此感到很痛苦,希望能在中考前克服這個問題。
二、評估與診斷
根據對臨床資料的收集,該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 情緒低落,為學習和考試而焦慮,為自己的前途焦慮,為達不到父母的期望焦慮,生理機制紊亂。
診斷:求助者的心理與行為異常表現是非病理性的情緒反應屬于心理問題范疇,是由考試引發(fā)的焦慮狀態(tài)。根據判斷正常與異常心理活動的三原則,求助者心理活動形式和內容上與客觀環(huán)境保持一致,符合統(tǒng)一性原則,各種心理過程之間協調一致;其個性穩(wěn)定,且引起求助者問題的原因是小學升學考失利這一現實刺激,其持續(xù)時間和嚴重程度未達神經癥的診斷標準,故屬于較嚴重的心理問題。
三、兩種療法在案例中的應用
(一)系統(tǒng)脫敏療法
1、放松訓練。一般需要6—10次練習,每次歷時半小時,每天1至2次,以達到全身肌肉能夠迅速進入松弛狀態(tài)為合格。幾種常見的放松技術主要有:漸進性肌肉松弛法、腹式呼吸法、注意集中訓練法和行為放松訓練法。
2、分極脫敏練習。在完成以上兩項工作之后,即進入系統(tǒng)脫敏練習。系統(tǒng)脫敏在求治者完全放松的狀態(tài)下進行想象脫敏訓練。由施治者做口頭描述,并要求對方在能清楚地想象此事時,便伸出一個手指頭來表示。然后,讓求治者保持這一想象中的場景30秒鐘左右。想象訓練一般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進行,想象要求生動逼真,像演員一樣進入角色,不允許有回避停止行為產生,一般忍耐一小時左右視為有效。實在無法忍耐而出現嚴重恐懼時,采用放松療法對抗,直到達到最高級的焦慮事件的情景也不出現驚恐反應或反應輕微而能忍耐為止。一次想象訓練不超過4個等級,如果在某一級訓練中仍出現較強的情緒反應,則應降級重新訓練,直至完全適度。
系統(tǒng)脫敏法的產生是與沃爾帕的工作分不開的。雖然在他的關于貓的實驗研究中讓貓暴露于它所害怕的真實生活情境,但臨床中經常采用的系統(tǒng)脫敏法卻是讓病人邊想象令他害怕的事物邊放松全身。之所以如此,主要有兩個理由:其一,臨床工作限于條件不可能陪同每位病人到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去脫敏。其二,病人所害怕的某些情境或事物不可能被展示出來,如害怕親人會死去。一般將想象(恐懼的事物)與(抑制焦慮的)放松反應的結合,看作是經典的系統(tǒng)脫敏法。這種經典的脫敏法的主要缺點是治療者難以對病人的想象活動實施有效的控制。因此,人們又在此基礎上作了一些改進,產生了一些變式。這種方法主要是誘導求治者緩慢地暴露出導致神經癥焦慮、恐懼的情境,并通過心理的放松狀態(tài)來對抗這種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消除焦慮或恐懼的目的。系統(tǒng)脫敏法的程序是逐漸加大刺激的程度。當某個刺激不會再引起求治者焦慮和恐怖反應時,施治者便可向處于放松狀態(tài)的求治者呈現另一個比前一刺激略強一點的刺激。如果一個刺激所引起的焦慮或恐怖狀態(tài)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圍之內,經過多次反復的呈現,他便不再會對該刺激感到焦慮和恐怖,治療目標也就達到了。這就是系統(tǒng)脫敏療法的治療原理。
3、方法:行為治療
①反饋上次咨詢的作業(yè),認為小學升學考試失利及之后父母的批評指責態(tài)度可能是造成他心理壓力過大的原因。
②通過簡單說明,讓求助者學會衡量自己的焦慮程度,并盡可能給出一個相對恰當的評分。評分通常以五分制為度量單位。0分、1分、2分、3分、4分、5分焦慮依次遞增,0分是安寧平靜;5分則表示極度焦慮不適。
③放松訓練
讓求助者坐靠在沙發(fā)上,全身各部都處于舒適的位置,由咨詢師口述指導語,此方法可讓求助者在咨詢師的指導下進行訓練,并掌握要領,之后可回家自行練習。
④布置作業(yè)。回家后做放松訓練,爭取達到全身完全放松,并運用自如。
目的:
①學會準確的找到引起不適行為的原因,即在什么刺激下求助者會出現緊張焦慮和不適行為。②設計焦慮等級表。③尋找錯誤認知
4、咨詢效果
系統(tǒng)脫敏療法作為治療焦慮癥的一種便捷,有效的方法,確實能帶來不錯的咨詢效果。同時我們應當根據自身的客觀條件合理的運用想象脫敏療法和現實脫敏療法,或采用上文提到的幾類變式,交叉配合使用,以達到治療的目的。另外一點就是鑒于此類個案的特殊性,在進行行為療法之后可以進行認知療法和精神分析療法,這樣會使來訪者的癥狀改變的更加迅速,以達到人格完善之目的。咨詢已基本達到目標:考試焦慮程度大大降低,自我放松技術能在生活中應用自如,保證了各項生理指標正常,端正了不良認知(即錯誤的升學觀和學習策略),提高了學習適應水平,學習有一定的提高。
(二)合理情緒療法
1、原理——人的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fā)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經歷了這一事件的人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的。
2、操作過程——合理情緒療法認為,人們的情緒障礙是由人們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簡要地說,這種療法就是要以理性治療非理性,幫助求治者以合理的思維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維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表不合理的信念,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合理的信念給情緒帶來的不良影響,通過以改變認知為主的治療方式,來幫助求治者減少或消除他們已有的情緒障礙。
3、第1步,首先要向求治者指出,其思維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幫助他們弄清楚為什么會變成這樣,怎么會發(fā)展到目前這樣子,講清楚不合理的信念與他們的情緒困擾之間的關系。這一步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向求治者介紹ABC理論的基本原理。
第2步,要向求治者指出,他們的情緒困擾之所以延續(xù)至今,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的影響,而是由于現在他們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導致的,對于這一點,他們自己應當負責任。
第3步,是通過以與不合理信念辯論方法為主的治療技術,幫助求治者認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進而放棄這些不合理的信念,幫助求治者產生某種認知層次的改變。這是治療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
第4步,不僅要幫助求治者認清并放棄某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而且要從改變他們常見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幫助他們學會以合理的思維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維方式,以避免再做不合理信念的犧牲品
這4個步驟完成后,不合理信念及由此而引起的情緒困擾和障礙即將消除,求治者就會以較為合理的思維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維方式,從而較少受到不合理信念的困擾了。
四、兩種療法的異同
再實施系統(tǒng)脫敏的同時,也要進行合理情緒療法,從指出來訪者的認知錯誤開始,直到他建立起正確的認知。
相同:這兩種方法都是建立在與來訪者的良好互動關系上,同時要樹立來訪治療的信心;這案例的治療中,系統(tǒng)脫敏和合理情緒療法都是為了改變恐怖或者不愉快的情緒。系統(tǒng)脫敏的治療中,要建立恐怖等級找出來訪者所害怕的東西。在合理情緒療法中,也是要找出不合理的信念。
不同:在揭露和辯論不合理想法時更直接和更有對抗性,著重于獲得對問題情境的應對技能。
系統(tǒng)脫敏為主義的治療方法,注重從來訪者的外顯行為來協助來訪者解決問題。合理情緒療法是認知行為療法,認知重組起關鍵的作用,注重從認知方面協助來訪者解決問題;兩者的理論基礎不同。系統(tǒng)脫敏建立在經典條件反射和交互理論的基礎上。合理情緒療法建立在人性觀和生物—心理—社會模式上。理論基礎上的不同,決定了兩種治療方法治療切入點不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