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界八大名椅,氣度非凡!
椅是有靠背坐具的統(tǒng)稱,中國古人本沒有坐椅子的習慣,兩千多年前,諸子百家開壇講學,大都是席地而坐的。直到東漢時期,靈帝好胡床,上行下效成為了一種風尚;唐宋之后,從胡床中脫離出來的帶靠背高坐具開始流行,靠背椅、圈椅、交椅、官帽椅之類應運而生。
到了明代,就形成完備的高坐家具體系,主要有八大種類,分別為:交椅、太師椅、官帽椅(北官帽椅、南官帽椅)、圈椅、玫瑰椅、燈掛椅、禪椅、皇宮椅。
明黃花梨圓后背交椅
交椅是可以折疊的交足椅子,因椅子腿呈交叉狀,故名“交椅”。
明黃花梨圓后背交椅部位示意圖
交椅出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
明黃花梨圓后背交椅俯視圖
可分為直后背和圓后背兩種,其交接部位一般都用金屬飾件釘裹。明代的交椅以圓后背為多。
明黃花梨圓后背交椅靠背板
交椅可以折合,便于攜帶,其座面有皮制與繩編兩種。
明黃花梨圓后背交椅上的銅飾件
明黃花梨圓后背交椅上的銅飾件
明黃花梨圓后背交椅上的銅飾件
明黃花梨圓后背交椅上的銅飾件
據悉,皇帝出行打獵的時候,侍從隨身替他扛著的椅子就是交椅,皇帝累了,就命侍從打開交椅坐上歇息。
久而久之,交椅成了權力的象征。中國人在形容一個人的地位時常說坐第幾把交椅,“坐第一把交椅”代表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比如,在歷史名著《水滸傳》中,宋江就坐了第一把交椅。
太師椅產生于宋代,是唯一一個以官職來命名的椅子。過去,我們常說“穩(wěn)坐太師椅”,指的就是這種椅子。
清 紅木博古太師椅
關于太師椅的誕生,相傳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據宋代張瑞義的《貴耳集》記載,當時南宋初年任太師的不是別人,正是后來害死岳飛的奸臣秦檜。一次,他坐在圈椅上休息時不慎頭巾墜落,他周圍的“馬屁精”見狀便命工匠制作了一種荷葉托首安在椅圈上。秦檜很高興,“太師椅”也由此得名。
清晚期 紅木書卷太師椅
第二種說法:由“文太史椅”演化而來的太師椅。“文太史”指明代才子文征明,“文太史椅”是他日用的一把交椅。他死后此椅歸文征明的曾孫文震孟所有,文震孟明末曾入內閣為相,系崇禎朝的太師。因“太史”與“太師”偕音,加上文震孟又官居太師,所以就把這種椅子叫作“太師椅”了。
紅木壽字紋太師椅
太師椅最初是一種類似于交椅的椅具;在明代時,將上部安栲栳樣椅圈兒的圈椅稱為太師椅;到了清代,太師椅成了一種扶手椅的專稱,靠背板、扶手與椅面間成直角,樣子莊重嚴謹,用料厚重,寬大夸張,裝飾繁縟。這些的特征都是為了顯示突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已經完全脫離了舒適,而趨向于尊嚴。
紅木嵌黃楊暗八仙太師椅
在同時代的椅類家具中,能被尊稱為“太師椅”的,一定是椅類家具中的翹楚。也象征著坐在太師椅的人的地位尊貴、受人敬仰,這是中國古代文人和老百姓,共同的美好愿望。
清 雞翅太師椅
清 紅木拐子龍紋太師椅 (一對)
民國 紅木嵌云石太師椅 (兩椅一幾)
紅木福壽紋太師椅 (一對)
紅酸枝嵌云石太師椅 (一套三件)
官帽椅的名字很形象,是因其外觀側面與古代官員所戴官帽相似,故而得名。古代官帽均為前低后高,明顯的分成兩部分。若將椅子與官帽對比,尤其從椅子的側面看,扶手略如帽子的前部,椅背如帽子的后部。
官帽椅分“四出頭官帽椅”和“南官帽椅”兩種。關于的名稱之別,在古代還有個很好玩的說法:
南官帽椅(難出頭)
在宋代,南方多為流放貶謫之地,被貶斥于此的官員很難起復,多數是悶悶不樂地在當地直到卸任或死亡。由此形成一種共識:在北方任職的官員仕途上將會有更好的發(fā)展,在南方任職的官員升遷希望渺茫。所以,南方地區(qū)此類形制的椅子多不出頭,諧音“難出頭”,稱為南官帽椅。
北官帽椅(四出頭)
而北方地區(qū)的多是“京官”,在天子腳下,升遷的機會更高、油水更足,又因“四出頭”與“仕出頭”諧音,因此就用了四出頭形制,稱為四出頭官帽椅。
北官帽椅:靠背椅子的搭腦兩端、左右扶手的前端出頭,其背板多為“S”型,而且多用一塊整版制成。
南官帽椅:因在南方使用較多之故,南方工匠又稱之為“文椅”。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搭腦和扶手兩端不出頭,圓潤拐角,給人優(yōu)雅圓渾的感覺。
明 紅木南官帽椅
明 烏木南官帽椅
明 黃花梨南官帽椅
明 黃花梨鑲大理石四出頭官帽椅
明 黃花梨南官帽椅
清 紅木官帽椅
民國 紅木高背南官帽椅
黃花梨南官帽椅
在中國古典家具的璀璨明珠中,最為耀眼的當屬明式家具,而明式家具中最為耀眼的,則是圈椅。
唐明皇的坐椅就是一張圈椅
圈椅起源于唐代,在宋朝初具鄒形,于明代發(fā)展到頂峰。最明顯的特征是圈背連著扶手,從高到低一順而下,坐靠時可使人的臂膀都倚著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適,頗受人們喜愛。
作為最經典的明式家具,無數中外家具設計師想挑戰(zhàn)它,至今仍無人超越!
對于圈椅,從不缺少“溢美之詞”:
選料考究、造型洗練、結構合理、做工精巧
質樸美觀、疏朗大方、雅致秀麗、意蘊非凡
它更富有哲學意味:
大道至簡、大智若愚、有容乃大、上善若水、
厚德載物、天道酬勤、共贏精神
……
做一把圈椅很簡單,但要想做出真正的神韻極難。很多徒有其形的圈椅的椅圈都是幾乎一般粗細,實際上隨著弧度的變化,椅圈的大小是不斷變化的,并且變化的部位角度也是不斷變化的。
能不能把圈椅圓婉優(yōu)美、豐滿勁健神韻做出來,也是行家檢驗木匠經驗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
玫瑰椅又稱“小姐椅”,是古代小姐閨房的御用座具。
古代女子坐在此種椅子上,必須坐姿端正、腰背挺直,坐椅面三分之一的位置,以體現大家閨秀的教養(yǎng)。
《燭下縫衣》
玫瑰椅在宋代名畫中曾有所見,明代更為常見,是一種造型別致的椅子。
《十八學士圖》
椅背較低、背高度與扶手高度,相差無幾。扶手、靠背與腿子,圓棍形居多??勘碂o側腳,直立于座面。
玫瑰椅的座部以上部分,獨自特色,以秀美著稱??勘成希蠖加醒b飾,或用券口牙子,或用雕花板。在座面之上,大都設橫棖,橫棖中間或取矮老支撐、或取卡子花支撐、起到打破低矮靠背的沉悶感。
明代玫瑰椅,多為圓腿。方腿圓棱的玫瑰椅,多為清代作品。
冰綻紋圍子玫瑰椅
直欞圍子玫瑰椅
券口靠背玫瑰椅
攢靠背玫瑰椅
雕花靠背玫瑰椅
獨板圍子玫瑰椅
通體透雕靠背玫瑰椅
清 鐵力木配硬木玫瑰椅 (兩件)
燈掛椅是靠背椅的一種款式,其搭腦兩端挑出,因其造型好似南方掛在灶壁上用以承托油燈燈盞的竹制燈掛而得名。
燈掛椅是明代最為普及的椅子樣式,也可以說是自五代和宋以來的普及樣式。我們看《韓熙載夜宴圖》中的燈掛椅,白沙宋墓中趙大翁夫婦所坐的燈掛椅,河北鉅鹿出土的燈掛椅,其造型大同小異。
燈掛椅的木質,民間多用據木和榆木,高級家具多用黃花梨、紫檀、雞翅木等。
明代燈掛椅的造型整體感覺是挺拔向上,簡潔清秀,這是明代家居造型的特點,可以說是明代家具的代表作。
清 黃花梨燈掛椅
清 紫檀燈掛椅 一對
明 黃花梨燈掛椅 (一對)
清 紅漆燈掛椅成對
禪椅源于禪宗文化,其內涵深厚的禪文化,本是寺院生活的產物,是在寺廟、佛堂等特殊場合給禪師打坐的特定坐具。
禪椅的尺寸和構造與普通的椅子不同,它適合禪師盤腿而坐,并能使禪師腰部抵直,坐成標準的打坐姿勢。
禪椅椅背和扶手簡單極致的框架為打坐者圍出一個相對獨立的自我空間,易于營造冥思的氛圍。而其足夠寬大的坐面,讓打坐者又不必接觸到扶手和椅背,依賴于它們。
黃花梨羅鍋帳矮老禪椅
事實上,禪椅的扶手和后背框架并非提供倚靠功能,即便倚靠上去也不會有舒適感,但這三面的存在,卻起到讓打坐者與外界環(huán)境相對分離的作用。打坐者坐于其上,可頓生一種遺世獨立的心境,氣定神閑,從容思考。
櫸木矮南官帽椅 明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櫸木矮南官帽椅(側面) 明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黃花梨禪椅
紅木書卷禪椅
清 紅木梳背禪椅
所謂皇宮椅,即在明式家具圈椅的基礎上制作而成的一種多雕飾的帶托泥圈椅?!盎蕦m椅”又名皇宮寶座,是皇帝專用御制,是中國封建社會制度下的產物。
古時的皇宮椅以雕龍畫鳳為主,是社會等級制度的象征。
隨著封建制度的消滅和社會的發(fā)展,今天的皇宮椅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工藝制作上進行了大膽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現在的皇宮椅不單單雕龍畫鳳,還雕花鳥、人物和山水等題材,但目前以草花為主。也由固定的兩張發(fā)展到三件套、六件套、十件套等十幾種規(guī)格,用材方面有黃花梨、紫檀、酸枝、楠木等材質。
皇宮椅是中華民族木制家具文化的杰出代表,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藝術智慧和厚重文化底蘊。
皇宮椅的制作要求較為嚴格,必須全部榫接結構,環(huán)環(huán)相扣。雕刻部分要求精美而不影響人體的舒適需要,讓人端坐其上,盡顯主人“內圣外王”的非凡氣度。
皇宮椅的對稱擺設
皇宮椅的混搭擺設
皇宮椅的傳統(tǒng)擺設
皇宮椅的隨性擺設
皇宮椅的任性擺設
皇宮椅的客廳擺設
一把椅子,
把歷代文人對生活的理解與態(tài)度
都融進結構與造型,
使一把貌不驚人的椅子,
傳遞著復雜而深厚的文化信息。
幾百年來,
中國的椅文化如潺潺流水,
緩緩地流淌在紅木家具的歷史長河中,
不管在古在今,
在廳堂還是在書房,
從容坐鎮(zhèn),安定祥和。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聯系客服