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下初中物理教學評價改革
為了培養(yǎng)21世紀的創(chuàng)新人才,適應知識經濟的挑戰(zhàn),黨和政府提出將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素質教育的重點。恰逢本人執(zhí)教初二年級物理課,學到了新理論,進行了新探索,帶來了新思考。
一、認識方面
(一)關于新課標
1、基本理念:
物理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物理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fā)展的基礎;物理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的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其基本出發(fā)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發(fā)展。突出體現了基礎性、普及性和發(fā)展性,使物理教育面向全體學生,要求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物理;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物理;不同的人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學生的物理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物理活動。學生的物理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有效的物理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物理的重要方式。
物理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物理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物理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物理活動經驗。學生是物理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物理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由于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物理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因此,對物理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物理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物理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由于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對物理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物理的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機對物理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fā)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物理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物理活動中去。
2、設計思路:
為了體現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的整體性,新課程標準最大的突破就是不僅使用了“了解(認識)、理解、掌握、靈活運用”等刻畫知識技能的目標動詞,而且使用了“經歷(感受)、體驗(體會)、探索等刻畫物理活動水平的過程性目標動詞,從而更好的地體現了對學生在物理思考、解決問題以及情感與態(tài)度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說,新課標不僅強調了知識目標,而且也強調了過程目標,尤其是過程目標,它要求讓學生“經歷”特定的物理活動,獲得一些初步的經驗;“體驗”知識產生的過程,認識對象的特征,獲得一些經驗;“探索”知識形成的規(guī)律,發(fā)現對象某些特征或與其他對象的區(qū)別和聯系
關于學習的內容,新課標強調了“兩個感”,“兩個觀念”,“一個意識”,“一個能力”。即發(fā)展學生的物感、情感、空間觀念、動手觀念、以及應用意識與推理能力。
(二)、教材的特點
1.為學生的物理學習構筑起點 教科書提供了大量物理活動的線索,成為供所有學生從事物理學習的出發(fā)點,使學生在教科書所提供的學習情境中,通過探索與交流等活動,獲得必要的發(fā)展。
2.向學生提供現實、有趣、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素材 教科書中創(chuàng)設了豐富的問題情境,引用了許多真實的數據、圖片和學生喜愛的卡通現象,并提供了眾多有趣而富有物理含義的問題,有助于展現物理與現實及其他學科的聯系,突出“物理化”的過程。
3.為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時間與空間 教科書在提供學習素材的基礎之上,還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活動經驗,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與交流的機會,如提出了大量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設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等欄目,以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識,包括歸納法則與方法、描述概念等。同時,章后的回顧與思考、總復習也以問題的形式出現,以幫助學生通過思考與交流,梳理所學的知識,建立符合個體認知特點的知識結構。
4.展現物理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滿足不同學生發(fā)展的需求 教科書對所有新知識的學習都以對相關問題情境的研究作為開始,它們是學生了解與學習這些知識的有效切入點。隨后,通過對一個個問題的研討,逐步展開相應內容的學習,讓學生經歷真正的“做物理”,“用物理”的過程。“讀一讀”欄目提供了有關物理史料或背景知識的介紹、物理在現實世界和科學技術中的應用實例、有趣的或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討論、有關物理知識延伸的介紹,目的在于給這些學生以更定了解物理、研究物理的機會。另一類“試一試”則僅僅面向有特殊物理學習需求的學生,不要求全體學生都嘗試都去完成它們。
二、具體實踐
通過對新課程標準以及新教材的研究與學習,我們深刻地認識到:物理教學是物理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物理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發(fā)揚教學民主,成為學生物理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與實踐;由于教材中重要的物理概念與物理思想體現了螺旋上升的原則,要創(chuàng)制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地實施有差異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要重視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盡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益。
(一)讓學生經歷物理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
根據初一學生的身心特點,本學期的教學結合具體的物理內容采用“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展開,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從而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的意義,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發(fā)展應用物理知識的意識與能力,增強學好物理的愿望和信心。
(二)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
有效的物理學習過程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物理活動從而使學生形成自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例如在學習“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guī)律”的內容時,教師只是開放實驗室,讓學生自主地設計實驗的原理、實驗研究目的,實驗過程,實驗現象。并從實驗現象中得出研究的規(guī)律。這種教學方式中首先應讓學生思考:我要做什么?讓學生經歷觀察(每個實驗的現象與對應的特點)、比較(不同的實驗現象)、歸納(可能具有的規(guī)律)、提出猜想的過程。教學中,不要僅注重學生是否找到了規(guī)律,更應關注學生是否進行了思考。如果學生一時未能獨立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相互合作交流,進一步探索,教師也可以提供一些幫助,以使學生從數與形的聯系中發(fā)現規(guī)律,進而鼓勵學生推測出一般的情形。
(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要
學生的個體差異表現為認知方式與思維策略的不同,以及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異。教師要及時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要。教學中要鼓勵與提倡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關照與幫助,要鼓勵他們主動參與物理學習活動,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師要及時地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出現的錯誤要耐心地引導他們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鼓勵他們自己去改正,從而增強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和信心。對于學有余力并對物理有濃厚興趣的學生,教師要為他們提供足夠的材料,指導他們閱讀,發(fā)展他們的物理才能。
(四)、注重物理知識之間的聯系,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中應當有意識、有計劃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物理之間的聯系,感受物理的整體性,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了“我們怎樣聽到聲音這一節(jié)后,我們布置了這樣一題:調查本班同學的聽力情況,然后用Excel制作一個統(tǒng)計圖。面對這個復雜的問題,一定要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為此,我們讓學生花一個星期的時間完成此題,剛接到這個題目,同學們很茫然,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1)如何調查和收集數據,(2)應該用什么數據來刻畫本班同學的聽力,(3)不會用電腦制作統(tǒng)計圖怎么辦。對于學生們提出的問題我們進行了適當的引導:用合作的態(tài)度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請教父母和高年級的同學,可以將同學的年齡按年分或季度分類如此等等。這一個星期中,同學們幾人一組分工協(xié)作,上電腦課時專門請電腦老師教Excel,一星期后交上來的作業(yè)出乎意料地好。事實充分地說明只要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學生的潛能一定會得到發(fā)揮。
(五)、注意對學生學習的評價
評價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評價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的手段。對學生物理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tài)度的形成和發(fā)展。既要關注學生物理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fā)展。評價的手段和形式應多樣化,要將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對于不宜定量的內容堅決不要量化,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發(fā)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師要善于利用評價所提供的大量新信息,適時調整和改善教學過程。
三、幾點思考
1. 由于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材只能同步供應,加之知識體系和物理思想的呈現方式是螺旋上升的,因此,對物理知識的邏輯性、嚴密性、系統(tǒng)性及完整性教師無法把握。
2.由于新課標要求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進一步開發(fā)、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因此各校在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上有所不同,有可能會加重學生的課業(yè)負擔。
3.由于在初二階段之前未能對學生進行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訓練,課堂上的討論式教學場面難以控制。
4.新課程標準下的新評價體系沒有出臺,一線教師對將來的升學考試如何考心中無底,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難免會“穿新鞋走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