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間有“五毒”,
蝎子、蜈蚣、毒蛇、壁虎與蟾蜍。
民間有一首民謠:
端午節(jié),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以此來提醒人們要防害防蟲。
五毒圖
“五毒”中誰是五毒之首呢?
眾說紛紜,其中蝎子和蜈蚣的呼聲最高。
一種說法是蝎子,
它晝伏夜出,毒腺發(fā)達,善于守株待兔;
另一種說法是蜈蚣,
它毒性強,性兇猛,行動迅速,能殺死比自己大的動物。
蝎子是最常用的動物藥材,中藥名叫全蝎;
息風解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
用于各種原因的痙攣抽搐,
如小兒急驚、破傷風、癲癇及口眼歪斜等。
也可治療諸瘡腫毒,與梔子制成藥膏外敷。
蝎子有4對足,1對大鉗子,尾部有銳鉤狀毒刺,
肉食動物,多以蟲子為食。
清明至谷雨前后捕捉的為“春蝎”,品質較佳;
夏季捕捉的為“伏蝎”,品質較次。
正在捕食的蝎子
炮制后的全蝎
蜈蚣也是常用的動物藥材,
清明至立夏捕捉,用竹片插入頭、尾,繃直,
曬干或烘干,呈墨綠色,
中藥蜈蚣有特殊刺鼻的臭氣。
蜈蚣與全蝎一樣,
息風止痙、通絡止痛、攻毒散結,
但蜈蚣息風止痙的作用比全蝎強。
最早記載于《神農本草經》,
味辛性溫,有毒。
臨床上為什么常把這兩種中藥配伍在一起使用呢?
全蝎和蜈蚣都是節(jié)肢動物,都有走竄通筋的功效。
但各有所長,全蝎能穿透筋骨,善于治療固定部位的痙攣;蜈蚣善走竄,搜風解毒力更強,二者搭配,既能增強息風止痙的作用,又能通絡止痛,相得益彰。
古書中記載的全蝎的功效
炮制后的蜈蚣和全蝎還有毒性嗎?
《中國藥典》規(guī)定,全蝎的用量是3-6g,蜈蚣的用量是3-5g,
即使經過了炮制,毒性仍然保留的,
所以在使用過程中應該注意用量。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