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嬰(?―前206年),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嬰或嬰,秦朝最后一位統(tǒng)治者,在位46天。初稱皇帝,后改稱秦王,史稱秦王子嬰。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九月,丞相趙高逼殺秦二世,去秦帝號,立子嬰為秦王。五天后,子嬰誅殺趙高。同年十月,劉邦率兵入關,在位僅四十六天的子嬰投降劉邦,秦朝滅亡。
一個多月后,項羽率軍進入咸陽,屠城縱火,殺害子嬰。
直言勸諫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去世,胡亥矯詔篡位,聽信趙高讒言,將蒙恬、蒙毅兄弟二人囚禁起來,準備處死他們。
子嬰向秦二世進諫說:“我聽說以前趙王遷殺良臣李牧,而改用顏聚;燕王喜暗用荊軻的計策,而違背秦國的條約;齊王建殺他的先世忠臣,而用后勝的謀議。
這三位君王,都各自因為改變舊規(guī)而喪失國家,殃禍降到自身。
現(xiàn)在蒙氏一族,都是秦國的大臣和謀士,君主卻要在一時之內(nèi)舍棄他們,除掉他們,我認為這不可以。我聽說輕于思慮的人不可以治理國家,不能廣納眾智的人不可以保全君王。
誅殺忠臣而任用沒有節(jié)操品行的人,這是對內(nèi)讓群臣不能相互信任,對外讓戰(zhàn)士的斗志分離!我認為不可以這樣。”
但秦二世不聽子嬰的勸諫,派人殺死蒙恬和蒙毅。
誅殺趙高
當閻樂殺死秦二世之后,向趙高報告了胡亥已死的消息,趙高匆匆趕到現(xiàn)場,摘下了胡亥身上的玉璽佩上,大步走上殿去,仰仗著自己也有著嬴姓趙氏的血統(tǒng),準備宣布登基。
但是文武百官皆低頭不從,以無聲的反抗粉碎了他的皇帝夢。
趙高頓覺天旋地轉,他這才感到自己的罪惡達到了“天弗與,群臣弗與”的程度,只得臨時改變主意,將玉璽傳給了子嬰。
但趙高也留了一手,聲稱六國故地相繼起事,秦已失去對整個華夏大地的控制權。
他說:“秦本來只是諸侯,始皇統(tǒng)一天下,所以稱帝。六國各自獨立,秦國地方更狹小,竟然以空名稱帝,這樣不行。應該像以前一樣稱王,才合適?!?/span>
故而子嬰不該再稱“皇帝”,只適合當“王”,并讓子嬰齋戒,到宗廟參拜祖先,接受傳國璽。
趙高稱子嬰為“秦王”,其實是為了日后自己繼續(xù)篡位做準備。
齋戒五天后,子嬰和他的兩個兒子以及宦官韓談商量說:“丞相趙高在望夷宮殺害秦二世,害怕群臣誅殺他,便假裝申張正義立我為王。
我聽說趙高竟與楚國相約,滅掉秦朝的宗族后在關中稱王。如今讓我齋戒朝見宗廟,這是想在宗廟趁機殺掉我。我裝病不去,趙高必定親自來請,趙高來后就殺死他。”
于是,子嬰便假托生病,不理朝政。
趙高數(shù)次派人來請子嬰,子嬰不去,趙高果然親自前往子嬰所在的齋宮,說:“朝見宗廟有關國事,君王為什么不去?”
趁此機會韓談刺死趙高,并誅滅趙高三族,在咸陽城內(nèi)示眾。
秦末,子嬰臨危受命,是時諸侯并起,六國貴族紛紛復國反秦,秦朝的軍事實力已經(jīng)被聯(lián)軍瓦解,子嬰即位時內(nèi)外交困,秦朝已經(jīng)不再是那個大一統(tǒng)的秦朝。
“秦之積衰,天下土崩瓦解,雖有周旦之材,無所復陳其巧…… ”在這樣的背景下,政治生命只有四十六天的秦王子嬰所能做的只有四件事——謀除趙高,整肅朝綱,抵御劉邦大軍,亡國。
雖然子嬰迅速展現(xiàn)了自己的政治才干和魄力,誅殺了趙高,以圖重振秦廷,但大勢已去,秦朝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于是,在位僅46天就被殺身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