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自有了文字以后,就有了閱讀活動,對于現(xiàn)代社會的人來說,閱讀如同衣食,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要吸取前人積累的生產生活經驗、文化知識,需要閱讀;要獲取當代社會的各種文字信息,與他人交際,與社會溝通,也需要閱讀;要憑借書本知識認識客觀世界,不斷拓展認識領域,還需要閱讀.總之一個人的學習活動、交際活動、認識活動,都離不開閱讀.可見,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關系到教學成敗的問題,也是語文教學落實德育教育的重要課題.如何在新課標的形勢下提高農村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激發(fā)興趣,讓學生喜愛閱讀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興趣,讓她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語文知識.
1、營造閱讀名著的氛圍.有教育家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與其督促學生閱讀,不如營造一種氛圍,激發(fā)學生閱讀的內在動機,調動他們閱讀的緊迫感和內需力.教師要經常講述自己閱讀書籍后的收獲和體會,用“現(xiàn)身說法”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同時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地搜集一些關于讀書的名言進行評說、欣賞;講述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進行教育,從而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喜愛,對書的渴望,產生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愿望.
2、利用榜樣的力量
讓學生想去閱讀.教師要經常向學生介紹歷史人物、科學家及身邊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樣的力量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古往今來,凡對人類有作為的人,無不是博覽群書、勤奮學習的人.根據(jù)農村學生的思維特點,可選擇有精彩畫面的書給學生看,學生容易被吸引.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3、發(fā)揮故事的魅力
讓學生主動去閱讀.故事人人都愛聽,尤其是從小就伴著奶奶的童謠、媽媽的童話長大的學生,聽到老是要講故事,就會精神抖擻,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隨著教師聲情并茂的娓娓講述,被渲染了的故事情節(jié)早已把學生帶入了一個或有趣,或驚險,或令人感動、懸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
二、授之以漁,讓學生會讀
光有興趣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要進一步引導學生不僅愛讀,而且要會讀,讀得好、讀有成效.作為學生閱讀的指導者,應該向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略讀法.
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根據(jù)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的某種需要,讓學生有選擇地閱讀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
精讀法.
所謂精讀法,就是對書報上的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元程端禮說:“每句先逐字訓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tǒng)的三步精讀法.它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語言雋永,引經據(jù)典,情節(jié)生動.教師可以利用這些作品為依據(jù),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逐漸養(yǎng)成認真讀書的好習.
速讀法.
速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報,不發(fā)音、不辨讀、不轉移視線,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我國古代有“好古敏求”“讀書十行俱下”之說,可見早就提倡速讀能力.利用速讀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當今科學突飛猛進,生活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也隨之加快,這必然要求我們的工作講質量講時效.如果我們的學生只會字斟句酌地讀書,很難適應社會飛速發(fā)展的需求.因此教會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閱讀需要,采用速讀法不啻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三、增強群體觀念,讓學生快樂閱讀
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除了學生個體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等因素起作用外,與學生群體也有密切關系.課堂上不僅要有師生之間的交流,而且要有學生之間的交流,要充分認識和發(fā)揮學生群體在推動閱讀教學上的作用.教師要善于營造愉悅的、寬松的、開放的學習氣氛,使每個學生樂于投入其中,把讀書討論視為一種快樂的事.教師還要善于利用學生群體,展開互助學習.有時學生提出了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應把它交給大家,依靠學生群體的優(yōu)勢求得妥善的解決.可分組討論,讓每個學生暢所欲言;甚至展開爭論,在討論、爭論中取得共識,提高理解能力和說話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曾聽過這樣一個課例:有位教師教學《飛奪瀘定橋》,在講到寫瀘定橋地勢險要這段時,有位學生突然提出一個問題:“敵人為什么只拆掉橋上的木板,而不炸毀這座橋?這樣不就可以阻擋紅軍過橋了嗎?”針對這個問題,教師一時難以回答,他巧妙地將問題交給大家,讓學生展開討論,最終學生理解了,知道了問題的答案:敵人根本就沒有想到要炸橋,因為他們認為,只要拆掉橋上的木板,對岸又有他們的重兵把守,岸邊又是懸崖峭壁,橋下又是湍急的河水,光靠這些鐵索紅軍是插翅難過的.從課文中寫敵人的喊叫聲中可以體現(xiàn)出來.這個教學事例就是教師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群體的作用,讓學生在相互啟發(fā)、交流中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的具體體現(xiàn).教師還要讓學生力求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并在這些課堂教學活動中有意、有機、有序地進行課外閱讀的興趣激發(fā)、方法指導和心得交流.
http://www.zybang.com/question/83303c78e1fa1dd4a16ecf49c76dd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