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承接(人性是善還是惡?“上善若水”的關(guān)鍵是什么?)
經(jīng)文:處眾人之所惡。
水總是處在最下處,后面老子說“天下莫柔弱于水,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老子對水的贊美無以復加,水確實值得贊美。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凡夫與圣人的區(qū)別一目了然,凡夫喜歡高處,圣人像水一樣喜歡低處,就是處眾人之所惡。往高處走的人是凡夫,不是圣人。
后面老子更加明確的說:“受國之垢,是為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七十八章),圣人是受難來的。儒家的理想君王也是高高在上的,老子的理想君王是受苦受難的。
經(jīng)文:故幾于道。
水德已經(jīng)離道不遠了。一個“幾”字再次提醒:道不可說,不可見,不可道。王弼注:“道無水有,故曰幾也”,道與水之間的距離就是無與有之間的距離。
一個幾字泄露了天機。天地之無私,水之上德都只是比喻,與宇宙的終極之道(常道)還只是秋毫之末萬分不及一。
莊子在《知北游》中講了一個故事。神農(nóng)氏向老龍吉學道,一天神農(nóng)氏正在禪定中,同門師弟突然推門進來,說“老龍死矣!”師父老龍吉死了。神農(nóng)氏的表現(xiàn)很奇特:“擁杖而起,嚗然放杖而笑”,就是猛的一柱拐杖,跳起來,又突然把拐杖扔掉,哈哈大笑。
神農(nóng)氏說:“天下君子都想見道。師父見道,不到秋毫之末的萬分之一,就不愿與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呆在一起,把自己所見的那秋毫之末萬分不及一的真言藏起來,不告訴我們,所以要離我們而去。那些真正體道的大成就者怎么會顯露在凡夫俗子面前呢?”(夫體道者,天下君子之所系也。今于道,秋毫之端萬分未得一處焉,而猶知藏其狂言而死,又況夫體道者乎?)
神農(nóng)的師父老龍吉(應(yīng)該是一條老龍吧?。?strong>得了微塵那么一點道,就不屑于與神農(nóng)這樣的“凡夫俗子”共處,可見道是多么純潔無暇啊。
一位注釋家說不知道神農(nóng)突然大笑的理由,肯定文字有誤。其實這是神農(nóng)自嘲:原來我以為自己是有道者,有資格與有道者在一起。師父雖然只悟道的秋毫之末萬分不及一,但突然顯現(xiàn)死亡,那是嫌我這個凡夫俗子太臟啊。
所以這里的“故幾于道”是有真實內(nèi)涵的,不是客套。雖說“幾于道”,但水的無私之上善,離圣潔的道還是秋毫之末萬分不及一。道是那么圣潔,那么至高無上!老子要世人進一步對道生起信心,以修道作為人生的真正使命。
第三段經(jīng)文: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動,善時。
張舜徽認為歷來注釋此句都不得其解,只有河上公和蘇轍的注釋很有價值。但本人認為釋德清的注釋也非常精妙。
此段老子指引修道者身口意(行為、心理、語言)七個方面向水學習。老子宣說水的上善之德,就是要世人時時刻刻、在在處處都向水的無私學習。水之七善是對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上善的補充,以此指導修行步入精微。
何為善地?不爭之地為善地。河上公注:“水性善喜于地,草木之上,即流而下”,最下之地就是不爭之地。
何為善淵?身之處為地,心之所為淵。淵代表極深止靜。
釋德清注:“心則淵靜深默,無往而不定”。身應(yīng)常居不爭之地,心應(yīng)常處不爭之淵。
“與,善仁”一句值得重視。在《道德經(jīng)》中,仁義一直是受到質(zhì)疑的,但此處仁受到肯定。學人對老子仁的態(tài)度不好琢磨:是贊還是斥?這要看仁處的位置。仁不能代替天道,如果把仁作為第一修行目的,那老子一定斥。
水是上善,但遠遠超越了仁的境界。與人相處時,懷有仁愛之心,這是水的一德。水德柔和,這符合仁的含義。上對下可以說仁,下對上不可以說仁,說了也毫無意義,儒家從來沒有說過下民對君王要仁。這正是老子對仁不完全認可的原因。
“與,善仁”體現(xiàn)了老子對仁的一定程度的肯定。何為善仁?守柔潤澤為善仁。
“言,善信”。從文法上講,善是修飾信的。言而有信是社會的基本價值觀,老子很贊同。但老子又要說“言,善信”,把世人的信與修道士的信區(qū)別開來。后者要高于前者,故曰“善信”。
水往低處流,從不逆反,這是恒信。河上公注:“水內(nèi)影照形,不失其情也”,止水如鏡,照物見真,是善信的又一證。
“正,善治”,后文老子說“以正治國”(五十七章),正是政的本字,處理政務(wù)要公正無私,這是世人皆懂的常識。
水的最大特性就是平,所以水可以成為法則的代名詞。莊子說水具有“平、中、準”三德,都是“正善治”的代表。釋德清注:“為政不爭,則行其所無事”。
孔子贊美舜,說“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舜只要穿件衣服(垂衣裳)坐在那里就可以了。水滋養(yǎng)萬物,潤物細無聲,這不是善治嗎?
“事,善能”,可見老子希望世人處理世間事要高度專業(yè),如同《莊子》中庖丁“不以目視而以神遇那樣”,真是大匠境界。
河上公注:“能方能圓,清且平也”,就是水的應(yīng)變能力不可思議,隨方就圓,曲盡其妙。又順萬物之情而為之,必致天下清平之宏德。
老子后文說“天下莫柔弱于水,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七十八章),以柔克剛,滴水穿石,這才是是水的大能。又鮌治水筑壩,一旦潰堤,洪流咆哮而下,沖毀一切阻擋,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
“動,善時”。行動是需要選擇時機的,不然不會成功,這些都是世人的常理。釋德清注:“用舍隨時,迫不得已而后動”,就是圣人不會主動為之,但會因應(yīng)萬變。
水無常形,或為液體,或為氣體,遇陽光則蒸騰至天,不是善時之證嗎?天降時雨,普潤萬物,是善時之又一證??偠灾褪且选?strong>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之上善貫徹到世人身語意的所有方面。
吳誠真道長說:“上節(jié)講上善若水,此節(jié)講修行者如何學習水的品質(zhì),進而達到上善若水的方法”。
《道德經(jīng)闡微》說明修行人向水學習的七個方面:七善皆以不爭為宗旨:不爭之地為善地,不爭之心為善淵(心之所),相處不爭為善仁,言辯不爭為善信,為政不爭為善治(無不為),為事不爭為善能(無為),陽動不爭為善時(陽為動,陰為靜)。
第四段經(jīng)文:夫唯不爭,故無尤。
此句總結(jié)全章,點出不爭為主體。從第二章開始宣說不爭之妙理,第五章宣說不仁(無凡心),第七章再宣說無私,到此章以水為喻宣說上善,完全呈現(xiàn)老子《道德經(jīng)》的主題思想。
只有無私才是人類文明最珍貴,也是最缺乏的價值觀。無私不爭的上善只有修道才能獲得,而且遠取諸天,近取諸水,時刻效法,才能成就上善之人。
如果世人不修道以獲得無私的上善,則此人必早致夭折,這樣的文明必岌岌可危,可不戒歟?無尤一語,戒省之意極深。
宋代哲學家陸九淵說:“宇宙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宇宙”,老子心處太虛之巔,俯視蕓蕓眾生,諄諄教誨,冀世人臻于至善。老子莊子盛贊水之上德,孔子也心領(lǐng)神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