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紅塵中,一種稱之為“緣”的東西,讓兩個已婚的男女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識、相知。彼此產(chǎn)生了好感,大有相見恨晚之意。兩人關系會怎樣發(fā)展?做情人?做知己?還是做朋友?
做情人太累。因為付出了真情,彼此太在意對方,甚至會因為對方一個不好的表情或是一句不順耳的話而生氣傷懷。更何況都是有家室的人,還要背負來自家庭及道德的思想重負,那更是“累”上加“累”。恨不相逢未嫁(娶)時,在錯誤的時間遇上對的人,這是多么地讓人遺憾和無奈。還有就是做情人不會太長久,“情人”這個詞好像就含有新鮮及刺激的成分。激情一旦消退,“情”不在了,彼此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難道就不會有一點點感傷嗎?所以說沒有永遠的情人。縱使兩人掙脫世俗的束縛走到了一起,那種建立在他人痛苦和自己內(nèi)心自責的基礎上的婚姻又怎么能夠幸福呢?
做知己沒有做情人那么累,重在“知”,不在“情”。知己只是與對方分享美好的心靈家園,是一種心靈的相通與默契。知己不會刻意要求對方什么,不會像情人因為對方少陪了一會兒而感傷,或者因為一個小小的心愿沒滿足而氣惱。知己好似陽光雨露滋養(yǎng)人的心田,讓人蓬勃而快樂。知己難求,擁有一個知己當然是人生的一件幸事??墒?#8220;知己”與“情人”之間這個“度”很難掌握,即使你已擁有幸福的家庭,有愛你的另一半,可能面對知己,你也難保一直心若止水,不起一點點波瀾。你渴望對方不僅僅是你的知己——懂你,而且是你的情人——愛你。(人心有時是不是不知足?那小小的波瀾只要不超過道德倫理的堤防線,是不是都是人的正常情感?)
做朋友,這是理性的人的選擇(也可能是在經(jīng)歷“情人”、“知己”之后做出的選擇)。理性的人明白,縱使兩人的感情純潔美麗如天上的明月,世俗的約束也只能讓兩個已婚之人“發(fā)乎情而止乎禮”,彼此只能如賞月——可望而不可及??v使“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也無法讓人坦然地說出這不被世俗接納的愛戀,而只能將它藏匿于心中。見面時“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縱使夜夜相思,也只有那 “床前明月光”和“隔著窗兒滴到明”的雨滴最能了解人的凄苦之心,伴人無眠。“愁悵此情難寄”?。∮芯墴o份,又不能說出口徒增彼此的負累和感傷,也為了更多人的幸福,那就做朋友吧,愛一個人并不一定要擁有這個人。淡淡若水的君子之交,遇見時沒有情人間動人心弦的話語,沒有知己間過多的關切安慰,只要知道對方過得幸福,那就是心中最大的快樂。淡淡若水,雖然不能讓人產(chǎn)生激情與熱忱,卻在人心煩氣燥時最能沁人心脾。因為彼此之間的關系如水般純凈透明,讓人神清氣爽,輕松自然。
情人,知己,朋友,三者可獨立,可共存,可轉換,就看當事人是怎樣把握情感的。選擇不同,則心境不同。個中滋味也只有當事人最能深切體會。只怕當三者纏繞在一起時,自己都搞不懂是怎樣一種情感。“為伊消得人憔悴”啊,“怎一個愁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