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脈診起源 古代醫(yī)家與疾病作斗爭.首先必須探明人體生理與病理的規(guī)律性,在實踐與探索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脈診的重要性,在無文字記載之前,則是口授相傳,不斷實踐總結(jié),既有文字之后,必然借這項先進工具予以記載。戰(zhàn)國到秦漢時,寫成的最早醫(yī)書《內(nèi)經(jīng)》里首先發(fā)現(xiàn)人體血液循環(huán),是能通過心肺不斷呼吸搏動而成。血液循環(huán)是從動脈血管流出和從靜脈血管回收。所以有“陽血”“陰血”之分。祖國醫(yī)學在二干多年前就有此發(fā)現(xiàn),論斷又如此準確無誤。若與西洋醫(yī)學相比,英國哈維氏在公元l 682年(明崇禎元年),才發(fā)現(xiàn)心臟的作用是維持血液在體內(nèi)的循環(huán)。就是這點知識,他花費了7年的功夫,才得到證明而公開發(fā)表。如他能廣查國際資料的話,又何至于浪費這樣多的時間呢! 任何科學技術(shù),都有它自身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脈學也不例外,上古即有脈書,出于現(xiàn)存本《內(nèi)經(jīng)》之先,如《素問?示從容論》所云:“臣請誦《脈經(jīng)》上下篇,甚眾多矣?!笨上髁?。 首先來正一正名,為什么要取“脈”字作名,按脈字字義是派、是永,意思是人體血液流于經(jīng)絡(luò)臟腑身軀百骸之間,支分派別,周流無滯.便可永年?!端貑?五常政大論》:“升明之紀,其物脈”,就是這個意思。具體說脈又是什么呢?《素問?脈要精微論》:“夫脈者血之府也。”《靈樞?經(jīng)脈篇》:“脈為營?!薄鹅`樞?決氣篇》:“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庇纱丝芍}就是血脈管,靠氣為動力以行。所以說人體內(nèi)動脈跳動的快慢強弱,是與心臟的搏動強弱和氣血多少、正邪進退有密切關(guān)系。血多氣足,血管自然充脹跳動有力;反之,血管必然扁踏跳動無力,此則最易察知,也便于實驗。進一步根據(jù)所在部位的距離遠近和物理變化的位置、形象,可以測出人身疾病的位置情況,即陰陽表里寒熱虛實以及正邪進退?!秲?nèi)經(jīng)》就是根據(jù)以上這些原理,首先突出人體上中下三部九候法來的(即遍診法),同時又定出兩手寸口三部九候法 (即獨取寸口法)以為補充,兩種脈診法并存,互為補充,互相競爭,在實踐檢驗過程中,淘汰了繁瑣的遍診法,肯定了獨取寸口法。簡便易行的獨取寸口法,就是這樣開始發(fā)展起來的。后來秦越人扁鵲所著《難經(jīng)》,就是以“青出蘭而勝于蘭”的氣魄繼承發(fā)揚《內(nèi)經(jīng)》的,在診法上提倡獨取寸口而去掉遍診法,脈學由發(fā)生發(fā)展走過漫長的道路,由此開始定形而昌明,故司馬遷在《史記》中認為:“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br> 到東漢末年,臨床實踐醫(yī)學大師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云:“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根據(jù)《內(nèi)經(jīng)》、《難經(jīng)》理論,以脈證并治為主,定立篇名,脈義以獨取寸口診法為主,對脾胃病有時參用人迎(頸結(jié)喉旁動脈)、跌陽(足跗沖陽穴),對婦女病有時參用少陰脈(足內(nèi)踝后太溪穴)診法。筆者之經(jīng)驗,凡仲景所言“人迎”或“趺陽”脈,注意診右手關(guān)脈亦甚準確。所得“少陰脈”,診兩尺脈同樣可靠。當然,如果兩手無脈,還得診頭、頸、腹和足,始可定脈證是否相符,方為全面。 自上古之《脈經(jīng)》早已失傳,東漢時涪翁所著之《診脈法》又不可得。現(xiàn)在可尋的最早脈書要算晉?王叔和所著之《脈經(jīng)》了,此書繼承了晉以前之脈學,肯定了寸口三部九候法之成果,系統(tǒng)地闡述了24種脈形,并突出以脈定證,行之臨床,驗證多為可靠,大純小疵,是一部脈學開山好書。之后脈書漸多,又多繼承與化繁為簡之著,發(fā)明無多,故有“脈決”出而《脈經(jīng)》廢之論,又有《瀕湖脈學》出而“脈訣”廢之議。 但以筆者臨床寅實分析研究所得,脈學以《內(nèi)經(jīng)》《難經(jīng)》《脈經(jīng)》三書最為可靠,留心實驗50余年,經(jīng)過千百次苦心思考,開始真正有些心得,并有新的發(fā)現(xiàn)。所以筆之成書,名日《實踐脈學》,采取簡便易行的方法寫成,俾學者易于入門。 二、寸口診法的理論起源 寸口是手太陰肺脈所過之處.脈又是血脈,血又是飲食營養(yǎng)所生,養(yǎng)料由足太陰脾(胃)所輸送,首先上輸于肺,散于五臟六腑,所以取此可以總統(tǒng)之義。欲作實驗.也很簡便,當人饑鋨時.氣血因而不足.診、寸口脈時必虛弱;吃飽時再診之則滑緩有力。如《素 問?經(jīng)脈別論》說:“食氣入胃,濁氣(即養(yǎng)料)歸心,淫精丁脈(即變?yōu)檠?,脈氣流經(jīng)(即十二經(jīng)),經(jīng)氣歸于肺,肺朝百脈(由此吐故納新),輸精于皮毛(皮毛也主呼吸)。毛脈(肺臟)合精,行氣于腑(指六腑),腑精神明(指六腑包括奇恒之腑腦在內(nèi)的精氣神明),留于四臟,氣歸于權(quán)衡,權(quán)衡以平(肺為相輔之官,燮理陰陽,主治節(jié),分布氣化,以得其平),氣口 (即寸口)成寸。以決死生。”同時《素問?五臟別論》亦有類似說法:“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歧伯日: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養(yǎng)五臟氣。氣口太陰也(指手足太陰經(jīng)),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于胃,變見于氣口?!薄鹅`樞?營衛(wèi)生會篇》更說得直接了當:“人受氣于谷,谷入于胃,以傳于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指營血),濁者為衛(wèi)(指衛(wèi)氣),營行脈中,衛(wèi)行脈外,營周不休,五十度而復大會?!本C上所述,《難經(jīng)?一難》更說得具體明確:“十二經(jīng)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八腑死生吉兇之法,何謂也?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動脈也。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干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榮衛(wèi)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二十五度.為一周也。故五十度復會于手太陰寸口,五臟六腑之所終始,故法取于寸口也?!?br> 此難闡明診脈獨取寸口之理由是:寸口本為手太陰脈在撓動脈處.但十二經(jīng)分手足三陰三陽,皆有跳動之脈,如于少陰心脈之極泉、神門之類,均為明顯之動脈,何不取之?單單選中了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之法,到值得深思研究。原因足寸口肺脈乃十二經(jīng)脈五臟六腑之大會,如何會法呢?氣為血帥,肺主呼吸;心主脈之跳動,血靠氣行。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一呼一吸為息,脈行六寸;平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二干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定為一周于身。榮衛(wèi)之氣,晝行陽二十五度,夜行陰二十五度,加起來是一周。此乃指行于脈管外皮膚分肉之營衛(wèi),非行于脈內(nèi)之榮與行于脈管壁孔竅中之衛(wèi)。而這兩種營衛(wèi),是一而二,二而一,各行其道,而在五十度時才復大會于手太陰寸口,就是二而一的意思;會后又各散行其道,謂之一而二。周而復始。如環(huán)無端,五臟六腑之脈皆要會于此。既行一度有一小會,行五十度有一大會;小會者少數(shù)會于此,大會者全體會于此。寸口好比碰頭地點,所以診脈取法于此。 事實勝于雄辯,再來證諸實踐,脈是血液在血管中之流動,可上可下,旁通四達;亦可滲出血管,回到血管,即輸出養(yǎng)料于各組織,回收廢料于血管中,全靠心臟之搏動,增減壓力而送出與回收。但心臟之搏動,又賴肺臟行呼吸而推動之:呼吸劇而心跳劇,呼吸微而心跳微。肺動脈所束之血液廢氣中二氧化碳多,氧氣少,即一氧化碳之壓力大于空氣中所管二氧化碳之壓力,迫之必從肺泡膜呼出;氧氣少則壓力小于空氣中所含氧氣之壓力,吸氣時則必然吸人,送入肺靜脈,則由原來的赭黑色變?yōu)槌嘌C}中血液變化情況,全由肺為治節(jié),氣血由肺經(jīng)過四臟六腑身軀百骸,分布全身,周而復始,如環(huán)無端。其主于手太陰肺經(jīng)的撓動脈寸口,其理益明,所以能候出十二經(jīng)五臟八腑之常與變,因十二經(jīng)五臟六腑不能一時無血,也不能一時無氣,氣血一有變化,則寸口上應(yīng)之部位亦起變化,猶如誰不來開會以及表現(xiàn)情況等,在會場上皆可察知一樣。肺為相輔之官,診它就能明了這些事。三、寸口三部九候法 《內(nèi)經(jīng)》、《難經(jīng)》、《脈經(jīng)》等書所述寸口三部九候法是一致的,可見學術(shù)有繼承性,勿須細論。寸口分為三部,以兩手腕骨后之“高骨”定為關(guān);關(guān)至魚際穴取九分定為寸,因離心臟遠,故居陽之位;關(guān)至尺澤穴取一寸定為尺,因離心臟近,故居陰之位。脈診之長度共一寸九分,一般診寸六分、關(guān)七分、尺六分。外陽所在,與天相似,主上焦之?。魂P(guān)上法人,主中焦之病;尺陰法地,主下焦之病,并以配該區(qū)統(tǒng)轄之臟腑軀殼,即《內(nèi)經(jīng)》上下竟之義,此乃機械唯物論之劃分法,驗之有準與不準之實際。若以臟腑之氣化兼陰陽五行生化劃分,在實踐中十分準確。每部又分浮中沉三候,三候乘三部共得九候,合為三部九候法。則以左寸沉候心,中候配心包絡(luò),浮候配小腸;右寸沉候肺,中候配脾胃,浮候配大腸,兩寸合看則診胸膈,寸前一分以上診兩手及咽喉頭部之疾患。理由是心肺在上象天,但又是臟為陰,故候于沉部;心與小腸相表里,小腸屬腑為陽,故在浮候;心包絡(luò)是心之宮城,又是手厥風木之臟,木為火之母,下生心火,上生小腸火,故列于中候。同理左關(guān)沉候肝,中候腎與膀胱,浮候膽;右關(guān)沉候脾,中候三焦小腸,浮候胃,兩關(guān)合看候膈至臍所圍之腹背疾患;左尺沉候腎,中候肺大腸,浮候膀胱;右尺沉候命門,中候肝膽,浮候三焦,兩尺合看候臍以下少腹腰臀;尺下一分候兩腿至足之疾患。此類候法異于《內(nèi)經(jīng)》、《難經(jīng)》、《脈經(jīng)》、張景岳、李瀕湖、《金鑒》等各家之分法,乍看新奇,實則有繼承有發(fā)揚,筆者在千萬次臨床實踐中,細心勘驗,非常準確,測證斷病有神奇之效果。故敢筆之成書。主宰者理,總詳于此書中篇所例之《兩手寸口診法二十六候圖》。 歷代以來,惟吳草廬、李時珍二氏頗得脈診之要。李氏說:“兩手六部皆肺經(jīng)之脈,特取此以候五臟六腑氣耳,非五臟六腑所居之處也。”但是如何能具體分別候其氣,囫圇吞棗,從未有準確無誤指出過,結(jié)果六部皆為五臟占據(jù),六腑和經(jīng)脈等相配,不過是聾子耳朵,有名無實。同時按部求診,不曉靈機活潑,真如按圖索驥,刻舟求劍.終身執(zhí)迷,半信半疑,誤己誤人。脈法乃靈機活潑,別其部候其氣,作為內(nèi)因,再合望、聞、問三診作條件,四診綜合分析,得出準確病機,施治時處方用藥才能針鋒相對。若只靠脈診而不變通合參,則只知內(nèi)困,而缺乏條件斷病,診斷是不會準確的。善診斷者,如名將用兵,老吏斷獄,步步合拍,嘆為觀止。 四、九候法之原理 《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則陰陽是察脈之總綱,同時脈是以呼吸定息來決定的,呼出時為在上吐氣,脈現(xiàn)于浮分,即陽位,陽屬腑,所以浮分可以候六腑;吸入時,氣由肺心循脈管以達脾肝腎,所以沉候五臟;呼吸之間為中,即浮沉陰陽的中間,為矛盾交點.正為經(jīng)脈所過,臟腑混淆,即可以候臟,又可以候腑。析矛盾交點處,正是生發(fā)之根源,臟腑靠此供應(yīng)轉(zhuǎn)輸養(yǎng)料與排除廢料,故為五行中居生位之地,明乎此者,則脈學觸類旁通。 九候法原理知道后,緊接是具體候法問題,如何能認出具體可靠的正脈與變脈(病脈),脈書與談脈之書雖多,總欠具體可靠,而寸口本為短短一條動脈管。如何能診出臟腑經(jīng)絡(luò)等身體上的病變,確實微妙。筆者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認真實踐比較,獨立思考,個人始有一套經(jīng)驗。蓋健康人氣血和平,各部正常無病,寸口脈不大不細,不長不短,不浮不沉,不數(shù)不遲。很合諧律節(jié)拍,意思悠悠地流行于中部,五臟六腑脈遂摸不到。如果邪氣入侵或內(nèi)亂萌起,首先打破陰陽氣血的平衡,或浮或沉,發(fā)生于何部位,是何部位之病變。如小腸病人,經(jīng)常診到左寸浮大而洪,火氣上頭則頭疼眼花,下因火氣偏微,寒邪獨勝,泄瀉完谷不化;膽胃病人,經(jīng)常診到兩關(guān)皆大而浮,尺寸相形伏下,有如短脈,病人自覺氣短、口苦、胃脘疼、不能食,正說明六腑配于浮部,有病則見,無病則不見。同理沉候見脈,病必在臟。在何部位,定為何臟之病,絲毫不爽。筆者留心診脈千萬次,發(fā)現(xiàn)了這個規(guī)律性,用之驗證了數(shù)萬人次患者,無一差錯。 脈是物質(zhì),物質(zhì)有數(shù)量的變化,也有溫度(氣候)之變化。小孩婦女氣血比男人差,所以脈較男人為弱。氣血既差,要維持生命,周轉(zhuǎn)必然加快,所以脈數(shù)。青壯年氣血正在旺盛時期,脈多滑大;老年人則相反,脈多軟弱。以上是受年齡性別的影響血氣多少不同,而脈亦各別。再者南方人脈多細弱,北方人脈多大堅,此又是受地域氣候影響而來。 還有受四時氣候影響:春時氣溫漸高,人身血氣也隨之逐漸膨脹,脈變弦;夏時天熱,血氣更形膨脹洪大,脈變鉤;秋時天氣漸涼,血氣由膨脹而回縮,脈變?yōu)槎虧缑欢瑫r天寒地凍,寒風凜冽,血管必因之收縮,血流變慢而擁擠,脈之如按石頭,即沉滑大有力。這就是為什么弦、鉤、毛、石的來源,是四時氣候變化之常脈,均要和緩為有胃氣,主無??;若無胃氣,謂之真臟脈現(xiàn),主病主死。還有,先其時見時令之脈,至其時反不見者,多主死。此乃臟器先有衰敗,血氣受損,失去熱脹冷縮之功能,所以謂之死。 總之,脈診是候氣血之盛衰,正邪之進退,天時之逆從,臟氣之生克,以陰陽為總綱,五行為總目,各取其處之經(jīng)絡(luò)臟腑氣化而定病機,是內(nèi)因,是診斷學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起決定性作用的一環(huán),還有三環(huán)即望、聞、問是條件,全面結(jié)合,必操勝券 五、脈證關(guān)系 病證之名上萬,脈僅30來種,雖可分三部九候,排列組合,亦難達到此數(shù)。但過于繁瑣,未必脈證盡合。歷代名醫(yī)治病,非常重視脈診,用以察明人體內(nèi)部之情況,望、聞、問三診進行綜合分析比較,以脈診為骨干,必可得疾病的位置與性質(zhì),達到定性準確,所以治效顯著。 自王叔和《脈經(jīng)》倡導以脈定證以來,后世脈書亦以此為主而進行編寫。實則以脈定證的中心思想是考核脈證是否相符,如果相符,當然診斷起來容易;如果不相符必須有兩個轉(zhuǎn)歸,一是舍證從脈,二是舍脈從證。 首先,從脈證相符而論:診脈首先是別陰陽兩大總綱,其次是別表里寒熱虛實邪正八綱。總綱有總目,分綱有分目。此與流俗所講八綱不樣,流俗所講把總綱和分綱混在一起,眉毛胡子不分,認為都是毛。結(jié)果疊床架屋,因為八綱之中任何一綱,不屬于陽,便屬于陰,或陰陽兼而有之,明明被陰陽所分別所統(tǒng)轄,何得再另立陰陽二綱與其余六綱平起平坐,豈有此理。所以筆者此書不從流俗,而從實際理論列八綱。而脈之浮者,其證屬表;脈之沉者,其證屬里;脈之數(shù)者,其證屬熱;脈之遲者,其證屬寒;脈之虛者,其證屬虛;脈之實者,其證屬實。以上是脈證相符,易于判斷。 其次是脈證不相符,脈證發(fā)生矛盾,則必須從脈證中探求其真而去其假。如外雖煩熱而脈見微弱者,必是虛火;腹雖脹滿而脈見微弱者,必是胃虛。此乃證實脈虛,而宜從脈之虛,不宜從證之實,定為“虛火”、“虛脹”。又如證見外寒而脈見滑數(shù)者,必中假寒;下利清水而脈見沉實者,必是假利。此宜從脈之實,不宜從證之虛。揆之,證實有假,證虛亦有假。假實者病證難測,必須旁求他證,定之以脈候,其假始出;假虛者易知,脈實者即明。 人皆謂以上所例為“舍證從脈”。筆者深感“舍、從”二字用得很不妥當,如以假寒假利來說吧!貌似虛象難明.然細心考求,其寒只是外見,而內(nèi)必有躁煩小便黃等證;下利清水,而內(nèi)必有燥糞,謂之“熱結(jié)旁流”,脈必沉實或滑數(shù),仍與實證實脈相似.此能說舍證從脈嗎?只是在辨證時遇到點曲折罷了。 應(yīng)《太極》“一分為二”來論脈,才是辨證法。脈亦有不可憑之時,不可不知。如《傷寒論》:“傷寒脈浮大,邪在表,為可汗。若脈浮大,心下硬,有熱屬臟者,攻之,不令發(fā)汗。”此又非脈浮都是表邪,一律從發(fā)汗治之。又:“脈促為陽盛。協(xié)熱而利,宜用葛根黃芩黃連湯;若脈促厥冷為虛脫,非灸非溫不可?!贝擞址敲}促全屬陽盛,而亦有陰虛寒脫的例外。還有: “脈遲為寒,脈沉為里,若陽明脈遲.不惡寒身戢戢然汗出者,宜用大承氣湯主之;少陰病始得之反發(fā)熱而脈沉者。宜麻黃附于細辛湯微汗之?!贝肆x非脈遲為寒、脈沉為里之斷甚明了。 以上所述.流俗謂之“舍脈從證”,實則素體陽虛之人,一傷寒邪,正氣龜縮達于沉位,所以表仍發(fā)熱,是還有未來得及退卻之正氣仍在與敵周旋;胃家實,燥屎內(nèi)結(jié).正氣遏中與邪搏斗,脈道之行多阻,所以脈遲。脈之所以沉和遲,完全是有原因的。同理,脈促是陽盛之象。若陰虛陽越而上脫,也可見到促脈。脈浮為表,大為邪進,所以脈浮大定為邪在表,為可汗;若脈浮大,心下硬.說明表邪一部分已入里,所以既不可汗,也不可下,只宜攻之。正說明脈證必須細審.相互要結(jié)合,不是什么“舍脈從證”或“舍證從脈”的問題,而它們之間是經(jīng)過曲線道路達到完全一致的真理。 由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脈證是否相符的關(guān)系,是直線相符與曲線相符的關(guān)系。不管經(jīng)過那種線作渠道,它們之間是絕對相符的,完全一致的,根本沒有什么“舍”與“從”的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