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他創(chuàng)立的道家學派,而道家思想同儒家思想一樣,成為了支撐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思想發(fā)展的脊梁。老子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就是“道”,所以,本文主要敘述了道的特征,揭示了道的本質(zhì),并闡明了道的內(nèi)涵,對老子的“道”進行了系統(tǒng)全面的分析。
然而,自從“道”這個概念問世以來,兩千多年過去了,對它的理解和爭論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所以,在這里,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作者認為:老子之“道”,來源于自然,是一種無名無形的特殊物質(zhì),是天地之根,萬物之本,并作為規(guī)律承載著萬物運行,作為準則指導(dǎo)人們的日常生活?!暗馈眲?chuàng)造了萬物,又引導(dǎo)萬物運行;萬物源于“道”,又依道而行。所以,老子告訴我們,無論作任何事情都要唯“道”是從,“無為而治”。
老子的“道”是偉大的,它不僅道出了世事變遷、滄海桑田的規(guī)律,也道出了人世間永恒不變的真理。因此,學會了“道”,我們就學會了天地萬物,學會了人生。
一、前言
開篇之前理應(yīng)介紹一下“老子”,“老子”不僅是人名,也是書名。作為一個人,他給我們的印象是很模糊的,生卒年不詳,唯一可以確信的只有司馬遷的《史記·老子韓非子列傳》中的一句話: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xiāng)曲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吏也。
由此,我們知道,老子是春秋時期楚國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名叫李耳,或者叫李聃。不過,他為什么又被人稱為“老子”呢?史書上沒有交代,可能是他享年較高,又很有學問,所以,人們便稱他為“老子”。
老子無疑是當時的飽學之士,在周朝曾出任過“守藏室之吏”一職,這個職位相當于今天的國家圖書館的館長,而在今天,這個職位一般都是由學術(shù)界的領(lǐng)袖或者名流來擔任的?!妒酚洝分杏涊d了孔子曾問禮于老子,問禮的結(jié)果是孔子對老子佩服得五體投地,很多人認為這是假的,不過,我覺得司馬遷不會欺騙我們。老子雖然很有學問,卻以不求聞達為宗旨,這種專心于學問又甘于平淡的精神著實令我們欽佩。
后來,老子對統(tǒng)治者的荒淫和腐敗產(chǎn)生了厭惡之情,于是就辭掉了“守藏室之吏”的職務(wù)。據(jù)說他騎著一頭青牛向西域走去,路過函谷關(guān)時,關(guān)令尹喜久聞他的大名,便盛宴款待了他,當然這一頓飯不能白吃,老子留下了“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史記·老子韓非子列傳》)的《老子》當作飯錢。于是,便有了《老子》一書,也就是《道德經(jīng)》。老子出關(guān)以后的事情就更無從可考了,也許,活的比較逍遙自在吧。
流傳至今的《老子》有眾多版本,各種版本的篇章結(jié)構(gòu)既有一致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一致之處是都分為上下兩篇,但是上下兩篇的順序卻不同,一種是以王弼的通行本為代表的“道”上“德”下的結(jié)構(gòu),一種是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本為代表的“德”上“道”下的結(jié)構(gòu),另外,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墓楚簡本《老子》卻沒有分道經(jīng)和德經(jīng)兩篇,并且章次和今本也大不相應(yīng)。所以,參之以《韓非子》注解的順序。我們可以推想:《老子》最早可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而且不分章節(jié),到了兩漢之際人們習慣把重要的內(nèi)容放在前面,于是《老子》上下篇的結(jié)構(gòu)就變成了道篇在前,德篇在后了。
《老子》注解本有很多,歷代都有,往往令人無法選擇。本文所引的老子原文以張松如先生的《老子校讀》為準,同時參照了任繼愈先生的《老子新譯》和李先耕先生的《老子今析》。
二、道的外在特征
開篇先簡要地介紹了一下老子的生平,現(xiàn)在才開始步入正題,才開始說“道”?!独献印啡珪?1章幾乎章章說“道”,“道”字前后共出現(xiàn)了74次,可見,“道”在《老子》一書中的地位。為了參悟“道”本質(zhì)和內(nèi)涵,我們理應(yīng)先了解一下“道”的外在特征。
王得有先生曾說過“老子之道,是一個沒有意義,沒有具體屬性,作為天地萬物始基的恍惚不清的真實存在。”[1]這句話說明了“道”的本質(zhì)是天地萬物的始基,而沒有意義,沒有具體屬性,恍惚不清,真實存在,則是 “道”的特征。因此我們概括起來,“道”的外在特征有兩點,即:
(一)無名無形
“道”存在于耳目見聞的現(xiàn)象世界外,用老子自己的話說是“玄之又玄”(1章)對于它的外在特征,老子時而用“恍惚”、“窈冥”和“混成”來加以形容,時而用“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來加以描述,如: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匈忏辟?,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fù)歸于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14章)
“道”視之不見其色,因而稱為“夷”;聽之不聞其聲,因而稱為“希”;觸之不得其形,因而稱為“微”?!耙摹薄ⅰ跋!?、“微”三者渾然一體,無法對它進行深入的理論分析?!暗馈北旧頍o“狀”,而萬狀由之而成;它本身無“象”,而萬象因之而顯。它是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形象的形象。說無卻有,似實而虛,這種存在的形態(tài)就叫做“恍恍惚惚”??墒?,那“恍兮惚兮”中又有其形象,那“恍兮惚兮”中又有其實體,那“恍兮惚兮”中又有其精質(zhì)。
而“道”不僅僅是無形的,也是無名的?!独献印分杏羞@樣的論述:“道常無名、樸,雖小,而天下弗敢臣”(32章)、“道隱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41章)。況且,《老子》第一章中也說:“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彼哉f,“道”是無名的,只可感知,不可言說。那么,“道”既然是無名的,為什么還要稱為“道”呢?老子說: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25章)??梢?,老子不知道這個東西叫什么名字,只好勉強把它稱為“道”。所以說,“道”實在是一種很特別的東西。
(二)道是物質(zhì)的
之所以說“道”是物質(zhì)的,主要依據(jù)有兩點:一、永遠存在,二、永遠運動。如《老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可見,“道”不僅是永遠存在的,永遠運動的,而且,它還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并且,它不依附于任何物質(zhì),獨一無二,永不改變。從流逝到遙遠,從遙遠再返回,這樣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這樣一個表現(xiàn)“大”的過程??茖W發(fā)展到今天,我們已經(jīng)知道,一個永遠運動,永遠存在的事物,一定是物質(zhì)的。在此,我們看到的是一幅物質(zhì)及其運動的畫面。另外,在前面提到的二十一章里,老子對于“道”的物質(zhì)性就說的很明確了。他不僅指出了“道之為物”,而且,還告訴人們:“道”雖然“惟恍惟惚”卻是“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的,這種“有象”、“有物”、“有精”的東西,分明是物質(zhì)的,而不是觀念性的。
老子的“道”,并不是世間的一種或一類事物,它看不見,摸不到,只能去感知,去領(lǐng)會,然而,它又是永遠存在,永遠運動的物質(zhì)實體。所以說,老子的“道”是一種恍惚不清的真實存在,無名無形的特殊物質(zhì)。
三、道的本質(zhì)與內(nèi)涵
關(guān)于老子的“道”,王力先生有這樣的論述:“老子之道,以自然為來源;以無為體,以有為用;以返始守柔為處世之方。其言曰: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與無有,有生與無”。[2]這段論述是非常精辟的,不僅指出了“道”來源于自然,也指明了“道”的兩種屬性,即“無”和“有”。而我們后面要分析的,就是“自然”、“無”和“有”這三個概念。
老子的“道”,來源于自然,并效法于自然。不過,《老子》中的 “自然”不同于我們今天所說的“自然”。我們今天所說的“自然”,通常指“大自然”或者“自然界”,而《老子》中的自然是“自然而然”,是一種沒有人為的天然狀態(tài),更多的時候,是指人類和人類社會存在的境遇。如“功成事燧,百姓皆謂‘我自然’”(17章)、“希言自然”(23章)、“道法自然”(25章)、“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64章)等。所以,“道”的存在狀態(tài)就是“自然”,而“自然”更是“道”的本質(zhì)特征。
老子之道,就其潛在的無限可能性而言,它是“無”;就其生成天地化育萬物而言,它又是“有”?!盁o”和“有”是“道”的一體兩面,老子說它們“同出而異名”(1章)?!盁o”言“道”之體,“有”言“道”之用。所以,老子之道,不僅是無名無形的,還是運動存在的;不僅生成天地化育萬物,同時,也作為規(guī)律引導(dǎo)天地萬物運行。“無”和“有”還是辯證的,如
“自然”為老子之“道”的本質(zhì)特征,“無”和“有”是老子的“道”的基本屬性,這三者支撐了“道”的基本框架。那么,老子的“道”究竟是什么呢?它又有什么內(nèi)涵呢?在分析這兩個問題這前,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下“道”這個字的含義。
在甲骨文中,暫時還沒有發(fā)現(xiàn)“道”這個字,但在西周的青銅銘文及《詩》《易》等典籍中,“道”字卻常有運用。《詩經(jīng)》有“行道遲遲,載渴載饑”(《小雅·采薇》)、“顧瞻周道,中心怛兮”(《檜風·匪風》)?!兑捉?jīng)》有“復(fù)自道,保其咎,吉”(《小畜·初九》)、“反復(fù)其道,七日來復(fù)”(《復(fù)》)?!对娊?jīng)》和《易經(jīng)》出現(xiàn)的許多“道”字,都是道路的意思。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道,所行道也,從首,一達謂之道”。段玉裁注說:“道者人所行,故亦謂之行。首者,行所達也?!彼^一達,就是指長而無旁出路。許慎對“道”字的解說是從造字時的本意立論的,因此,“道”字的初始義就是人行的道路。
后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道”的意義也就變得豐富了,在這里,我們只引用先秦的典籍為例。如《管子·形勢解》云:“道者,扶持眾物,使得生育而各終其性命也。”這里的“道”是萬物生命的總源泉,是世間萬物發(fā)生發(fā)展的原動力?!肚f子·漁父》云“道者,萬物之所由也。”這里的“道”是宇宙萬物的基礎(chǔ)是萬物存在發(fā)展變化的依據(jù)?!洞蟠饔洝の逖浴吩疲骸暗勒?,所以明德也”。這里的“道”具備真善美的品格,是社會和人生的正路??梢姡诓煌恼Z言環(huán)境中,“道”就有不同的意義。
所以,作者認為,老子的“道”:
(一)天地萬物的根本
老子認為,盡管“道”是一種無名無形、不可言說的特殊物質(zhì),但是,它卻是天地之根,萬物之本,天地萬物都是它所生成的。如《老子》第六章所云: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水注入山川而名為溪,水流入溪便稱為谷。谷是間空空如也,谷邊圍著山丘,谷底又有淙淙泉水,古人常用這種低洼濕潤的地方來比喻女性生殖器。人們便把山谷比喻為“牝”,即女陰,又把“谷神”稱為深幽奇的“玄牝”,“玄牝”像谷神一樣虛而無形,孕育萬類卻不見其蹤影。
人的生命都是從女陰口出生,萬物的生命也都是從神妙的“玄牝”產(chǎn)生,“玄牝”之門就是天地之根。我們以山谷來比喻女陰——牝,以神妙的母體——玄牝來比擬“道”。“牝”因其虛無而孕育生命,“道”因虛靜而成天地。所以說,“玄牝”是天地之根,但是,它卻是看不見,摸不到的,而功用卻不可窮盡,總是那樣的綿綿不絕,生生不息。
老子說“道沖,而用之又弗盈也。淵兮,似萬物之宗”(4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42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1章)。講的都是“道”為天地萬物的本原。所以,老子之“道”,是宇宙之體,萬物之宗。
有形的實體,不論人還是物,都有它的限度,時間上的久暫,空間上的廣狹,功能上的大小,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會走向反面,要么質(zhì)變,要委毀滅,要么消亡。再長的壽命也終歸黃土——“老少同一死,賢愚無復(fù)數(shù)”,再輝煌的事業(yè)了不過是過眼云煙——“唐虞揖讓三杯酒,湯武征誅一局棋”,再寬廣的胸懷仍不免狹隘——“有客才眠天象動,無人不羨御床寬”,不僅床榻之側(cè)不容他人酣睡,宰相肚里也只能“撐船”而已,最多不過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睙o論多么顯赫的權(quán)勢,多么巨大的財富,多么堅強自信的人,都不可成為萬物的主宰,而只有“道”,才是獨一無二的萬物之宗,它從不主宰萬物,而萬物卻都依“道”而行。
所以,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4章)。無論“地”如何遼闊,不效法“天”它就不能保持寧靜;無論“天
(二)萬物運行的規(guī)律
太陽每天總是東升西落,月亮從來就有陰晴圓缺;每到春天,大地處處葉綠花紅,一到秋天,便是四野枯黃,滿目蕭條;如花少女婀娜多姿,步履輕盈,八旬老翁皺紋滿面,蹣跚遲緩。這就是大自然運動變化的規(guī)律,這也是“道”運行的表現(xiàn),所以,老子在第三十四章說: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成功遂事而不名有。衣被萬物而不為主:則恒無欲也,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正因為老子知道自然界萬物的運動和變化都必須依循著某些規(guī)律,所以,老子便賦予了 “道”作為規(guī)律的內(nèi)涵。但是,盡管“道”具有規(guī)律這一內(nèi)涵,但它本身卻是物質(zhì)的,它絕不是抽象的規(guī)律,它只是像規(guī)律一樣去引導(dǎo)萬物運行。“道”作為規(guī)律來講,有兩方面內(nèi)容,即對立統(tǒng)一和循環(huán)運動。
1、對立統(tǒng)一
第一、相反相成。
老子認為,一切現(xiàn)象都是在相反對立的狀態(tài)下形成的??雌饋韺α⒌氖挛铮瑢嶋H上是相互依存的。這是一類共同存在的矛盾,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會存在。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保?章)
第二、物極必反。
老子發(fā)現(xiàn),如果一物中包含否定性因素,那么,其否定性因素會在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起到?jīng)Q定性作用;也就是說,該事物發(fā)展到極點時,必然會向自身的反而發(fā)展,即事物發(fā)展到了強的頂峰、盛的極至時,便會走向衰落。如“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44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58章)。
第三、由反入正。
既然對立的事物總是向著自己相反的方向轉(zhuǎn)化,那么,為了達到正面的目標,就必須山反入正,走迂回的路。如“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36章)、“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22章)。
2、循環(huán)運動
第一、返本歸初。
老子認為,天下之物的運動特點是“復(fù)”,即向靜態(tài)復(fù)歸,事物的運動最終都要回到當初的出發(fā)點,而這個出發(fā)點就是靜虛淵深的大道。這樣,“道”的循環(huán)運動就化生出天地萬物,周遍無所不至;宇宙的發(fā)展雖然距離原始狀態(tài)越來越遠,但是,最后總要返回到初始狀態(tài)。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25章)、“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16章)。
第二、防正轉(zhuǎn)反。
老子知道事物的轉(zhuǎn)化是有條件的,所以,希望人們能主動接納它的否定因素,進行局部的,及時的,不斷的自我否定,做到盡量控制住自身的行為,那么,就可以使事物的否定性轉(zhuǎn)化控制在自身的內(nèi)部進行,不會引起根本性的變化和整體的喪失。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44章)、“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71章)。
(三)人們生活的準則
“道”除了具有規(guī)律的內(nèi)涵之外,它還被人們當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準則。然而,“道”畢竟是不能直接接觸到的,只能為人所感知,所以,它作用于現(xiàn)實的意義,就由“德”來完成。萬物為“道”所生,萬物的德性自然都從“道”那里得來,因此,所謂的 “德”即是得“道”, “德”即是 “道”的本性和顯現(xiàn),“德”也是人生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如“孔德之容,惟道是從”(21章)。蘇轍解釋說:“道無形也,及其運而為德,則有容矣。故德者,道之見也。自是推之,則眾有之容,皆道之見于物者也。”(《老子解》)所以,“道”在物中,便是物的本性,可稱之為 “物之德”;“道”在人中,便是人的本性,可稱之為“人之德”。因此,人只有體現(xiàn)了“道”,才具有一種德性。
“德”對于萬物是自然的,但對個人來說卻有所不同,人需要在內(nèi)心進行道德修養(yǎng),使自己的“德”符合“道”,符合“道”的自然無為的本性,因此,“德”成為了人們?nèi)粘I畹囊粋€標準。這實際上是強調(diào)生命主體的生存和發(fā)展,取決于自身的努力程度和進取方式,自身的努力程度和進去方式不同,就會導(dǎo)致不同的生命境界,即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雖然有德,卻不自持有德,從而能夠純?nèi)巫匀?,無所作為;下德自以為不離失德,實際上己不是自然的流露,心已經(jīng)有所作為了。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38章)。
而我們要想成為有德之人,就必須
而唯道是從的基本要求就是“無為”。所以,老子所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37章)“道”沒有什么作為,卻又沒有什么事物不是它的作為;表面上什么事情都沒有做,而實際呢,什么事情都完成了。并且, “道法自然”,“道”為了維持“自然”的狀態(tài)就要“無為”,而“無為”就成了“道”的核心內(nèi)容。所以,老子告訴我們要“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63章)。只要能作到“為無為”,其結(jié)果就是“則無不治” (3章)。 “無為”要求我們必須要遵循“道”,絕不能濫用智慧而對事物妄加改變。老子用治國和為人兩方面內(nèi)容來闡述這個觀點,下面,我們就具體分析一下。
1、治國之道
第一、無為而治。
老子的“無為而治”是以自然哲學的理論為基礎(chǔ)的,并立足于對社會現(xiàn)實的深刻觀察和反省的經(jīng)驗上的。它不是坐而待治,而是按照自然之道,貫徹無私的原則,順應(yīng)事物的規(guī)律去治理國家。要像老子所說的那樣,要“希言自然”(24章)、“清靜為天下正”(45章)?!盁o為而治”是老子治國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也是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則,所以,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60章)。當然,“無為而治”的執(zhí)行者必須是“圣人”。“圣人”是老子思想中的理想人物,也就是得“道”或者是有“德”的人。在《老子》中,“圣人”和“無為”大部分是一起出現(xiàn)的,可見,無為治國的主體部分即是 “圣人”,也只有“圣人”才能作到“為無為”。所以,只要“圣人”效法自然,無主觀自執(zhí)之心,清靜無為,愛國愛民,那么,國家就會得到治理,人民就會安居樂業(yè)。
第二、以奇用兵。
老子說:“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30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居”(31章)。老子認為戰(zhàn)爭乃不祥之事,是人民所厭棄的,有道的明君,或者以“道”輔佐人主得人,都不應(yīng)該輕易用兵。并且,發(fā)生戰(zhàn)爭的原因大都是因為統(tǒng)治者過多的貪欲,為了滿足自己的貪婪之心,才會發(fā)動戰(zhàn)爭,用武力去掠奪和奴役別人。所以,老子反對戰(zhàn)爭。但是,萬一不得不用兵,也要淡然處之,即使打了勝仗,也不可洋洋得意,以此為榮。所以,老子說:“善戰(zhàn)者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己,果而勿強”(30章)、“恬淡為上,勝而不美”(31章)。所以,老子講究“以奇用兵”(57章)、“守柔日強”(52章)。其實,老子只是想把戰(zhàn)爭的損失降為最小,盡量避免沒有必要的犧牲,所以,老子主張“事善能,動善時”(8章),出奇制勝。
第三、小國寡民。
在《老子》八十章里,老子對“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作了生動的描述: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邦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在這種社會里,大道流行,人民都純樸自然,無知無欲,一片幸福和平的景象。老子之所以會有這種理想,是因為統(tǒng)治者的“有為”使社會出現(xiàn)了許多弊端,產(chǎn)生了不平等的現(xiàn)象,所以,老子要效法自然,使社會自然化。老子的社會理想,和我們的共產(chǎn)主義理想是很相似的,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說,這只是一種精神的寄托,一種價值追求,反映了哲人對現(xiàn)實的一種超越。不過,老子的“小國寡民”的社會理想也是有理論依據(jù)的,因為老子說:“天地相和,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32章)。所以,老子才會有這樣的理想。而這種理想的實質(zhì),也是“無為而治”。[4]
2、人生之道
第一、少私寡欲。
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保?2章)他認為沉溺于聲色滋味的感官享受之中,將會大大損害人的身體,所以,主張“少私寡欲”(19章)。要做到“少私寡欲”,就要“知足不辱”,“功遂身退”。老子又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44章)、“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見賢”(77章)。在老子看來,無論是社會上的紛爭,還是個人的煩惱,都起源于人的不知滿足。人如果不知道滿足,就會產(chǎn)生貪欲,就會和別人發(fā)生沖突,釀成禍患。人如果知道滿足,就會適可而止,便不會引起沖突和紛爭,便能生存得長久。并且,老子還告訴我們要順應(yīng)天道,不占有功績,不要因為功績而滋生其他欲望,所以,他說: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9章)因此,人要學會保持一顆平常心,學會知足常樂。
第二、為而不爭。
老子認為,人類社會的一切罪惡,一切禍亂,都起源于人與人之間為了利益而發(fā)生的相互爭斗。所以,老子主張:“天之道,不爭而善勝”(73章)、“人之道,為而不爭”(81章)。這就是所謂的“不爭之德”。當然,“不爭”不是純粹消極的坐以待斃,不求進取,而是要求人們從爭奪利益的羅網(wǎng)中解脫出來,心態(tài)平靜的去面對得失。“不爭”,是指不爭名利,不爭地位,不爭是非等。它的意義就在于以“不爭之爭”來消融人與人之間的無謂之爭,而實質(zhì)上,“不爭之爭”也是一種爭,不過,他不同于一般以利己為目的的外在之爭,它是從利人利物的角度出發(fā)的深層意義上的爭。因此老子說:“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68章)。同時,老子還告訴我們要“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4章)。也就是說,人要學會隱藏自己,學會保全自己,不能鋒芒畢露,不能過于顯示自己,否則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招致敗亡。所以,為人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保持“為而不爭”的美德。
第三、守柔處弱。
老子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稿。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居下,柔弱居上。”(76章)堅強與死亡相連,柔弱和生命相連,生命體在旺盛時期都柔軟而富于彈性,其衰亡階段都僵硬枯稿,所以,“守柔處弱”為生存之道。在老子眼里,柔弱勝剛強。如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8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章)。老子認為世間沒有比水更柔軟的東西了,然而,攻擊堅強的東西,天下卻沒有任何東西能勝過它。在這里,“柔弱”不是通常所說的軟弱無力的意思,而是含有無比堅韌的性格,即生命力旺盛,適應(yīng)能力強,反應(yīng)靈活,彈性大,不易受傷。所以,盡管水的特點是很柔弱,但是,它卻可以善利萬物,化解強大的沖擊力,戰(zhàn)勝剛強,因為柔弱之物多帶有韌性,帶有深層的連綿不斷的創(chuàng)造力和生命力,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弱者,道之用”。(40章)總之,剛的東西容易折斷,柔的東西反而難以推折,所以,最能持久的東西不是剛強者,而是柔弱者。[5]
老子從治國和為人兩方面向我們闡釋了“無為”的玄妙,他告訴我們,不僅治國要無為,而為人也要 “為而不爭”,順應(yīng)萬物,守柔處弱。所以,老子教會我們的,不僅僅是認識“道”,理解“道”,更主要的是,如何去順應(yīng)“道”,如何去利用“道”。
老子真不愧是學究天人呀!
四、結(jié)論
盡管老子的一生是默默無聞的,不為人知的,但是,他卻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遺產(chǎn),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光輝形象。他歷盡一生的坎坷,從而悟出了 “道”,悟出了來源自然并效法自然的“道”,悟出了無名無形永遠運動永遠存在的“道”,悟出了生成天地萬物之“道”,悟出了作為規(guī)律和準則引導(dǎo)萬物運行和人們生活的“道”,悟出了以“無為”為原則的治國之道和人生之道。老子之“道”,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哲學范疇。
老子強調(diào)人的生命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它的自然生長,彼此和諧的相處;而要實現(xiàn)這一理想,就必須限制自身的欲望和濫用智慧,以實現(xiàn)自我與他人,精神和肉體的和諧統(tǒng)一。所以,人應(yīng)該用“靜”和“無”的方法去欲去智,含“德”體“道”,回復(fù)到純真樸質(zhì)的狀態(tài),以達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老子的“道”,是中國思想史和哲學史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思想的一個支柱,無論后世發(fā)生什么變化,它都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瑰寶,永遠閃耀著不可磨滅的光輝。
注
①參見王得有:《道旨論》,齊魯書社,1987年,第28頁。
②參見王力:《老子研究》,天津市古籍書店,1989年,第1頁。
③參見陳鼓應(yīng):《道家文化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六輯,第62頁。
④參見周立升:《老子的智慧》,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90-93頁。
⑤參見陳鼓應(yīng):《老莊新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3-35頁。
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李先耕老師對我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指導(dǎo),誨人不倦,深深令我感動。老子是一個很模糊的人,而他的“道”又是一個難以說明的問題。為了闡釋明白這個問題,我查閱了很多資料,可總是難以明了,在這個時候,李老師的指導(dǎo)有撥開云霧見青天,令我豁然開朗,最終使得論文成稿。
成稿以后,李老師又多次幫助我進行修改,尤其是初稿,簡直殘不忍睹,自己覺得漏洞頗多,真不該在老師面前獻丑,真擔心老師沒有耐心看下去,然而,李老師卻在百忙之中進行了仔細的閱讀和批改,指出了種種問題,令我受寵若驚。經(jīng)過多次修改,論文終于定稿,得以成文。
在此,獻上對李先耕老師的深深謝意。
參考文獻
[1]
[2]
[3]
[4]
[5]
[6]
[7]
[8]
[9]
[10]陳鼓應(yīng):《老莊新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1]王得有:《道旨論》,齊魯書社,1987年。
[12]李順連(韓):《道論》,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
[13]任繼愈:《中國哲學史》(第一冊),人民出版社,2003年。
[14]韋政通:《中國思想史》(上冊),上海書店出版社,1980年。
[15]張永桃:《諸子群書》(第二卷),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年。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