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代陶瓷以白、黑、綠釉及三彩陶為主要品種,基本上繼承了唐三彩和定窯、磁州窯等中原窯場的燒制技法,但部份產(chǎn)品具有強烈的契丹游牧民族特色。
赤峰窯位于今昭烏盟赤峰西南六十公里的缸瓦窯屯。也稱“缸瓦窯”。所燒器物有白瓷、白地黑花、三彩及陶器。以白瓷為主,器皿有杯、碗、盤、碟、壺和罐;三彩陶器以印花盤為多,黃釉有雞冠壺和鳳首瓶。遼瓷的器型裝飾明顯的反映了契丹族的民族風(fēng)格。
彩色釉陶印花盤 遼 (公元916-1125)
遼代瓷器多用黃、綠、白三色釉,它繼承了“唐三彩”的傳統(tǒng),故又稱之為“遼三彩”。 器型中富有契丹民族的風(fēng)格。裝飾手法有印花、劃花兩種,大凡盤、碟采用陽文印花,琢器采用劃花。此盤正是典型的遼三彩作品。
彩色釉陶印花海棠式盤 遼 (公元916-1125)
遼瓷典型盤式之一,全器若海棠花形,故而得名,盤面較為扁長,折沿,淺腹,平底,多以三彩印花為裝飾。此種瓷制品造型源于木制餐具,在遼墓壁畫中也較為常見。
赤峰窯白地黑彩劃花牡丹紋罐 遼 (公元916-1125)
高29.9厘米,口徑23.6厘米,底徑14.3厘米,腹徑34.2厘米。胎質(zhì)白而微黃,敷化妝土,上施白釉,釉不到底。大口,卷唇,鼓腹,平底。肩部劃雙弦夾波紋一周,腹上部刻劃纏枝牡丹并且填黑彩作地,上下劃弦紋各一道。
青釉刻花執(zhí)壺 遼 (公元916-1125)
壺在遼瓷中幾種造型:有與中原風(fēng)格近似執(zhí)壺;有遼代明顯的雞冠壺等。這件便是具有中原風(fēng)格的執(zhí)壺,青中閃黃,壺腹至底刻尖瓣蓮花紋一圈,刀法剛勁有力;壺肩刻花細(xì)膩,對比成趣。
彩色釉陶刻花纓絡(luò)紋盤口穿帶壺 遼 (公元916-1125)
纓絡(luò)是將項圈或項鏈以等頸飾融為一體的一種飾物。纓絡(luò)的上部,通常是一個金屬項圈,在項圈的周圍懸掛上各種珠寶玉石。本是印度的一種古老首飾,隨著佛教的傳入,這一裝飾習(xí)俗也傳到了中國,出現(xiàn)在壁畫、雕塑及石刻上。這件盤口穿帶壺,除了具有草原上可以系帶的方便性,也印證佛教的傳入對遼造成的影響。
彩色釉陶貼花鳳首壺 遼 (公元916-1125)
綠釉陶雞冠壺 遼 (公元916-1125)
西夏黨項族制作的瓷器具有北方少數(shù)民族粗獷質(zhì)樸的風(fēng)格。黑釉刻花器為其典型產(chǎn)品,已發(fā)現(xiàn)的西夏瓷以寧夏靈武窯產(chǎn)品最具代表性。
靈武窯在今寧夏中部靈武縣,瓷器始燒于西夏,終于元。
靈武窯是一個綜合性瓷窯,器形雖為北方常見,整體上卻體現(xiàn)了西夏瓷器的特點:胎較沉重,造型渾厚。燒造工藝采用北方常見的施化妝土方法,燒法上有刮釉疊燒、支圈墊燒等。靈武窯瓷器到了元代裝飾趨于簡單,紋飾多呈帶狀。
燒瓷器種豐富,有白瓷、青瓷、褐瓷、茶葉末釉、黑瓷及少量紫釉器物;裝飾與河北磁州窯更為相近,如白釉劃花、白釉剔花、黑釉剔花、白釉褐色點 彩。其中劃花、剔花中以折枝、纏枝牡丹紋最為常見,其次為卷枝紋、荷花紋、幾何花紋、梵文。折枝花多出現(xiàn)于各式開光內(nèi)。該窯紋飾構(gòu)成的另一特點,是以海水紋地襯托花紋。
靈武窯刻花開光牡丹紋瓶 西夏(公元1032-1227)
蘑菇形小口由下向上內(nèi)斂,短頸斜肩,鼓腹下收,暗圈足。腹部刻花分三層,最上層一排四方格內(nèi)刻對稱四片長葉紋,葉間刻小圓;腹部中間剔刻開光牡丹紋,以海水紋襯托,層次分明;最下層刻一圈流云紋或浪花紋。剔刻手法嫻熟,白釉剔刻花完整,在西夏瓷器中極為罕見。
靈武窯黑釉西夏文瓶 西夏 (公元1032-1227)
高32.6厘米,口徑5.5厘米,腹徑24厘米,底徑10.9厘米。
胎呈灰白色,施黑釉不到底,肩部有一周無釉露胎,小口外翻,短頸,鼓腹似球狀。上腹部弦紋兩道。其下刻有文字,三直行共五字,為西夏文,疑為人名。此瓶器型圓渾,特別是由下向上內(nèi)斂的蘑菇形式小口,是北宋的制作風(fēng)格。西夏瓷器制品,現(xiàn)存很少。
上一篇:春游上海杭州 85. 上海博物館 - 中國古代陶瓷館 10. 宋金元代黑釉、黑彩瓷
下一篇:春游上海杭州 87. 上海博物館 - 中國古代陶瓷館 12. 宋元時期景德鎮(zhèn)窯瓷
總目錄:春游上海杭州 99 - 史上最長篇上海、西湖、西塘游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