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的一個春日,畫師希孟為宋徽宗獻上一幅長卷,高51.5厘米,長11.91米,名為《千里江山圖》。
這是一幅絹本大青綠設(shè)色的全境山水圖卷。
設(shè)色:中國畫分為水墨和設(shè)色兩類,設(shè)色即有顏色的繪畫,三種基本設(shè)色方法是大青綠、小青綠、淺絳(用調(diào)得淺淡的花青赭石畫樹木山石,并加墨降低原色的畫法)。
大小青綠:使用青綠色礦物顏料的設(shè)色方法稱為大青綠,即石青(青金石)、石綠(綠松石和孔雀石);小青綠指使用植物性顏料的青綠色,如花青藤黃等調(diào)出的“汁綠”。
全境山水:北宋中后期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全景式山水概念,在一幅畫卷中展現(xiàn)出各種典型的自然山水景觀和各種典型的社會人物活動,表現(xiàn)理想化的錦繡山河、安居樂業(yè)。
這一年,希孟18歲,宋徽宗31歲。一個是畫院培養(yǎng)、帝王親授的少年畫師,一個是登基13年的北宋皇帝,更是一位藝術(shù)家。
少年入畫院的希孟,如一張白紙,吸收著北宋成熟的繪畫技法和詩意美學(xué),又以自己的靈性和勤奮,結(jié)合曾見的自然景致,創(chuàng)作出徽宗所要的,宋代少有的大青綠山水。
中國繪畫最早是有色彩的“丹青”(紅黑二色為多),魏晉以來形成“以形寫神”的審美標(biāo)準,更重線條和意境,清淡的水墨畫成為主流,不再崇尚色彩。
青綠色最早用于佛教繪畫,現(xiàn)存多為石窟壁畫(如新疆、敦煌)。青綠山水畫大約起于隋唐,最初主要是“小青綠”,“大青綠”的石青屬外來色系,價格昂貴(青金石產(chǎn)自阿富汗),宮廷畫作多用,當(dāng)時“青綠”也寫作“金碧”。
墨色勾山石,青綠施重彩,《千里江山圖》所用的畫絹、顏料,乃至上色所用阿膠,都是極昂貴的珍品,且涂色極厚,近一千年后依然明艷輝煌。
勃發(fā)的青春心力,上等的宮廷畫絹,璀璨的寶石顏料,終于繪出帝王心中壯麗永固的太平盛世,千里江山。
中國山水畫從來不止是單純的風(fēng)景,宋代以來象征意味更加明顯,所謂江山如畫,畫里江山。
《千里江山圖》卷用色8種:
石青中的頭青、四青;石綠中的頭綠、四綠;赭石、石黃、蛤粉、墨。
這些顏色分別從寶石和礦物中提?。菏嗳∽郧嘟鹗?、石綠取自綠松石和孔雀石、白色取自硨磲。
《千里江山圖》無名無款,希孟畫作只此一卷,宋徽宗將其賜予蔡京并令題跋,這幾十字的跋文也成為希孟這個人的唯一線索。
政和三年潤四月一日賜。
希孟年十八歲,昔在畫學(xué)為生徒,召入禁中文書庫。數(shù)以畫獻,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誨諭之,親授其法。不逾半歲,乃以此圖進。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千里江山圖》面積近60平方米,多層反復(fù) ,工作量浩大,作畫時不滿18歲的希孟,在半年中完成這幅巨制,獻圖不久便耗盡心力,溘然早逝。
希孟趕上了北宋最后的好時光。18歲,靈秀山川與富貴宮廷滋養(yǎng)了青春的雄心和才氣,世間的混濁和苦難尚未刻入心底,才成就鮮艷奪目,生機勃勃的千里江山。
ps:《千里江山圖》畢竟年代久遠,流傳隱秘,其年代、作者和故事,從題材、構(gòu)圖、筆法、裝裱、流傳等等方面在學(xué)界存有一定爭議,但這不影響它作為青綠山水的絢麗代表。
希孟的故事搬上舞臺,就成為美輪美奐的舞劇《只此青綠》:
舞劇摒棄那些紛雜的歷史,專注在希孟的作畫。
隨著一位文物研究員將畫卷逐步展開,我們與他一起,穿越千年時光,看到那畫上,凝結(jié)了多少工匠的人工與心血,看到那位白衣少年,如何學(xué)畫,如何孤單,如何執(zhí)著,又如何揮灑。
待畫作終成,那位一心入畫的少年,慢慢轉(zhuǎn)身揮手,走入他創(chuàng)作的輝煌。
無名無款,只此一卷,青綠千載,山河無垠。
千年時光荏苒,唯青綠依舊。
疫情第三年,世事魔幻。坐在幾近滿員的劇場,看著清麗舞臺,絕美舞姿,心中感慨無可言說。
隨著白衣少年筆意揮灑,那些剛健婀娜的身姿,幻化為重巒蜿蜒的山河。
無論千里萬里,世易時移,人,才是真正的江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