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討論的基礎:秦滅六國與以史為鑒的散文傳統(tǒng)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親政后,籠絡燕齊,穩(wěn)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各個擊破,共計10年時間,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即秦朝。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歷來文史哲不分家,以史學為主體的中國古代文化,鑄就了以史為鑒的民族文化智慧,并培育出深厚的人文傳統(tǒng)。詩歌里面有專門的詠史詩、懷古詩,散文尤其是政論文中,這種例子更比比皆是。前文讀王安石的翻案文章——《讀孟嘗君傳》及其他也正是這種情況的一個例證。
作為改變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秦滅六國自然會進入歷朝歷代文人的視野,成為他們研究政治、針砭當下的重要材料。
二、文章立意與創(chuàng)新:同與不同
同一件事情可不可以談出新意,同一個問題有沒有繼續(xù)研究的必要,這三位作者給了我們肯定的答案。
賈誼從秦國角度理論,回顧了秦國逐步強大的緩慢歷程,與秦朝覆滅之快形成一個大的對比,得出“攻守之勢異也”這個結論;里面又有一個秦朝不同歷史階段敵人力量的對比,六國來勢洶洶卻為秦國所滅,陳勝吳廣地位智謀武器均不能與之相提并論卻滅了秦國,得出“仁義不施”這個結論。群雄蜂起是諸侯爭霸利益之爭,無所謂正義與否;陳勝吳廣起義卻是生死之戰(zhàn),體現(xiàn)了人民的力量和人心所向。
蘇洵和蘇轍則從六國角度立論,尋找六國有無翻本的機會、歷史有無改寫的可能。
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現(xiàn)實針對性
三位作者為什么選擇這段歷史進行討論,則各有其現(xiàn)實出發(fā)點和針對性。中國歷史上對于給皇帝提意見這件事歷來有直諫和諷諫的區(qū)分,因為皇帝是真龍?zhí)熳樱纨堶[、摸老虎屁股的事情不太好干,而古代皇帝中卻不乏飽讀詩書有真才實學者。這是諷諫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基礎。
賈誼是漢代人,漢文帝時期是漢王朝走上坡路的時期,其政治局勢與戰(zhàn)國時的秦國一致,考慮的是珍惜祖業(yè)、守住江山的問題。與漢初減免賦稅、與民休息的政策不謀而合。
宋朝則是立國之初就沒有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而且因為統(tǒng)治者有兵變的陰影,一直信奉“攘外必先安內”,是中國歷史上外交政策最軟弱的朝代。明明泱泱華夏,卻一直為外族壓制,甚至在南宋時向金國稱臣。在政治局勢上,宋與六國一樣處于被壓制的態(tài)勢,蘇洵父子的立論明顯是為了尋求宋朝的翻盤機會,從歷史中尋找答案。
四、對今人的啟發(fā)
向歷史學習,向自然學習。善假于物。
時刻保持清醒,保持客觀和冷靜;破除偏見和成見,拋棄慣性和舒適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