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感性意識到知覺的過渡依據(jù)這樣一個原則,即完全未被中介的、無關(guān)聯(lián)的、未分化的東西是不可思想的,而為了賦予任何東西以意義,我們必須有中介并因而有普遍的東西。這里表明純粹的直接性是達不到的,甚至最低級的感覺也包含著間接性和普遍性,因此包含著概念。一切演繹的邏輯性推演在于:后件(概念)是暗含在前件(感性意識)中的。
當一個人說“我看到我的老師”時,這個陳述的意思是:他真正看到的是一個“具備顏色、形狀、質(zhì)地等特性的一個特定的表面”,“我的老師”這個意識不是一個直接的觀察(直接性),而是一個推論(間接性)。對于人類來說,任何一個“東西”都是“關(guān)于這個東西的意識或知識”。
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分為欲望或本能、承認的自我意識、普遍的自我意識三個階段。
從欲望向承認的自我意識推演過程中,難以理解的是欲望的物理對象何以能向自覺的自我過渡,我們?nèi)孕枰斡浐诟駹栒軐W的根本原則,在這里所談?wù)摰氖且粋€邏輯的而非時間上的過渡。當我面對一團棉花,并不是說棉花作為時間中的一個事實真的會轉(zhuǎn)換成我這個人,這里的含義僅在于表明另一個自我的觀念是暗含在棉花這個欲望的對象之中,所以我能夠從中邏輯地演繹出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