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暨山,又叫四雞山、四季山,位于濟南市章丘區(qū)官莊街道東南部,距離明水城區(qū)約30公里,是章丘東南部山區(qū)主峰九頂山的北脈東支。據(jù)1992年版《章丘縣志》記載:九頂山主峰海拔833.5米。其北脈經(jīng)針子崖向北,一支折向西北,經(jīng)筆架山、石斑鳩山、轎頂山、白云洞,北至胡山,沒于濟王公路;另一支經(jīng)黃石崖、大山,向東至天蒼嶺、四雞山,折向東南,經(jīng)田家柳北山、金牛山入博山境。
清道光十三年《章丘縣志》載:“四暨山,在縣治(舊章丘城)東南七十里,天倉嶺東。山大頂平,可以眺遠,故名。”
四暨山高峻巍峨,為附近群山主峰,海拔高程782.8米,比海拔693.8米的胡山主峰高近90米。當?shù)匕傩沼小昂礁?,胡山高,達不到四暨山半山腰”的說法。登上頂峰極目四望,頗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四暨山西面為雄偉的天倉嶺。四暨山與天倉嶺構(gòu)成一條章丘東部的南北分水嶺。
上盆崖、下盆崖、趙八洞、雙水泉、響水泉、石門、田家柳、馬鬧坡等小山村星羅棋布地環(huán)繞著四暨山。四暨山頂部寬闊平坦,東西長,南北窄。東西兩面為陡峻的斜坡。南北兩面為壁立的懸崖。
山頂中部有一堆亂石,亂石中有一塊殘缺的石碑,上面有“清,光緒歲次,滴水石屋五千,趙八洞八千”等字跡。推測此堆亂石應該是一處石廟的遺跡,殘碑為光緒年間修建或重修石廟的碑記,上面有周邊村莊和個人捐資數(shù)量的記載。
石廟遺跡的東面有一間坍塌的石屋。壘砌石屋的石塊中,有幾塊上面雕有精細的花紋,推測這些石塊應該是來自早已坍塌的石廟。再往東十幾米還有兩塊長方形石塊,石塊中間有方形的孔洞。推測這兩方石塊為石碑的底座或者是石廟的構(gòu)件。由于沒有史料記載,碑碣又殘缺不全,故以上全為猜測。在峰頂南側(cè)懸崖邊的山巖上,刻有“鳳雷”二字,筆畫字形粗糙拙樸,應為山村土人閑刻,不知二字有何寓意。四暨山、天倉嶺一帶,因地質(zhì)結(jié)構(gòu)原因,溶洞眾多。據(jù)《章丘市地名志》記載,四暨山上有龍藏洞、呂祖洞、牛欄洞、梯子洞、狼窩洞、老虎洞、劈縫洞、廓落洞等,形成了八洞景觀。其中以龍藏洞最為著名,是濟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藏洞為天然形成的石洞,位于四暨山主峰北麓的半山腰,官莊街道趙八洞村南800米處,座落于偏西山峰之下,東、南、西三面都是山崖峻嶺。龍藏洞原名“龍?zhí)枚础?,因位于趙八洞村,又被稱為趙八洞。洞口朝北偏東,洞內(nèi)最高處約20米,寬逾8米,深50米,十分寬闊,可容千余人。進洞不遠,在右側(cè)高10余米處有一天然洞窗,方闊2米左右,日光可透窗而入。相傳有八條小龍興風作浪,危及民間,觸犯天律,玉皇大帝便將其囚禁于此洞中。這龍不服約束,后來施展神法,炸開天窗,潛入東海。故事所云“天窗”,即洞頂朝天通透之圓孔,白晝艷陽朗照,穹隆通明;夜間皎月穿窗,滿洞清輝,景觀奇特。洞內(nèi)南側(cè)有一高約3米的平臺,夏秋有山泉沿平臺流下,冬春則平滑潔凈,人稱“龍床”。西南角有石床、石桌,再往西南有一深洞,洞口狹窄,向前幾米便窄小難進,再向前深不可測。進洞5米處南北兩壁有宋、元、明代雕鑿的浮雕造像85尊,是章丘最大的石窟造像群。距洞口1.5米處南壁有一石匾,上書“通天透地”4個行書大字,落款是“明嘉靖己酉歲四月雪蓑子蘇洲為中麓山人龍洞題”。其筆勢狂而不亂,熟而不俗,氣貫長虹,神韻俱佳,是不可多得的書法精品??上в捎谀甏眠h,字跡筆畫已斑駁不清。洞里鐘乳嶙峋,地上水洼清冽,清涼沁骨,是一處絕好的避暑勝地。1979年9月,濟南市革命委員會批準為第一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章丘歷史上本來有兩個“龍洞”。一個叫“東龍洞”,即四暨山的龍藏洞。另一個叫“西龍洞”,位于“章丘西南六十里的西彩石莊西南”,1956年10月劃入歷城區(qū),今屬歷城區(qū)港溝鎮(zhèn)。明弘治、萬歷,清康熙、乾隆、道光等《章丘縣志》上對東龍洞和西龍洞都有記載。在清乾隆《章丘縣志》的章丘地圖上還有東龍洞、西龍洞的位置標注。因而關(guān)于章丘八景之“龍洞熏風”到底是指東龍洞還是西龍洞,歷來頗有爭議。說“龍洞熏風”是 “西龍洞”的觀點,其主要依據(jù)是西龍洞有一塊刻立于清康熙十四年的“龍洞熏風”四字匾額,但歷版《章丘縣志》上卻沒有明確指向西龍洞的記載。歷版《章丘縣志》中,清康熙《章丘縣志》首次收錄“章丘八景”,并繪有八景圖。清乾隆《章丘縣志》卷首章丘八景圖之“龍洞熏風”圖中有明顯的“天倉嶺”、“趙八洞”文字標記,并附有文字描述:“縣東南界高山大壑中有深洞……”。這版《章丘縣志》明確認定“龍洞熏風”就是“東龍洞”,即龍藏洞。因有《章丘縣志》明確記載,且西龍洞已不歸章丘,因而認定東龍洞即龍藏洞是章丘八景之“龍洞熏風”既有根有據(jù),也更加符合章丘人民的感情。現(xiàn)在的龍藏洞,早已開發(fā)建設(shè)成為“龍藏洞生態(tài)風景區(qū)”,除了龍藏洞的“龍洞熏風”勝景以外,還有龍藏泉、圣母泉、試劍石、一線天、通天門、通天閣等景點,這里風景優(yōu)美,空氣清新,吸引著各地游客和戶外愛好者前來觀光、登山。龍藏洞景區(qū)所在的趙八洞村是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小山村。這里三面環(huán)山,只有一條路與外界連通,靜謐而祥和。趙八洞村有百十戶人家,三百多口人。據(jù)新版《章丘縣志》記載:趙八洞,明代以前立村。周圍有龍藏洞、呂祖洞、牛欄洞、梯子洞、狼穴洞、老虎洞、劈縫洞、廓落洞八洞。故名。趙八洞村還盛產(chǎn)香椿,是章丘著名的“香椿之鄉(xiāng)”。每年的4-5月份,整個小村,椿香四溢,曲徑通幽,是人們尋古探幽,娛樂休閑的理想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