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端午節(jié)民間有很多習俗,除了龍舟競渡,包粽子外,還有懸艾葉,掛菖蒲,飲雄黃酒,灑蒜瓣子水,吃蒜瓣子,系香袋,系花花繩,掛鐘馗像等。兩千多年來,這種古老的習俗仍在溆浦流傳。溆浦端午節(jié)民間習俗的來源,是以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為主題,但是,它也受到地方巫儺文化的影響,使地方的巫儺文化也滲透在這些習俗之中。
每逢農(nóng)歷五月初五小端午,溆浦各地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要懸艾葉,掛菖蒲,這已成為溆浦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之一。端午節(jié)來臨前,鄉(xiāng)下農(nóng)婦們便去采艾葉和菖蒲,采回來經(jīng)過清洗。在初五小端午的早上,就挑著艾葉和草蒲進城往各家各戶送。因為懸艾葉,掛青蒲是紀念屈原,因此不能用“買”字,同時也不能收對方的錢,不然,就會被看作是褻瀆屈原的魂靈。收到他人送來的艾葉和菖蒲的人,主人也要回贈一些如粽子之類的禮品給送艾葉和菖蒲的人。這種古風一直延續(xù)到解放初期。
有關懸艾葉,掛菖蒲的傳說有很多。宗懔《荊林歲時記》載:荊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蹋百草,采艾以為人(形),懸門戶上,以禳氣。也有人說,掛菖蒲于黃巢起義軍有關;也有傳說和汩羅屈原四十九座墳上插菖蒲劍有關。《北平風俗類征·歲時》說:“五月初一至初五端陽節(jié)……家家于門前掛蒲艾,貼五雷天師符以禳不祥……又有于是日午時,以朱墨畫鐘馗像,以雞血點眼,俗稱'朱砂判’者懸在屋中,謂能驅邪?!边@種懸艾葉,掛菖蒲,貼五雷天師符,掛鐘馗像的風俗,和沅水、溆水流域的巫儺文化所提倡的“驅邪避疫”是源出一脈。從這里可以看出,巫儺文化對端午風俗的滲透和影響。
艾,又叫白艾,艾蒿,五月艾。是一種菊科多年生草本藥用植物,中醫(yī)以艾入藥,性溫,味苦;功能是暖子宮,怯寒濕。將艾葉擰成繩曬干,點燃后可以驅蚊蠅。艾葉又為針灸材料。端午節(jié)時逢五月初夏,潮濕多雨,細菌繁殖快,人易染病。懸艾葉于門前,由艾葉揮發(fā)的氣味,可以驅除邪氣,消去病毒。掛菖蒲也是同出這一道理。因為,菖蒲有香氣,根莖可用做香料,有提神,通竅,殺菌的作用。可供藥用,中醫(yī)作健胃劑,外用可治牙痛,牙齦出血等。由于菖蒲外形如劍。因此,民間稱菖蒲劍能降魔怯邪。故有:“端午佳節(jié),菖蒲作劍,懸以避邪”的民謠。汩羅有菖蒲劍割斷挖屈原衣冠冢的傳說。所以掛菖蒲不僅是與屈原有關,也和巫儺文化中的避邪驅魔有關。民間還流傳這么一首順口溜:“五月五日午,屈公騎艾虎;手持菖蒲劍,驅魔歸地府。”從這首順口溜中不難看出,被人民神化了的屈原和同地方的巫儺文化,一起被滲透在端午文化中,讓人們自覺或不自覺的接受了它的存在。
艾葉,在溆浦舊時是非常盛行于城鄉(xiāng)之間的針灸藥材。人們發(fā)生三病兩痛,就用艾葉燒身體的各個不同部位。頭痛燒太陽穴;風眼,燒眼角;關節(jié)痛,燒腳膝蓋骨……舊時,人們都認為,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這一天燒的艾,其效果比全年任何時間都好。燒艾,這種古老的針灸治療,現(xiàn)今仍在溆浦農(nóng)村流傳。往日,很多人因燒艾而在身體的各個部位留下的疤痕至今仍在偏遠的農(nóng)村老人身上看到。
飲雄黃酒,酒蒜瓣子水,食蒜瓣子、吃包子等風俗在溆浦也流傳甚久。每當溆浦大小端午節(jié),人們都要飲雄黃酒,同時還要用雄黃酒涂在太陽穴、鼻子、耳朵或額頭上畫個“王”字。這種習俗除了避邪防病外,在很大程度上也移植了湘西土家族驅趕白虎的習俗。土家人認為“白虎是惡神,是不吉利的神”,因此背小孩外出,都要用鍋煙灰在小孩額頭上畫個“十”或“王”字,以示驅趕白虎。闔家團聚,喝杯雄黃酒,一示慶祝,并有健身和驅邪之意。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說:“五月一日到五日……涂耳鼻以雄黃,曰:'避早毒’”。民間俗稱:“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变悠诌€有用雄黃酒,搗爛的蒜瓣子水,灑在房子的各個角落,說是可以驅逐蟲蛇螞蟻。吃蒸大蒜,說可以解毒防病。
雄黃,是一種礦物質,可藥用,能解毒。人們把它同白艾、菖蒲、大蒜一道,視為端午節(jié)“驅五毒”的主要藥材?!栋咨邆鳌返陌啄锬镲嬓埸S酒現(xiàn)形的故事,就一直伴隨著我國的“端午文化”深入到中國大地的每家每戶,雄黃酒已成為端午文化的內容之一。溆浦民間稱蛇、蝎子、蜈蚣、壁虎、蜘蛛叫做“五毒”,民間流傳一句俗話:“端午節(jié),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变悠秩俗钆逻@“五毒”,尤其是怕這“五毒”爬進房子里,怕蜈蚣,壁虎在衣服上灑尿,人們傳說,穿“五毒”灑過尿的衣服,皮肉都會生爛瘡。所以,五月初五這一天,要用雄黃酒,蒜瓣子水灑在屋里的每個角落來驅趕“五毒”。然而,除了這種說法,還與古代端午起源“惡日”的說法有所聯(lián)系。五月天氣逐漸炎熱起來,是瘟疫易發(fā)生的時節(jié)。人們以紀念屈原和端午驅“五毒”避鬼止瘟,驅邪禳災結合起來,就形成了這一民間習俗。
系香袋,也是溆浦端午節(jié)的一個古老習俗,它也和避邪止瘟,驅邪禳災有關。古時溆浦人的香袋,是用本地土布縫成的,形狀也不完全相同,有的象小孩子身前的兜兜,有的做成荷包。象兜兜的一般是給小孩系的,姑娘系的是荷包香袋。香袋里裝的香料,多為白艾,菖蒲根,雄黃,八角等香料。香袋都纏有避邪的五色絲。而且編織得非常好看,有些姑娘的香袋,還有用五色絲繡出許多吉祥圖案。由于香袋越來越美觀,因此也就成了姑娘們的定情信物。相傳,哪一位姑娘看中了某一后生,端午節(jié)觀龍舟時,就送香袋為信物。因為,每逢端午龍舟比賽,姑娘和小孩們都要系著香袋來看龍船,這種習俗直到解放初期,才逐漸消失。
端午節(jié)掛鐘馗像,貼天師符都是與驅邪避疫有關。顧祿《清嘉錄》載:端午這一天“以道院所貼天師符貼廳事以鎮(zhèn)惡……堂中掛鐘馗畫圖一月,以祛邪魅?!变悠侄宋绻?jié)午時掛鐘馗像或張?zhí)鞄熛瘢嗍窃诔青l(xiāng)的大戶人家中。在掛這種避邪像時,要先燒香紙蠟燭祭祀,還要殺一只大紅公雞,把公雞的血滴在紙錢上,再在雞頸部扯下沾有雞血的雞毛沾在鐘馗像或張?zhí)鞄熛竦纳喜?。每一年的端午掛像,都要加蓋一次道士的牒印,以示今年已經(jīng)祭祀過。
據(jù)宋沈括《夢溪筆談》記載:鐘馗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專捉鬼怪的人物。相傳,唐明皇在病中夢見自稱鐘馗的大鬼,吃掉了一個到宮中擾亂的小鬼,醒來病就好了。于是叫畫工畫成鐘馗像,懸掛起來,以驅除鬼邪。由此,這種宮庭的傳說也被民間引錄下來,而定在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這一天的午時,在溆浦大部分是放在五月十五日午時懸掛。
系花花繩也是端午的習俗之一。所謂的花花繩,又叫五彩絲,它是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組合而成細索。梁吳均《續(xù)齊諧記》載:“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簡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區(qū)曲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若也蛟龍所竊。今若所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尤所悼也?!鼻榔溲裕廊俗黥詹迳z以楝葉,皆此之遺風也。漢代盛行陰陽五行說,謂五色中黃代表中央,其余四色代表東西南北四方。五色,五方,都具有神秘色彩,這于《尚書·洪范》所講的戰(zhàn)國時代流行的“五行相克”(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說也有牽連。因此,五色絲具有厭禳、驅邪、避瘟之意。它不同于懸白艾、菖蒲、飲雄黃酒,具有心理上或信仰上的需要。
溆浦人端午節(jié)系花花繩,多系在手臂,頸部和腳上。它是有長命、長壽、續(xù)命百歲、合歡等作用。當然也有避邪驅魔等作用。除此之外,溆浦人系花花繩還起到“取魂”的作用。例如某家小孩晚上吵夜,大人們認為他是白天失了魂,就抱著小孩到當?shù)氐南赡锲牛次灼牛┠抢锶ァ按虬唷保ㄤ悠址窖约粗委煟?。巫婆就給小孩纏上五色絲,表示把小孩的魂取了回來。這種經(jīng)巫婆親手纏的五色絲,一直系到它自然脫落為至,如今這一習俗仍在溆浦農(nóng)村里流傳。
吃綠壺鴨蛋也是溆浦的端午習俗。傳說端午節(jié)這一天,把煮的綠殼鴨蛋拿出來,趁熱拿出來放在小孩的肚皮上滾動,然后去殼給小孩吃下去,說是日后可免除肚子疼。
從所考證的資料來看,溆浦端午的民間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屈原,或者是和屈原有關。但是,這些習俗中,仍然有很多與全國各地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從這里是否可流域的巫儺文化,會同端午文化,而顯現(xiàn)在這溆浦古老的端午民間習俗之中。以看出,沅水和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