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窗戶亦是墻,透過窗戶或是墻,我們能夠看到同樣的世界,傾聽到共有的情感!
對暴力的認知,我們條件反射式地認為是對身體的傷害;其實,給精神帶來傷害的也是一種暴力行為,只不過更為隱蔽罷了。
我們常會聽到一句話:某某人一句話能把人給噎死,這就是常見的語言暴力。
也許,很多人并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是我們的言語行為確實引發(fā)了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那么有沒有一種更為和善的溝通方式讓彼此感受到愛和尊重呢?
馬歇爾·盧森堡提出了一種新的溝通方式,依照這種方式來談話和聆聽,能使談話者情意相通、樂于相助。這種溝通方式即為“非暴力溝通”,也稱之為“愛的語言”。
在生活中,我們一聽到別人說自己不好時就想著立馬去反駁;我們一聽到某事時就想著立馬去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但是,如果我們改變溝通方式,從專注彼此的觀察、感受和需求出發(fā),我們便能從事或人中獲得全新的體會,從而避免語言暴力。
非暴力溝通指導我們轉(zhuǎn)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讓我們不再毫無顧忌地去表達,而是有意識的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愿望,恰當?shù)厝ナ褂谜Z言。
這樣,我們既能真誠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又能尊重與傾聽他人。
非暴力溝通包含四個要素:
談事實。即你觀察到的、看到的事實。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區(qū)分事實和假設(或觀點)。
說感受。體會自己內(nèi)心的情緒,并用語言準確地表達出來。例如是悲傷還是開心,是喜悅還是憤怒等。
講需求。直接講出內(nèi)心的真實需求,這個是針對自己內(nèi)心情緒的滿足,可以用“我感到...我需要...”的句式來表達。
提要求。明確告訴對方,我們期待對方采取何種行動來滿足我們的需求。
溝通是雙向傳達信息的過程,因此借助非暴力溝通四要素真誠地表達自己是一個方面。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通過這四要素體會對方此刻的觀察、感受和需求,通過聆聽對方的請求來看看自己有什么可以為對方提供幫助的。
只有同時關注兩個方面,才能保證情意相通,樂于相助。
當然,在溝通過程中,這四個要素并不總是同時滿足的,順序也不總是固定的,在實際中還需根據(jù)溝通者交談風格和溝通氛圍進行靈活調(diào)整。
非暴力溝通適用于各個層面和各種環(huán)境,運用非暴力溝通,我們能夠聆聽到彼此內(nèi)心深處的真實需求,從而以全新的視角看待人際關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